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7-2-弹力练习-(新版)新人教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力》
1、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塑性形变的是( )
A. 脚踩饮料瓶,将它踩瘪
B. 各式各样的饺子花边
C. 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D. 橡皮泥捏的小人物
2、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
A. 量程10N,分度值0.2N
B. 量程5N,分度值0.1N
C. 量程30N,分度值3N
D. 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 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成正比
C. 弹簧的长度跟所受拉力成正比
D. 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
B. 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 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5、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cm,受2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若受6N的拉力(仍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长度为( )
A. 16cm
B. 18cm
C. 20cm
D. 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将两只弹簧测力计A、B挂钩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地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当左边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8N时,右边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及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别是( )
A. 8N,8N
B. 8N,16N
C. 0N,16N
D. 16N,8N
7、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 用手将充满气的气球按成凹形
B. 人站在木板上把木板压弯
C. 用锤子把铁块敲打成各种形状
D. 撑杆跳高运动员撑杆起跳时把竹竿压弯
8、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 人对地面的压力
B. 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C. 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D. 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9、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N,则物体的重力( )
A. 一定等于4N
B. 一定大于4N
C. 一定小于4N
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10、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 观察不到物体的形变,就一定没有产生弹力
C. 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
D. 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产生的弹力大
11、如图所示,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都静止) (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
力不计,物重G=2.0N,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分
别为( )
A 0, 2.0N B. 2.0N, 0
C. 2.0N,4.0N
D. 2.0N, 2.0N
13、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G)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 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B. 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C. 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
D. 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1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甲重5N,物体乙重3N,甲、乙两物体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的测力计的自重,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B. 甲物受平衡力作用
C. 甲物对地面压力为2N
D.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
15、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好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
A. 用同一只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
B. 把两球用相同的力度向墙面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
C. 让两球置于乒乓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D. 用相同的乒乓球拍并用同样的力度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答】 A、脚踩饮料瓶,将它踩瘪,抬起脚后,瓶子不能恢复原状,所以是塑性形
变,不合题意; B、捏各式各样的饺子花边时,撤去外力,形变不能恢复,所以是塑性形变,不合题意; C、跳板被运动员压弯,外力消失,跳板会恢复原状,所以是弹性形变,不是塑性形变,符合题意; D、橡皮泥捏的小人物,撤去外力,形变不能恢复,所以是塑性形变,不合题意.故选C.
【分析】物体发生了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2、答案:A
【解答】 A、量程大于6N,且分度值相对较小,符合题意; B、量程太小,不能使用,不合题意; C、量程足够,但分度值相对较大,不合题意; D、B不可以用,所以该选项不合题意.
【分析】在选择弹簧测力计时,要考虑两个因素:量程与分度值,所测的力一定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同时为了测量较准确,分度值一般选择较小的.
3、答案: D
【解答】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这个道理做成的.故选D.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的拉力成正比.
4、答案: A
【解答】 A、弹簧测力计的中轴线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力是竖直的,弹簧测力计也是竖直的;力是倾斜的,弹簧测力计也是倾斜的.符合题意. B、使用之前指针要校零,否则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会有较大的误差.不符合题意.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与外壳有摩擦,会使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有误差.不符合题意. D、拉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会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会损坏弹簧测力计.不符合题意.
【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以前观察零刻度、量程、分度值.使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中轴线和力在同一条直线上,防止弹簧和指针与外壳摩擦
5、答案: B
【解答】一弹簧秤原长是12cm,挂2N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4cm,则受1N时弹簧拉伸的长度是(14-12)÷2=1cm,若挂6N物体时弹簧长度=12cm+1cm×6=18cm.故选:B.【分析】一个弹簧原长12cm,受2N拉力作用后弹簧长度变为14cm,求出受1N力时物体拉伸的长度,从而求出6N时弹簧的长度.
6、答案: A
【解答】弹簧秤A的读数为8N时,说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为8N,即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为8N;而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即右边弹簧测力计B对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也是8N;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右边弹簧测力计B拉力也应为8N;即右边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是8N;故选A.
【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7、答案: C
【解答】 A、将充满气的皮球按成凹形,松手后恢复原状,为弹性形变.不符合题意;
B、人站在木板上把木板压弯,人离开木板,木板能够恢复原状,为弹性形变.不符合题意;
C、用锤子把铁块打成各种形状后,不能恢复原状,不属于弹性形变.符合题意;
D、撑竿跳高运动员撑竿跳高时,竹竿发生弹性形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 (1) 物体发生了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很多,弹簧是常见的物体之一. (2) 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塑性.
8、答案: B
【解答】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故A、C、D正确;地球对月亮的引力属于相互作用的力,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
9、答案: C
【解答】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提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显示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4N.故选C.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弹簧相连的挂钩受到的力的大小.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再提着挂钩时,挂钩受到的力应该是物体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之和.
10、答案: C
【解答】 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但是没有相互挤压,所以不会产生弹性形变,就不会产生弹力.所以选项A错误. B、有时物体发生的微小的弹性形变,肉眼是观察不到的,只要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就会有弹力.所以选项B错误. C、弹力产生的条
件之一是发生弹性形变,只有物体发生了形变才有可能产生弹力.选项C正确. D、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不具有弹性的物体即使形变很大也不会产生弹力.所以选项D 错误.故选C.
【分析】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就说明弹力产生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要相互接触,二是接触面要发生弹性形变(或者说相互挤压).
11、答案: B
【解答】 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图知,细线自然下垂,两球虽然相互接触,但不能确定是否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由图知,细线没有自然下垂,而是互成角度,说明两球相互挤压,会发生弹性形变,能够产生弹力.符合题意; C、由图知,最上面的球对A、B有压力的作用,但A与B之间是否有压力不能确定,所以A、B两球之间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墙壁、A、B虽然彼此接触,但不能确定是否发生弹性形变,所以A、B两球之间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互相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12、答案: D
【解答】对A: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 A=G=2.0N,弹簧秤A的读数为2.0N;对B: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F B=G=2.0N,弹簧秤B的读数为2.0N.故选D.
【分析】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13、答案: A
【解答】按乙图放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弹簧挂钩的受力情况是F0=G+F1,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F1=F0-G;按丙图放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弹簧挂钩的受力情况是F0=F1,所以弹簧测力计读数F1=F0.故选A.
【分析】弹簧测力计在静止下使用,此时弹簧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示数为这个力的大小,分析出乙、丙两图放置方式中弹簧挂钩的受力情况,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14、答案: A
【解答】 A、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左的3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甲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3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这个力,等于3N,故A叙述错误; B、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和自身的重力就是平衡力,平衡力的合力为0,故B叙述正确; C、甲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和拉力的差值等于5N-3N=2N.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压力等于2N,故C叙述正确; D、由A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故D叙述正确.故选A.
【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时,多数都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下使用的,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受到的这两个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就是零;通过分析甲的受力情况和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得出甲对地面的压力. 15、答案: C
【解答】在该题中,A选项没有控制相同的捏力;B选项不容易控制掷两球所用力的大小;C选项中两个乒乓球的下落高度及反弹面都是相同的,D选项不容易控制球拍击两球力的大小,所以ABD实验都是不严格的,C选项的方案最好.故选C.
【分析】对于实验方案的最优判断,应从实验过程严密、可行的角度来思考,即选出最便于操作,最有利于实验结论的得出的方案判断方法,所以该题从是否控制变量的角度出发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