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第九单元 溶液 第16讲 溶液的形成及溶解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9.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
。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有( )
D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如图所示,表示物质X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压强(yāqiáng)变化的关系,X可能 是( )B
A.NaCl
B.CO2 C.Ca(OH)2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8.(2015,茂名)(多选)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xiàliè)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D A.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 C.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 D.t2℃时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
。
NaCl 、
②t2℃8时4 ,将40 g KNO3放入6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③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KN。O3
④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MgSO4饱和溶液升温到t5
℃,观察到的现象是
。
析出(xīchū)
⑤NaCl溶液晶中体含有少量KNO3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水则成为水的一部分。
第三页,共三十四页。
2.乳化(rǔhuà) (1)乳浊液:
小液滴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乳化现象:洗涤剂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无数
细小(xìxiǎo)的 油滴 ,使其不
再聚集成大油滴,从而使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乳化及化学反应)
液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12.(2015,恩施)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qūxiàn)。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C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丙>乙>甲 B.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shuōfǎ)正确的是(
)
C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 ℃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A 7.(2015,佛山)下列有关溶液(róngy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②外因:温度、压强。
气体溶解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随压强增大而
增大。(zēnɡ dà)
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类型Ⅰ 溶液的形成(xíngchéng)
【命题解读】
溶液的形成是历年化学中考的常考点,主要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在选择题中考
查,命题点有:溶液的判断;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乳化现象;溶解过程中的放热
饱(和1)(bǎ概oh念é):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100 g
溶剂里达到
(2)与溶解性关系:
在常温下,溶解度<0.01 g时,一般称为
;难在溶0.01~1 g之间时,一般称为
;在1~10 g之间一微般溶称为
可溶
;大于10 g时,一般称为
。
易溶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
温度(wēndù)
8.溶解度曲线:在溶解度曲线中,横坐标表示
D.KNO3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11.(2015,莱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fēnsàn)到水分子中的过
程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
,纵坐标表示
。曲溶线解上度的任意(rènyì)一点表示
该物质(wùzhì)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还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 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
(2) 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情况: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
和吸热现象等。
【例1】(2015,成都)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B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方法指导】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yètǐ)中, 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 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 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判断:A.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是 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B.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是溶质, 水是溶剂,溶质为液体,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 是溶质,水是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 水溶液,氢氧化钙是溶质,水是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
KN;O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
N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
C。a(OH)2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
9.气体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 时的气体体积。饱和状态
101 k和Pa一定
温度时(w,ēn气dù体) 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
(2)影响因素:①内因(nèiyīn):溶质、溶剂种类;
第九单元(dānyuán) 溶液
第16讲 溶液(róngyè)的形成及溶解度
第一页,共三十四页。
化学
(huàxué)
溶液
考点1:溶液(高频(ɡāo pín)考点)
1.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分另散一种物质里,形成
(fēnsàn)
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wěndìng)
(2)特征:① 均一性;②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
14.(2015,益阳)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bǎohé)澄清石灰水,小试管 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请回答:
(填“蒸发溶剂”
蒸发 (zhēngfā)溶
剂
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方法指导】(1)将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有煮沸或蒸馏。水的硬度 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的。这种水经过煮沸或蒸馏以后,水里所 含的碳酸氢钙就分解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水里所含的碳酸氢镁就生成 难溶于水的碳酸镁沉淀。这些沉淀物析出,水的硬度就可以降低,从而 使硬度较高的水得到软化。(2)①t1℃时,NaCl、KNO3 溶解度相等, 故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②t2℃时,KNO3 溶解度为 40 g, 即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40 g 硝酸钾,
第七页,共三十四页。
【温馨提示】①不饱和溶液(róngyè)不一定是稀溶液(róngy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 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②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
考点3: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qūxiàn)(高频考点)
7.固体溶解度:一定(yīdìng)温度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
二、填空与简答题
13.(2015,陕西)如图是对20 ℃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
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
是 。 11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wēndù)变化的趋势是 C (填
字母)的。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fāngfǎ)得到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6.(2015,丽水)20 ℃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
方法 溶解
乳化 化学 反应
原理 利用溶解原理,使污垢溶于某些溶剂中,从而去
除污垢 利用乳化原理,使乳化剂作用于污垢,发生乳化
现象,从而去除污垢
利用化学反应,使污垢与某些物质反应,从而去 除污垢
举例 用汽油去除衣物上的油渍 用清洁剂去除衣物、餐具上
的油污
用酸液去除水垢、锈渍等
第四页,共三十四页。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
,那么该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
和溶液;若
,那么该溶液是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若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溶质,若固体
,那么原不溶再液溶是解饱和溶液;若
,那么原溶液固是体不减饱少和溶液。
(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
第六页,共三十四页。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4.(2015,眉山)下列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明显增加,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分别
是( )
B
①氧化钙 ②硝酸铵 ③浓盐酸 ④氯化钠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④②
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
5.(2015,成都)将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
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例2】(2015,桂林)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C
(1)下列常用净水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过滤
B.吸附(xīfù)
C.蒸馏
(2)图中表示NaCl、KNO3、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①t1℃K时N,O饱3 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种物质(wùzhì)是
稳定性。
(3)组成:①溶质:被
溶的解物质;
②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第二页,共三十四页。
【温馨提示(tíshì)】①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Cl3 溶液为黄色,FeCl2溶液为浅绿色等;
②一种溶剂里,可以溶解多种溶质; ③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④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生成物为该溶液的溶质。例如:CaO 放入水中时,溶质是Ca(OH)2而不是CaO; ⑤结晶水合物如胆矾(CuSO4·5H2O)溶于水中时,溶质是CuSO4,结晶
2.(2015,泰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xíngshì)溶解在溶剂里
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C
3.(2015,聊城)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C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yóu wū)
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
设 40 g KNO3 放入 60 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x。
100 g 100 g+40
g=6x0
x=84 g;③t3℃时,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④t4℃时 MgSO4 的溶解度大于 t5 ℃时 MgSO4
的溶解度,故 t4 ℃时,其他条件不变,把 MgSO4 饱和溶液升温到 t5 ℃,
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类型Ⅱ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命题解读】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是历年化学中考的常考内容,以文字描述结合三线或两线的 坐标曲线图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常考的命题点有:判断某种物质在一定 条件下的溶解度;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yè)与不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yè)的判断;根 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升降情况判断物质结晶或提纯的方法等。
会有晶体析出;⑤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适合用蒸发结
晶,反之,KNO3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若 KNO3 溶液中含有少
量 NaCl,适合用降温结晶。
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
一、选择题 1.(2015,桂林)在试管中加入(jiārù)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 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B
一定(yīdìng)温度
一定量
考点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高频考点)
4不.定能义继:续在(jìxù)
下,向
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溶解时还,能所继得续溶液叫做(jiàozuò)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当溶质
溶解时,所得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判断方法:
不再减少
(1)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存在时固,体若减固少体
9.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
。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有( )
D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如图所示,表示物质X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压强(yāqiáng)变化的关系,X可能 是( )B
A.NaCl
B.CO2 C.Ca(OH)2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8.(2015,茂名)(多选)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xiàliè)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D A.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 C.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 D.t2℃时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
。
NaCl 、
②t2℃8时4 ,将40 g KNO3放入6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③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KN。O3
④t4℃时,其他条件不变,把MgSO4饱和溶液升温到t5
℃,观察到的现象是
。
析出(xīchū)
⑤NaCl溶液晶中体含有少量KNO3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水则成为水的一部分。
第三页,共三十四页。
2.乳化(rǔhuà) (1)乳浊液:
小液滴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乳化现象:洗涤剂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无数
细小(xìxiǎo)的 油滴 ,使其不
再聚集成大油滴,从而使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乳化及化学反应)
液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12.(2015,恩施)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qūxiàn)。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C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丙>乙>甲 B.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shuōfǎ)正确的是(
)
C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 ℃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A 7.(2015,佛山)下列有关溶液(róngy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
②外因:温度、压强。
气体溶解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随压强增大而
增大。(zēnɡ dà)
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类型Ⅰ 溶液的形成(xíngchéng)
【命题解读】
溶液的形成是历年化学中考的常考点,主要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在选择题中考
查,命题点有:溶液的判断;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乳化现象;溶解过程中的放热
饱(和1)(bǎ概oh念é):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100 g
溶剂里达到
(2)与溶解性关系:
在常温下,溶解度<0.01 g时,一般称为
;难在溶0.01~1 g之间时,一般称为
;在1~10 g之间一微般溶称为
可溶
;大于10 g时,一般称为
。
易溶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
温度(wēndù)
8.溶解度曲线:在溶解度曲线中,横坐标表示
D.KNO3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11.(2015,莱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fēnsàn)到水分子中的过
程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
,纵坐标表示
。曲溶线解上度的任意(rènyì)一点表示
该物质(wùzhì)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还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1) 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
(2) 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情况: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
和吸热现象等。
【例1】(2015,成都)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B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方法指导】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yètǐ)中, 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 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 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判断:A.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是 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B.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是溶质, 水是溶剂,溶质为液体,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 是溶质,水是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 水溶液,氢氧化钙是溶质,水是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
KN;O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
N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
C。a(OH)2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
9.气体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 时的气体体积。饱和状态
101 k和Pa一定
温度时(w,ēn气dù体) 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
(2)影响因素:①内因(nèiyīn):溶质、溶剂种类;
第九单元(dānyuán) 溶液
第16讲 溶液(róngyè)的形成及溶解度
第一页,共三十四页。
化学
(huàxué)
溶液
考点1:溶液(高频(ɡāo pín)考点)
1.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分另散一种物质里,形成
(fēnsàn)
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wěndìng)
(2)特征:① 均一性;②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
14.(2015,益阳)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bǎohé)澄清石灰水,小试管 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请回答:
(填“蒸发溶剂”
蒸发 (zhēngfā)溶
剂
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方法指导】(1)将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有煮沸或蒸馏。水的硬度 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的。这种水经过煮沸或蒸馏以后,水里所 含的碳酸氢钙就分解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水里所含的碳酸氢镁就生成 难溶于水的碳酸镁沉淀。这些沉淀物析出,水的硬度就可以降低,从而 使硬度较高的水得到软化。(2)①t1℃时,NaCl、KNO3 溶解度相等, 故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②t2℃时,KNO3 溶解度为 40 g, 即 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40 g 硝酸钾,
第七页,共三十四页。
【温馨提示】①不饱和溶液(róngyè)不一定是稀溶液(róngy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 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②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
考点3: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qūxiàn)(高频考点)
7.固体溶解度:一定(yīdìng)温度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
二、填空与简答题
13.(2015,陕西)如图是对20 ℃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
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
是 。 11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wēndù)变化的趋势是 C (填
字母)的。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fāngfǎ)得到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6.(2015,丽水)20 ℃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
方法 溶解
乳化 化学 反应
原理 利用溶解原理,使污垢溶于某些溶剂中,从而去
除污垢 利用乳化原理,使乳化剂作用于污垢,发生乳化
现象,从而去除污垢
利用化学反应,使污垢与某些物质反应,从而去 除污垢
举例 用汽油去除衣物上的油渍 用清洁剂去除衣物、餐具上
的油污
用酸液去除水垢、锈渍等
第四页,共三十四页。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
,那么该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
和溶液;若
,那么该溶液是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若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存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溶质,若固体
,那么原不溶再液溶是解饱和溶液;若
,那么原溶液固是体不减饱少和溶液。
(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
第六页,共三十四页。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4.(2015,眉山)下列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明显增加,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分别
是( )
B
①氧化钙 ②硝酸铵 ③浓盐酸 ④氯化钠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④②
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
5.(2015,成都)将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
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例2】(2015,桂林)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C
(1)下列常用净水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过滤
B.吸附(xīfù)
C.蒸馏
(2)图中表示NaCl、KNO3、Mg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①t1℃K时N,O饱3 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种物质(wùzhì)是
稳定性。
(3)组成:①溶质:被
溶的解物质;
②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第二页,共三十四页。
【温馨提示(tíshì)】①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Cl3 溶液为黄色,FeCl2溶液为浅绿色等;
②一种溶剂里,可以溶解多种溶质; ③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④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生成物为该溶液的溶质。例如:CaO 放入水中时,溶质是Ca(OH)2而不是CaO; ⑤结晶水合物如胆矾(CuSO4·5H2O)溶于水中时,溶质是CuSO4,结晶
2.(2015,泰州)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xíngshì)溶解在溶剂里
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C
3.(2015,聊城)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C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yóu wū)
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
设 40 g KNO3 放入 60 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x。
100 g 100 g+40
g=6x0
x=84 g;③t3℃时,由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最大;④t4℃时 MgSO4 的溶解度大于 t5 ℃时 MgSO4
的溶解度,故 t4 ℃时,其他条件不变,把 MgSO4 饱和溶液升温到 t5 ℃,
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类型Ⅱ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命题解读】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是历年化学中考的常考内容,以文字描述结合三线或两线的 坐标曲线图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常考的命题点有:判断某种物质在一定 条件下的溶解度;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yè)与不饱和溶液(bǎo hé rónɡ yè)的判断;根 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升降情况判断物质结晶或提纯的方法等。
会有晶体析出;⑤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适合用蒸发结
晶,反之,KNO3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若 KNO3 溶液中含有少
量 NaCl,适合用降温结晶。
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
一、选择题 1.(2015,桂林)在试管中加入(jiārù)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 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B
一定(yīdìng)温度
一定量
考点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高频考点)
4不.定能义继:续在(jìxù)
下,向
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溶解时还,能所继得续溶液叫做(jiàozuò)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当溶质
溶解时,所得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判断方法:
不再减少
(1)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存在时固,体若减固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