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科学上册 2.2 细胞同步练习 (新版)浙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细胞
一、选择题
1.使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进入细胞这个微观领域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B.施莱登C.罗伯特·胡克D.沃森
2.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 )
A.①和②B.③和④C.⑤和⑥D.⑦和⑧
3.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少的显微镜是( )
4.洋葱表皮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叶绿体
5.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改目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
C.转动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
D.向左上移动装片——物像向右下移动
6.糖拌西红柿时会流出大量的西红柿汁液,原因是( )
A.糖水浓度比西红柿细胞内部液体浓度高,西红柿细胞失水
B.糖水浓度比西红柿细胞内部液体浓度高,西红柿细胞吸水
C.糖水浓度比西红柿细胞内部液体浓度低,西红柿细胞失水
D.糖水浓度比西红柿细胞内部液体浓度低,西红柿细胞吸水
7.要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别某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好是看它有无( ) A.细胞壁B.大液泡C.规则的形状D.细胞膜
8.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较弱,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B.小光圈、凹面镜
C.大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
9.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若视野里观察到的细胞偏向左上方,应如何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
A.向右下方移动B.向右上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向左上方移动
10.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下列哪种结构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 )
A.细胞膜B.叶绿体C.细胞壁D.液泡
11.下列结构属于动物体细胞中能量转换器的是( )
A.细胞核B.线粒体C.叶绿体和线粒体D.叶绿体
12.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在西瓜的下列哪种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
A.细胞壁 B.细胞膜C.细胞液D.细胞核
13.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
B.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C.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14.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的一端无螺纹,丙、丁的一端有螺纹。
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B.甲和丙C.乙和丁D.乙和丙
15.在显微镜视野中央出现一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可能在( )
A.装片上B.反光镜上C.目镜上D.物镜上
16.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形从甲转为乙(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调节光圈③转动细准焦螺旋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B.⑤→①→②→④
C.⑤→③→②→④D.⑤→④→②→③
17.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若玻片往左移,则像也会往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18.使用显微镜时,由高倍镜换成低倍镜后,观察到视野的变化是( )
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19.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二、选择题
20.小莉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
请分析并回答:
(1)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小莉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写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上述问题后,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
此时小莉应该________(填字母)。
A.调节反光镜B.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
C.移动载玻片D.转动遮光器调整光圈大小
21.下图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________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 ]________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甲、乙两细胞的D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4)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需向载玻片上滴加________。
(5)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可以调节显微镜的
[ ]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如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使之位于视野的中央,便于观察。
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①目镜的作用是放大物像;②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③物镜的作用是放大物像;④载物台的作用是放置需要观察的物体;⑤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⑥镜座的作用是稳定镜身;⑦粗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调出更清晰的物像。
3.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反而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却越多。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物镜的放大倍数。
A中放大40倍,B中放大400倍,C中放大150倍,D中放大900倍,D中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4.D
5.A 解析:A项,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转动转换器更换的是物镜,符合题意。
B项,转动粗准焦螺旋能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转动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像的清晰度,不符合题意。
C项,转动反光镜能调节视野亮度,不符合题意。
D项,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因此,像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向左上移动装片,物像就向右下移动,不符合题意。
6.A 解析: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
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液体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液体浓度时细胞吸水。
用糖拌西红柿时,细胞外的糖分多,糖水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液体浓度,西红柿细胞失水。
7.A 解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部分植物细胞中无叶绿体和液泡。
8.A 解析:因为大光圈透过的光线多,凹面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这样,视野就变得明亮了。
9.D 解析:因为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要使位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像需向右下方移动,而实物应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向左上方移动。
10.B 解析: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细胞壁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11.B 解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12.C
13.D 解析:A项,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距→观察,故不符合题意。
B 项,在观察物像时,用左眼观察,右眼睁开,便于用右手记录,故不符合题意。
C项,由于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是实物的倒像,所以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向右下方,故不符合题
意。
D项,当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故符合题意。
14.A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
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一端有螺纹为物镜,目镜和物镜的最佳组合是长目镜甲和短物镜丁。
15.D
16.D 解析: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后用高倍物镜观察。
在用低倍物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首先要移动装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物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物镜下能看到物像,但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物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
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
当换上高倍物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
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物像变得清晰。
17.B 解析:A项,显微镜成的是倒像,若玻片往左移,则像应向右移动,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甲的视野应比乙亮,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项,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小,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可能都观察得到,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项,物像是否模糊,有多方面因素,换成乙后若放大倍数过大,则物像未必清晰,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18.A
19.C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越暗。
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D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A、B中的细胞体积较C小,较D大,所以亮度在二者之间。
20.(1)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 (2)B
解析:(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临时装片时,如果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就会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
(2)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是因为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应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故选B。
21.(1)乙 B、C、D (2)C 细胞核 (3)线粒体 (4)生理盐水 (5)3 细准焦螺旋左上方
解析:(1)由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液泡。
乙图与甲图相比,除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外,乙图还有细胞壁、液泡。
由此可知,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2)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4)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是为
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5)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已经看到了物像,要想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会向右下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