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前两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车削加工 最基本的机械加工方法。 以工件旋转作为主运动,通过刀具对工件实现
不同的进给运动,获得不同的工件形状。 主要形成回转表面,也可以加工平面。 ➢ 刀具沿平行于工件旋转轴线进给运动,形成内、
外圆柱面。 ➢ 刀具沿与轴线相交的斜线进给运动,形成内、
外圆锥面。 ➢ 刀具沿一条曲线进给运动,形成特定的旋转曲
缺点:切削厚度从零逐渐开始增大,切削之初存 在切削刃在加工表面的挤压滑行过程,加剧刀 具的磨损;逆铣将工件上抬,易引起振动。
生产中多采用逆铣。
工艺特点 ➢ 多刃切削,生产率较高。 ➢ 断续切削,散热条件较好。 ➢ 应用范围广泛。 ➢ 铣刀刀齿的切入切出形成冲击,切削过程容易
产生振动,限制表面质量的提高。
1、铣削加工
以刀具的旋转作为主运动,工件通过装夹在 机床的工作台上完成进给运动。
➢ 普通铣削一般加工平面、沟槽面等。
➢ 采用成形铣刀可以加工特定的曲面,如铣削 齿轮等。
➢ 数控铣床通过控制几个轴按一定关系联动, 采用球头铣刀,可以加工复杂曲面,如模具 型腔、叶轮叶片等。
铣削方式 按照完成切削的铣刀刀刃区分: ➢ 周铣:由铣刀的外圆面刀刃完成加工表面。 ➢ 端铣:由铣刀的端面刀刃完成加工表面。 加工特点: ➢ 端铣:加工质量好,多用于大平面铣削。 ➢ 周铣:适应性强,多用于小平面、沟槽和成形
面铣削。
按照铣削(周铣)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 方向的相同或相反区分:
➢ 顺铣:铣削的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 方向相同。
缺点:切削力容易使工件和工作台一起向前窜动, 进给量突然增大引起打滑;铣削有硬皮的铸件 和锻件时,首先接触工件外皮,加剧刀具的磨 损。
➢ 逆铣:铣削的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 方向相反。
➢ 龙门铣床:大型零件加工。
图1.8 卧式升降台铣床 1-床身 2-悬臂 3-铣刀心轴 4-挂架 5-工作台 6-床鞍 7-升降台 8-底座
图1.10 立式升降台铣床 1-立铣头 2-主轴 3-工作台
4-床鞍 5-升降台
图1.9 万能升降台铣床
图1.11 双轴圆形工作台铣床 1-主轴 2-立柱 3-圆工作台
面。 ➢ 车削还可以加工螺纹面、端平面、偏心轴等。
工艺特点 ➢ 适用范围广泛。 ➢ 容易保证被加工零件各表面的位置精度。 ➢ 可用于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 ➢ 切削过程比较平稳(切削力稳定、惯性小、冲
击小)。 ➢ 生产成本较低。 ➢ 加工的万能性好。
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普通车削:IT8~IT7,Ra6.3~1.6μm(▽4~ ▽6)。
➢ 精密车削:IT6~IT5,Ra0.4~0.1μm(▽8~ ▽10)。
➢ 超精密车削:Ra<0.04μm(▽11以上)。
2、车床 卧式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自动和半自动
车床,仿形车床,数控车床等。
➢ 卧式车床:中小型零件加工。
➢ 立式车床:大型或重型零件加工。
➢ 转塔车床:形状比较复杂的小型零件加工,不 能加工螺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参考教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贾振元、王福吉主编,科
学出版社,201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3版),卢秉恒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金属切削原理(第2版),陈日曜主编,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9
绪论
制造业与制造技术 零件与机器 单工序与制造系统 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1章 机械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熟悉传统加工方法的加工范围。 (2)熟悉主要加工机床的类型、结构及其加工
工艺特点。 (3)了解各种刀具的结构和用途。 (4)了解机床的分类和型号编制方法。 (5)熟悉机床的传动方法和传动链。 (6)了解特种加工与常规切削加工的区别。 (7)了解特种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普通铣削:IT8~IT7,Ra6.3~1.6μm(▽4~
▽6)。 高速铣削:IT6以上, Ra0.8~0.4μm(▽7~
▽8)以上。
2、铣床 升降台式铣床,床身式铣床,龙门铣床,工具铣
床,仿形铣床,数控铣床等。
➢ 升降台式铣床:工作台升降,单件小批量中小 型零件加工。
➢ 床身式铣床:刀具升降,大批量中等尺寸零件 加工。
4-滑座 5-底座
图1.12 龙门铣床 1-床身 2、8-卧铣头 3、6-立铣头 4-立柱 5-横梁 7-控制器 9-工作台
1.1.3 刨削与刨床
1、刨削
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作为主运动,垂直于主 切削运动方向的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移动 为进给运动。
图1.2 CA6140普通型卧式车床 1、11-床腿;2-进给箱;3-主轴箱;4-床鞍;5-中滑板;6-刀架;7-回转盘
8-小滑板;9-尾座;10-床身;12-光杠;13-丝杠;14-溜板箱
图1.4 普通转塔车床及加工零件 1-主轴箱 2-前.1.2 铣削与铣床
工。 ➢ 模具成形制品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 模具制造一般是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3、质量变化∆m>0的制造过程 堆积成形:焊接、涂覆、快速成形、3D打印等。 快速成形 ➢ 零件是通过材料逐渐累加成形,可以成形任意
复杂形状的零件,而无需刀具、夹具等生产准 备活动。 ➢ 快速原型技术(RP) ➢ 基于RP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 3D打印
零件的成形原理
1、质量变化∆m<0的制造过程 去除成形: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电加工、
三束加工等。 切削加工 ➢ 通过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力的作用
实现。 ➢ 切削过程中有力、热、变形、振动、磨损等
现象发生。 ➢ 这些运动和现象的综合决定了零件最终获得
的几何形状及表面质量。
2、质量变化∆m=0的制造过程 受迫成形:铸造、压力加工、模具成形等。 模具成形 ➢ 现代工业产品的60%~90%需要使用模具加
机械加工——通过机床利用工具去除毛坯上多余 的材料,获得零件所需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 量。
也就是通过刀具和工件之间力的作用以及相对运 动去除材料形成工件表面。
主(切削)运动:施加力的作用去除材料。 进给运动:通过相对运动形成所需要的工件表
面。
机械加工方法——运动关系和工具形式
1.1 传统切削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1.1.1 车削与车床
不同的进给运动,获得不同的工件形状。 主要形成回转表面,也可以加工平面。 ➢ 刀具沿平行于工件旋转轴线进给运动,形成内、
外圆柱面。 ➢ 刀具沿与轴线相交的斜线进给运动,形成内、
外圆锥面。 ➢ 刀具沿一条曲线进给运动,形成特定的旋转曲
缺点:切削厚度从零逐渐开始增大,切削之初存 在切削刃在加工表面的挤压滑行过程,加剧刀 具的磨损;逆铣将工件上抬,易引起振动。
生产中多采用逆铣。
工艺特点 ➢ 多刃切削,生产率较高。 ➢ 断续切削,散热条件较好。 ➢ 应用范围广泛。 ➢ 铣刀刀齿的切入切出形成冲击,切削过程容易
产生振动,限制表面质量的提高。
1、铣削加工
以刀具的旋转作为主运动,工件通过装夹在 机床的工作台上完成进给运动。
➢ 普通铣削一般加工平面、沟槽面等。
➢ 采用成形铣刀可以加工特定的曲面,如铣削 齿轮等。
➢ 数控铣床通过控制几个轴按一定关系联动, 采用球头铣刀,可以加工复杂曲面,如模具 型腔、叶轮叶片等。
铣削方式 按照完成切削的铣刀刀刃区分: ➢ 周铣:由铣刀的外圆面刀刃完成加工表面。 ➢ 端铣:由铣刀的端面刀刃完成加工表面。 加工特点: ➢ 端铣:加工质量好,多用于大平面铣削。 ➢ 周铣:适应性强,多用于小平面、沟槽和成形
面铣削。
按照铣削(周铣)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 方向的相同或相反区分:
➢ 顺铣:铣削的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 方向相同。
缺点:切削力容易使工件和工作台一起向前窜动, 进给量突然增大引起打滑;铣削有硬皮的铸件 和锻件时,首先接触工件外皮,加剧刀具的磨 损。
➢ 逆铣:铣削的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 方向相反。
➢ 龙门铣床:大型零件加工。
图1.8 卧式升降台铣床 1-床身 2-悬臂 3-铣刀心轴 4-挂架 5-工作台 6-床鞍 7-升降台 8-底座
图1.10 立式升降台铣床 1-立铣头 2-主轴 3-工作台
4-床鞍 5-升降台
图1.9 万能升降台铣床
图1.11 双轴圆形工作台铣床 1-主轴 2-立柱 3-圆工作台
面。 ➢ 车削还可以加工螺纹面、端平面、偏心轴等。
工艺特点 ➢ 适用范围广泛。 ➢ 容易保证被加工零件各表面的位置精度。 ➢ 可用于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 ➢ 切削过程比较平稳(切削力稳定、惯性小、冲
击小)。 ➢ 生产成本较低。 ➢ 加工的万能性好。
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 普通车削:IT8~IT7,Ra6.3~1.6μm(▽4~ ▽6)。
➢ 精密车削:IT6~IT5,Ra0.4~0.1μm(▽8~ ▽10)。
➢ 超精密车削:Ra<0.04μm(▽11以上)。
2、车床 卧式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自动和半自动
车床,仿形车床,数控车床等。
➢ 卧式车床:中小型零件加工。
➢ 立式车床:大型或重型零件加工。
➢ 转塔车床:形状比较复杂的小型零件加工,不 能加工螺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参考教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贾振元、王福吉主编,科
学出版社,201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3版),卢秉恒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金属切削原理(第2版),陈日曜主编,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9
绪论
制造业与制造技术 零件与机器 单工序与制造系统 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第1章 机械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熟悉传统加工方法的加工范围。 (2)熟悉主要加工机床的类型、结构及其加工
工艺特点。 (3)了解各种刀具的结构和用途。 (4)了解机床的分类和型号编制方法。 (5)熟悉机床的传动方法和传动链。 (6)了解特种加工与常规切削加工的区别。 (7)了解特种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普通铣削:IT8~IT7,Ra6.3~1.6μm(▽4~
▽6)。 高速铣削:IT6以上, Ra0.8~0.4μm(▽7~
▽8)以上。
2、铣床 升降台式铣床,床身式铣床,龙门铣床,工具铣
床,仿形铣床,数控铣床等。
➢ 升降台式铣床:工作台升降,单件小批量中小 型零件加工。
➢ 床身式铣床:刀具升降,大批量中等尺寸零件 加工。
4-滑座 5-底座
图1.12 龙门铣床 1-床身 2、8-卧铣头 3、6-立铣头 4-立柱 5-横梁 7-控制器 9-工作台
1.1.3 刨削与刨床
1、刨削
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作为主运动,垂直于主 切削运动方向的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移动 为进给运动。
图1.2 CA6140普通型卧式车床 1、11-床腿;2-进给箱;3-主轴箱;4-床鞍;5-中滑板;6-刀架;7-回转盘
8-小滑板;9-尾座;10-床身;12-光杠;13-丝杠;14-溜板箱
图1.4 普通转塔车床及加工零件 1-主轴箱 2-前.1.2 铣削与铣床
工。 ➢ 模具成形制品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 模具制造一般是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3、质量变化∆m>0的制造过程 堆积成形:焊接、涂覆、快速成形、3D打印等。 快速成形 ➢ 零件是通过材料逐渐累加成形,可以成形任意
复杂形状的零件,而无需刀具、夹具等生产准 备活动。 ➢ 快速原型技术(RP) ➢ 基于RP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 3D打印
零件的成形原理
1、质量变化∆m<0的制造过程 去除成形: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电加工、
三束加工等。 切削加工 ➢ 通过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力的作用
实现。 ➢ 切削过程中有力、热、变形、振动、磨损等
现象发生。 ➢ 这些运动和现象的综合决定了零件最终获得
的几何形状及表面质量。
2、质量变化∆m=0的制造过程 受迫成形:铸造、压力加工、模具成形等。 模具成形 ➢ 现代工业产品的60%~90%需要使用模具加
机械加工——通过机床利用工具去除毛坯上多余 的材料,获得零件所需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 量。
也就是通过刀具和工件之间力的作用以及相对运 动去除材料形成工件表面。
主(切削)运动:施加力的作用去除材料。 进给运动:通过相对运动形成所需要的工件表
面。
机械加工方法——运动关系和工具形式
1.1 传统切削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1.1.1 车削与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