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登快哉亭(贺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后登快哉亭(贺铸)
病后登快哉亭①
经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②,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③,但觉秋发上生。
注释
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城隅之上,苏轼知徐州时题名快哉。
②刹,寺庙。
③黄华,菊。
贺铸自出任徐州宝丰监(管钱的官)一职以来,曾多次登临此亭,赋抒怀。
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一首。
诗一开首以雨后蝉呜起兴。
秋高气爽,雨过天晴,再加病愈登亭,十分畅快。
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欢快地鸣叫。
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的歆羡之情:蝉之踌躇满志,正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
言下已隐含人不如蝉的况味。
二句由听转向见:秋雨新洗,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
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怀乡情重,
思归心切,不曾有一日忘怀。
平日里世事纷扰,或可抑制一时,一旦除去世务的羁绊,那潜在的意念又会立即浮现。
当此病后偷闲、偶尔登临送目之际,思归之念便又油然而起。
三四两句极写归思之深、之切。
病来,指病愈之后。
病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因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这里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
病前早已借酒浇愁,病中被迫停饮;仿佛欠了的债要加倍偿还,故病后愈是贪杯,愈可见病中难以消停的情状。
《登高》诗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也是写以多病之身,深以停杯戒酒为恨。
贺铸当时患有肺病,又滞留他乡,遭遇和杜甫相似。
可见使诗人最受煎熬的是怀乡病,所饮之酒,实在是满含辛酸强咽下的苦酒。
百病之中,唯心病难治。
清醒时固然为其所苦,即在睡梦中也不曾解脱。
这里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
梦中可以千里回乡,则梦醒后愈是归思难忍,正如汉乐府《悲歌》所说: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这天长日久郁积的乡愁,这梦中犹且萦绕的归思,俱化为一含情凝睇之人,呼之欲出。
至此,诗人的登临之意,已神气毕现了。
下两句又从忆想回到现实。
鸦投古刹,是黄昏时万物栖息的典型象;而落日斜晖,又隐隐约约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
晚唐的温庭筠即多以夕照飞鸦写此情调,如鸦背夕阳多(《春日野行》),如出寺马嘶秋色里,向陵鸦乱夕阳中(《开圣寺》)等。
贺铸
或有所取法。
天色向暮,自然界的飞禽均有所托,而人的归宿却不知在何处。
暮霭之中,唯见远去的道路渐渐隐没在一片凄迷的草色之中。
第六句系从的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化出,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行道上更行更远还生的草色喻示思念之殷切;不同之处则是白居易着眼于枯而复荣的春草,借喻别情之满、之盛;贺铸这里写的却是荣而复枯的秋草,其中暗寓失意之恨。
诗人于怀乡思乡之中,又寄托了自己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遂使全诗的思致更见深入、意蕴更见丰厚。
一年一度的秋风,最能动人归兴,诗人此时滞留他乡,无计归去。
眼见得梦想成空,徒然催人早生华发而已。
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生新奇警,不落陈腐。
唐代李贺诗说:秋野明,秋风白。
秋风和白色始相钩连,至苏轼又用霜风形容须发皆白,如白头萧散满霜风、白须萧散满霜风等。
贺铸点化成句,自铸新词。
这里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
因此这一新奇的用语,也便暗示着作者凄冷的情怀。
贺铸多病早衰,又因喜谈世事,每忤权贵,屡受排抑,悒郁难平。
他在徐州任上曾多次吐露了这种幽冷不平的情怀,如我已困摧辱,壮心如湿灰(《寄杜仲观》)、三年官局冷如水,炙手权门我未能(《留别张白谋父》),这些都可作为这首诗的注脚。
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颇具匠心。
诗中写景和抒情的内容参差穿插,跌宕回旋,用笔极为灵动。
如首三句用写景起兴之后,颔联忽然宕开去作一追叙,紧接着又用梦后倚楼一笔挽回。
颈联再次写景,
因为前几句已提供了一定的心理背景,故这里的景都具有了以物象作比喻的性质。
末两句直抒胸臆,立一篇之警策。
全诗以得意的蝉鸣兴起,又以作者落寞感伤的情怀作结,在鲜明的比照中突出了诗人既不得其时,又不得其所的深沉感概。
《四库总目提要》称贺铸诗工致修洁,时有逸气,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