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基础知识—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周炎的检查和诊断
一、病史采集 二、牙周病的检查(操作考试内容) 三、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四、其他检查
第一节 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
一、病史采集
系统病 口史腔病 牙史周病
史 家族史 牙周组 重点掌 织检查 握
• (1)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急性白 血病、长期服用抗凝药或凝血机能障碍
(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 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
OHI-S
软垢指数(debris index)DI-S
0=无软垢或着色 1=软垢覆盖牙面不超过牙面颈1/3,或牙 面上存在外源性着色 2=软垢覆盖牙面1/3~2/3 3=软垢覆盖牙面2/3以上
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 CI-S
部牙龈结缔组织,测定龈沟液的量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方法:2*8或2*10mm小滤纸条插入龈沟内,停留半分钟,取
出后用茚三酮染色,城中,测定龈沟液的量和成分. • 血液检查-----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等
• 1、正中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检查当上、下牙弓相对时,是否达到广泛密切接触的 牙合关系,上、下前牙的中线是否一致,属于何种类型,覆牙合、覆盖关系,有无牙 拥挤、牙错位、牙扭转等错牙合。
• 2、牙齿有无不均匀磨损等。 • 3、检查有无牙松动或移位、牙缺失或倾斜。
2.颌位的检查
• 颌位检查主要涉及牙尖错位(ICP),即正中合位。下颌姿势位(息止颌位) :端坐, 放松,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
5以提插方式移动探针,探 查6探每查个邻牙面的牙各周个袋牙时面,的将牙探 周针袋向龈情况谷.方向稍倾斜,以 探测到邻面牙周袋最深处.
(4)牙周探诊的记录和评价指标
AL=PD-[龈缘-CEJ]
附着丧失 (AL):指龈沟底到秞牙骨质界的 距离.
探诊深度(PD):龈缘到袋底的距离 龈缘-CEJ:龈缘到CEJ的距离,探不到CEJ时 记录PD值,龈缘位于CEJ根方记为负值
• 0=牙龈健康,无炎症及出血 • 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 • 2=探针后有点状出血 • 3=出血沿牙龈缘扩散 • 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 • 5=自动出血
龈沟出血指数 sulcus bleeding index,SBI—临床应用不多
• 0=探诊健康,牙龈不出血 • 1=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无水肿及颜色改变 • 2=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有颜色改变,无水肿 • 3=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颜色改变、轻度水肿 • 4=探诊后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颜色改变,明显水肿 • 5=探诊出血,有自发出血和颜色改变及水肿
•
询问牙周组织以外的口腔疾病情况,如颞下颌关节病,口
腔粘膜病,牙体牙髓病,颌骨骨折,根尖瘘管等
三、牙周病史及口腔卫生习惯
详细询问并记录牙周这方面的住宿,即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及发生时 间,现病史中应记录可能的诱因及疾病的发展过程、治疗经过及疗效。
四、家族史
• 侵袭性牙周炎 • 牙龈纤维瘤病
第二节、牙周组织检查
牙合创伤的临床指征
松动度检查 牙合创伤大多出现松动(多根牙可能不显), 严重时可出现个别牙或一组牙倾斜或者移位。
X线检查
近牙颈部,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消失,牙 槽骨可出现垂直型吸收。
牙龈变化
出现缘突、牙龈退缩、龈裂或 咬合时牙龈变苍白现象
四、 其他检查
X线检查 radiographic aids---根尖片,牙合翼片,
(1) 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
Silness 和 Löe 菌斑指数----适用于牙周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0=在近龈缘处的牙面上无菌斑 • 1=肉眼看不到,用探针尖的侧面划过近游离龈去的牙面上才能发现的
薄的菌斑 • 2=在龈缘区或牙邻面有肉眼可见的中等量菌斑 • 3=在龈沟内和(或)龈缘区及邻近牙面有大量菌斑堆积
• 早接触:如在某一颌位时,只有少数个别牙接触,而不是牙尖交触、 广泛接触。
• 牙合干扰:如果非工作侧有接触或前伸牙合时,后牙有接触。
4、牙合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视诊 扪诊 咬合纸法
蜡片法
牙合运动
研究模型
咬合、颌位、早接触或牙合干扰 将手指指腹放在上颌牙的唇颊面, 嘱患者作咬合动作.
擦干牙面,将咬合纸放于下牙面上,让患者作正中牙合,前伸牙 合或侧方牙合检查。 将蜡片烤软放在被检查牙的牙合面,嘱患者作正中咬合,蜡片变 薄,变透或咬穿处为早接触点 做成圆形放在被检查区的牙合面,然后嘱患者作前伸侧方牙合运 动,检查有无牙合干扰存在。 对难确定的创伤性牙合,可先取上、下颌印模制备模型, 将牙合关系转移到架上、进行模型分析。
出血指数
Mazza出血 指数
龈沟出血指数(SBI)
探诊后出血(BOP)
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GI(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疗效研究)
• 0=牙龈正常 • 1=牙龈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 • 2=牙龈中度炎症:颜色发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 • 3=牙龈重度炎症:明显发红和水肿、或有溃疡,有自发性出血倾向
• 肌位 :下颌向上至上下牙轻接触为止,此时下颌的位置在下颌肌位上 • 若上、下颌牙广泛密切接触,表示牙位与肌位一致如有少数个别牙接触, 示牙位与肌位
不一致
3.早接触与牙合干扰检查
• 正常应在下颌水平运动时,有多个牙广泛接触,使牙合力分布均匀。 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应无接触;工作侧接触时,非工作侧应无接触。
-----应做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
• (2)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确诊时间?如何治疗?妇女月经史,是否
为孕期?与月经、怀孕、绝经有关的口腔症状 • (3)心血管疾病 • 是否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高血压及服药情况 • (4)感染性疾病
是否肝炎?是否结核病?HIV感染的易感因素?
探针后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判断牙龈有无炎症较客观指标
用牙周探针轻轻探到袋底或龈沟底,取出探针后观察1015秒看有无出血(注意探诊压力,不能过大)
意义:在维护期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制订治疗决策
Mazza 出血指数(BI) -适用于炎症较重的人群观察治疗前后效果的临床研究
有无附着丧失是区分牙 周炎和牙龈炎的重要指 标.
四、牙的松动度tooth mobility
• 牙科镊夹持法:
Ⅰ度松动:颊舌向,松动幅度<1mm Ⅱ度松动:颊舌向+近远中向 松动幅度
1~2mm之间 Ⅲ度松动:颊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松动
幅度>2mm
第三节、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一、合的检查
下颌行使各项运动时,上、下颌牙的接触称为牙合或咬合,这种接触关系 称为合关系和咬合关系。
• 三、牙周探诊 pocket probing examination
(1)牙周探诊的目的
• 牙周探诊是牙周病特别是牙周炎的诊断中最重 要的检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 或附着丧失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
• 测量袋的深度、观察探诊后是否出血、探测龈 下牙石量及分布、根分叉是否受累、龈缘位置, 即有无龈退缩或增生、肿胀等。
•
操作考试要考
呢!!。。。。
(2)工具---牙周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颜色标记探针 C:Williams探针 E:WHO探针
B:UNC-15探针 D:Michigan “O”型探针 F:Nabers探针
佛罗里达探针
魔术棒
(3)牙周探诊的方法
1支点:应稳,改良式握笔法,尽可能贴近牙面。 2力度:20~25g(探针轻轻插入指甲内而不引起疼痛和 不适) 3顺序:依1、2、3、4象限顺序完成。 4探诊的部位及角度:按唇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点, 探针与牙长轴方向一致
将逐项解释
• 一.口腔卫生状况 oral hygiene states • 二.牙龈炎症状况 gingival inflammation • 三.牙周探诊 pocket probing examination • 四.牙齿松动度
一.口腔卫生状况 oral hygiene states
(1) 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有两个) (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 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
• Quigley-Hein 菌斑指数(需要菌斑染色剂) ----适用于临床试验研究及纵向观察
• 0=牙面无菌斑 • 1=近龈缘处牙面上有散在斑点状菌斑 • 2=近龈缘处牙面上有薄的菌斑连续成带状,宽度
不超过1mm • 3=菌斑着色带超过1mm,但覆盖区小于牙冠的颈
13 • 4=菌斑覆盖在牙冠的1/3~23之间 • 5=菌斑覆盖在牙冠的2/3或2/3以上
曲面体层片
• 硬骨板存在、不完整或消失 • 牙周间隙的宽度 • 牙槽间隔的高度和形态 • 根间骨嵴情况和根分叉大小 • 牙根数目、长度、形态及冠根比例 • 牙槽骨致密度和牙槽骨的破坏形式 • 根尖周围骨质与牙根的关系
• 细菌学检查----细菌培养,涂片检查
• 龈沟液检查----龈沟液是牙龈组织的渗出液,来源于血清局
0=无牙石
1=龈上牙石覆盖牙面不超过1/3
2=龈上牙石覆盖牙面介于1/3与2/3之间; 或在牙颈部有斑点状龈下牙石,或二者兼 而有之
3=龈上牙石超过牙面2/3,或牙颈部的龈 下牙石连续成片,或二者兼备
二、牙龈状况 gingival inflammation
反映牙龈炎症的指标
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 (GI)
一、病史采集 二、牙周病的检查(操作考试内容) 三、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四、其他检查
第一节 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
一、病史采集
系统病 口史腔病 牙史周病
史 家族史 牙周组 重点掌 织检查 握
• (1)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急性白 血病、长期服用抗凝药或凝血机能障碍
(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 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
OHI-S
软垢指数(debris index)DI-S
0=无软垢或着色 1=软垢覆盖牙面不超过牙面颈1/3,或牙 面上存在外源性着色 2=软垢覆盖牙面1/3~2/3 3=软垢覆盖牙面2/3以上
牙石指数(calculus index) CI-S
部牙龈结缔组织,测定龈沟液的量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方法:2*8或2*10mm小滤纸条插入龈沟内,停留半分钟,取
出后用茚三酮染色,城中,测定龈沟液的量和成分. • 血液检查-----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等
• 1、正中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检查当上、下牙弓相对时,是否达到广泛密切接触的 牙合关系,上、下前牙的中线是否一致,属于何种类型,覆牙合、覆盖关系,有无牙 拥挤、牙错位、牙扭转等错牙合。
• 2、牙齿有无不均匀磨损等。 • 3、检查有无牙松动或移位、牙缺失或倾斜。
2.颌位的检查
• 颌位检查主要涉及牙尖错位(ICP),即正中合位。下颌姿势位(息止颌位) :端坐, 放松,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
5以提插方式移动探针,探 查6探每查个邻牙面的牙各周个袋牙时面,的将牙探 周针袋向龈情况谷.方向稍倾斜,以 探测到邻面牙周袋最深处.
(4)牙周探诊的记录和评价指标
AL=PD-[龈缘-CEJ]
附着丧失 (AL):指龈沟底到秞牙骨质界的 距离.
探诊深度(PD):龈缘到袋底的距离 龈缘-CEJ:龈缘到CEJ的距离,探不到CEJ时 记录PD值,龈缘位于CEJ根方记为负值
• 0=牙龈健康,无炎症及出血 • 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 • 2=探针后有点状出血 • 3=出血沿牙龈缘扩散 • 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 • 5=自动出血
龈沟出血指数 sulcus bleeding index,SBI—临床应用不多
• 0=探诊健康,牙龈不出血 • 1=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无水肿及颜色改变 • 2=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有颜色改变,无水肿 • 3=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颜色改变、轻度水肿 • 4=探诊后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颜色改变,明显水肿 • 5=探诊出血,有自发出血和颜色改变及水肿
•
询问牙周组织以外的口腔疾病情况,如颞下颌关节病,口
腔粘膜病,牙体牙髓病,颌骨骨折,根尖瘘管等
三、牙周病史及口腔卫生习惯
详细询问并记录牙周这方面的住宿,即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及发生时 间,现病史中应记录可能的诱因及疾病的发展过程、治疗经过及疗效。
四、家族史
• 侵袭性牙周炎 • 牙龈纤维瘤病
第二节、牙周组织检查
牙合创伤的临床指征
松动度检查 牙合创伤大多出现松动(多根牙可能不显), 严重时可出现个别牙或一组牙倾斜或者移位。
X线检查
近牙颈部,牙周膜间隙增宽,硬骨板消失,牙 槽骨可出现垂直型吸收。
牙龈变化
出现缘突、牙龈退缩、龈裂或 咬合时牙龈变苍白现象
四、 其他检查
X线检查 radiographic aids---根尖片,牙合翼片,
(1) 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
Silness 和 Löe 菌斑指数----适用于牙周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0=在近龈缘处的牙面上无菌斑 • 1=肉眼看不到,用探针尖的侧面划过近游离龈去的牙面上才能发现的
薄的菌斑 • 2=在龈缘区或牙邻面有肉眼可见的中等量菌斑 • 3=在龈沟内和(或)龈缘区及邻近牙面有大量菌斑堆积
• 早接触:如在某一颌位时,只有少数个别牙接触,而不是牙尖交触、 广泛接触。
• 牙合干扰:如果非工作侧有接触或前伸牙合时,后牙有接触。
4、牙合检查的方法及步骤
视诊 扪诊 咬合纸法
蜡片法
牙合运动
研究模型
咬合、颌位、早接触或牙合干扰 将手指指腹放在上颌牙的唇颊面, 嘱患者作咬合动作.
擦干牙面,将咬合纸放于下牙面上,让患者作正中牙合,前伸牙 合或侧方牙合检查。 将蜡片烤软放在被检查牙的牙合面,嘱患者作正中咬合,蜡片变 薄,变透或咬穿处为早接触点 做成圆形放在被检查区的牙合面,然后嘱患者作前伸侧方牙合运 动,检查有无牙合干扰存在。 对难确定的创伤性牙合,可先取上、下颌印模制备模型, 将牙合关系转移到架上、进行模型分析。
出血指数
Mazza出血 指数
龈沟出血指数(SBI)
探诊后出血(BOP)
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GI(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疗效研究)
• 0=牙龈正常 • 1=牙龈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 • 2=牙龈中度炎症:颜色发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 • 3=牙龈重度炎症:明显发红和水肿、或有溃疡,有自发性出血倾向
• 肌位 :下颌向上至上下牙轻接触为止,此时下颌的位置在下颌肌位上 • 若上、下颌牙广泛密切接触,表示牙位与肌位一致如有少数个别牙接触, 示牙位与肌位
不一致
3.早接触与牙合干扰检查
• 正常应在下颌水平运动时,有多个牙广泛接触,使牙合力分布均匀。 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应无接触;工作侧接触时,非工作侧应无接触。
-----应做血细胞分析,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
• (2)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确诊时间?如何治疗?妇女月经史,是否
为孕期?与月经、怀孕、绝经有关的口腔症状 • (3)心血管疾病 • 是否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高血压及服药情况 • (4)感染性疾病
是否肝炎?是否结核病?HIV感染的易感因素?
探针后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判断牙龈有无炎症较客观指标
用牙周探针轻轻探到袋底或龈沟底,取出探针后观察1015秒看有无出血(注意探诊压力,不能过大)
意义:在维护期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制订治疗决策
Mazza 出血指数(BI) -适用于炎症较重的人群观察治疗前后效果的临床研究
有无附着丧失是区分牙 周炎和牙龈炎的重要指 标.
四、牙的松动度tooth mobility
• 牙科镊夹持法:
Ⅰ度松动:颊舌向,松动幅度<1mm Ⅱ度松动:颊舌向+近远中向 松动幅度
1~2mm之间 Ⅲ度松动:颊舌向+近远中向+垂直向松动
幅度>2mm
第三节、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一、合的检查
下颌行使各项运动时,上、下颌牙的接触称为牙合或咬合,这种接触关系 称为合关系和咬合关系。
• 三、牙周探诊 pocket probing examination
(1)牙周探诊的目的
• 牙周探诊是牙周病特别是牙周炎的诊断中最重 要的检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 或附着丧失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
• 测量袋的深度、观察探诊后是否出血、探测龈 下牙石量及分布、根分叉是否受累、龈缘位置, 即有无龈退缩或增生、肿胀等。
•
操作考试要考
呢!!。。。。
(2)工具---牙周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颜色标记探针 C:Williams探针 E:WHO探针
B:UNC-15探针 D:Michigan “O”型探针 F:Nabers探针
佛罗里达探针
魔术棒
(3)牙周探诊的方法
1支点:应稳,改良式握笔法,尽可能贴近牙面。 2力度:20~25g(探针轻轻插入指甲内而不引起疼痛和 不适) 3顺序:依1、2、3、4象限顺序完成。 4探诊的部位及角度:按唇舌侧近中、中央、远中6个点, 探针与牙长轴方向一致
将逐项解释
• 一.口腔卫生状况 oral hygiene states • 二.牙龈炎症状况 gingival inflammation • 三.牙周探诊 pocket probing examination • 四.牙齿松动度
一.口腔卫生状况 oral hygiene states
(1) 菌斑指数 plaque index(有两个) (2)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 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
• Quigley-Hein 菌斑指数(需要菌斑染色剂) ----适用于临床试验研究及纵向观察
• 0=牙面无菌斑 • 1=近龈缘处牙面上有散在斑点状菌斑 • 2=近龈缘处牙面上有薄的菌斑连续成带状,宽度
不超过1mm • 3=菌斑着色带超过1mm,但覆盖区小于牙冠的颈
13 • 4=菌斑覆盖在牙冠的1/3~23之间 • 5=菌斑覆盖在牙冠的2/3或2/3以上
曲面体层片
• 硬骨板存在、不完整或消失 • 牙周间隙的宽度 • 牙槽间隔的高度和形态 • 根间骨嵴情况和根分叉大小 • 牙根数目、长度、形态及冠根比例 • 牙槽骨致密度和牙槽骨的破坏形式 • 根尖周围骨质与牙根的关系
• 细菌学检查----细菌培养,涂片检查
• 龈沟液检查----龈沟液是牙龈组织的渗出液,来源于血清局
0=无牙石
1=龈上牙石覆盖牙面不超过1/3
2=龈上牙石覆盖牙面介于1/3与2/3之间; 或在牙颈部有斑点状龈下牙石,或二者兼 而有之
3=龈上牙石超过牙面2/3,或牙颈部的龈 下牙石连续成片,或二者兼备
二、牙龈状况 gingival inflammation
反映牙龈炎症的指标
牙龈指数 gingival index (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