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
一 积累运用(54分)
1.为加线拼音写汉字,为加线字注音(4分)
h ào h àn ( )碧波中,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斩浪向前。

一架歼—15舰载机稳稳着舰。

为了这一翘( )首而盼的时刻,多少代人d ān j īng ji é l ǜ( ),呕心沥血。

如今这一精彩瞬间,已镌(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A .村里人缺资金、缺技术,硬是多方想办法,白手起家办成了这家小工厂。

B .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 .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D .今年春节期间,某地发生一起惨绝人寰的假酒案,有2人因酒精中毒死亡,有50人入院治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 .大家去郊游是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 .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 .从她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她就产生看浓厚的兴趣。

D .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元丰六年”中的”元丰”是帝王的年号。

B .”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是指弦乐器,”竹”是指管乐器,”丝竹”是指音乐。

C .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

要求全诗通押一个平声韵,第二、三联应是对仗句,通常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D .古代中国人有”名”有”字”。

如白居易字乐天,苏轼字子瞻,王维字摩诘。

5. 理解性默写(18分 )
(1)《野望》中表现作者在现实中孤独无依、追古伤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莺燕报春的勃勃生机。

(3)《使至塞上》中充分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 。

(5)《答谢中书书》中运用动态描写,写出了山川一日之中小动物充满生机活力的句子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

(6)《与朱元思书》中通过写动物的声音,写出了山中充满生机活力的句子是 ,__________ 。

(7) ,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

(8)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

6. 综合性学习(8分)
本报讯 人民网联合搜狐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近日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最具价值的前10个汉字分别为: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

第11至第20个汉字分别为: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

在征集过程中,受访者围绕“德”字发表了很多看法。

大家普遍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强调“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现在我们仍讲“德才兼备”“立德树人”。

同时,受访者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何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值得我们思考、探索。

“信”字排在第二位,表明公众对当前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建立新信用体系的期待。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分)
答:。

(2)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

(3)请关于孝的名言。

(2分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

7.名著阅读(8分)
祖国繁荣发展的现在,离不开过去共产党人带领军民的艰苦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正是描述其中一段艰苦又光辉的历程。

该书又名《 》,作者是( )国人( ),作者真实记录了_________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他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该书一经问世,立即轰动世界,畅销海内外,并多次翻译再版。

从此,西方人才开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每空1分) 7. 我市某初中学校对本校全体学生自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7分):
(1)请你根据调查表的内容,写出两条结论。

(3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该校准备开展以“争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体育锻炼周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

(3分)
_______________ 二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0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体裁看,这首诗属于。

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

(4分)
9.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不少于40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8分)
三峡郦道元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

实为河之巨阸①,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②禹③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④,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⑤,鼓若山腾,浚波颓垒⑥,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⑦“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水经注》
注释:①巨阸:巨险。

阸è,阻塞的地势。

②经始:开始。

③禹:大禹,夏朝第一个君主。

漱:指水的冲刷。

④倾崖返捍:倾崖,水势倾动山崖。

返:回冲。

捍:摇动。

这句说水势汹涌冲击山崖,又复折回。

⑤浑洪赑怒:浑洪:水势巨大的样子。

赑bì怒:发怒用力的样子。

这里形容水势壮大。

⑥浚波颓垒——浚波:深大的波涛。

颓垒:水势趋向低平的样子。

⑦《慎子》:先秦发家人物的代表著作。

11.解释加线词语(4分)
略无阙()处属()引凄异不见曦()月素
()气云浮
12.下面句子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属引凄异下车引之 B、河中漱广飞漱其间
C.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 D、绝谳多生怪柏哀转久绝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文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5.乙文中与甲文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概括甲文中三峡的夏水与乙文中孟门之水特点的异同。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18分)
稗子不会躲开
豆春明
每年端阳一过,母亲就会下田扯稗子。

稗子这东西,是个假聪明。

开始时混在稻秧里,偷偷争水争肥。

母亲天天从田边走过,
也没发现它。

但过了端阳,它就憋不住了,使劲蹿个,冒出头来。

要是它能再憋上一段时间,
说不定母亲就去干其他事情,把它忘了。

等她干完事情回来,它已经扎稳了根。

再去扯,会
一扯一个大坑,连旁边的稻秧也跟着扯起来。

那时母亲也许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它长
下去。

可惜,它就是憋不住。

那段时间,阳光和雨水交替频繁。

母亲没扯几根稗子,天就下雨了。

她披上一张白油布,
继续扯。

雨滴砸在秧叶和稗叶上,溅起一层水雾,好像要把稗子藏起来。

母亲摸着稗子,从
秆一直摸到根。

然后分开五指,像个筢子,往上一捞,稗子就被扯掉了。

扯了七八根,拴成
一把,丢在田坎上。

一块田,能有十多把。

母亲将它们装进背篼,背回家去。

也可能烈日当头。

母亲分开稻身,汗珠滴进水田里,叮当有声。

水田光亮如玻璃,能照
见她的皱纹。

母亲常说:我老了。

是的,她就是在那些稻谷和稗子中间变老的。

我家有三四亩田,母亲要忙两三天,扯完稗子,她会生一场病。

小腿病,牙齿痛,头也
痛。

这几样病,每年都在那几天等着她。

她一次也没躲过。

哎,吃了那么多次亏,她也不吸
取点教训,想个办法躲一躲。

我心痛她,给她打电话。

别扯了,让它长算了,我说。

少收几斤稻谷算个啥嘛,我还说。

进城多年,我早已习惯不把稻谷和稗子当回事。

母亲答应了。

可放下电话,又下到田里。


得我在电话这头干着急。

我向妹妹求援。

她住在县城,跟母亲只隔十几里路。

她带母亲逛街,上超市。

吃不吃榴
莲?妹妹逗母亲。

母亲点头。

比屎还臭,还吃不吃?吓得母亲赶紧跑开了。

这是美国苹果。

母亲睁大眼睛,睁得和找稗子时一样大。

那是肥牛肉。

肥在那里呢,她问妹妹,咋一点看不出来?又带去挑选花衣。

老都老了,别挑花了眼,妹妹提醒她。

挑花了眼才好呢。

眼花了,就看不到稗子了。

第二天早上,她收拾好新买的花衣。

回去扯稗子了,她说。

头也不回地走了。

每年的情形,大致都是这样。

多年下来,母亲的花衣装满了一柜子,但她还是把稗子看得清清楚楚。

我和妹妹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几个暑假,我回去看母亲。

那时稻谷和稗子快熟了。

机耕道两边,一眼望去,高的是稗子,矮的是稻谷。

我扯起一根稗子,量一下,它比我还高。

稗穗沉甸甸的,有半尽长。

看得出来,它长得不错。

大多数田里,稗子都长得不错。

田的主人,像我一样进了城,没时间扯掉它们。

爱咋长咋长,能收多少收多少,他们大多这样想。

对于那些长得热热闹闹的稗子,他们已经没有多大兴趣。

我家田里的稗子,在樯里算最少的。

那是母亲用一场病换来的。

扯掉稗子,今年又增产了,母亲笑着对我说。

她脸黑,不笑还好,笑起来更见苍老。

但母亲是真的高兴,为那些即将成熟的稻谷,也为那些被扯掉的稗子。

可我实在高兴不起来。

因为我的欢乐,早让城市带走了。

我让母亲,在她的城里儿子面前,显得好孤单。

有一天吃中午饭时,我问,稗子年年还是很多吗?多,不扯不行,母亲回答。

看来,她这一辈子,算是和稗子耗上了。

一个生命,一个送命,像对仇人似的。

其实,母亲和稗子是完全可以不这样的。

母亲不扯稗子,起码可以少生病,多活几年。

至于稗子,随便找个地方,都比长在家田里强。

如果这样,那多好。

吃过饭,母亲去沟里洗最后一次扯回来的稗子。

洗得干干净净。

稗子一身绿,比长在田里还水灵。

嫩一点的,母亲细细切碎,拌上米糠,捧给猪吃。

但两头大白猪吃惯了父亲煮的稀饭,只吃了两口。

母亲又捧给鸡,鸡也不吃。

母亲只好把它倒进粪堆。

过了一二十天,种秋豆要肥,她拿木棍扒开一看,稗子还是绿的,还是稗子的样子。

不得已,她又把粪堆封好,打算再过两三个月,拿来种冬麦。

老一些的,母亲扔在院坝里。

晒几天,稗子轻飘飘的,能飞起来。

有一天,我在灶上做菜,母亲帮忙烧火。

她塞了一大把稗子在灶膛里。

稗子不易燃,弄得满屋是烟。

我躲了出去。

过一阵转来,稗子燃了起来,慢慢化为灰烬。

母亲让烟熏出了泪,坐在灶下揉眼睛。

她像是为了某种特别重要的东西,她和稗子始终在较劲。

她没输,它也没赢。

到底是啥东西呢?我也不清楚。

但肯定不只是那几斤多收的稻谷,也不只是那几根多长的稗子。

今年,母亲满七十岁。

她也许是村里最后一个扯稗子的人。

但她还会扯下去。

稗子也会长下去。

吃了稗子几十年亏的她,不会躲开。

吃了她几十年的稗子,也不会躲开。

倒是我们这些人,好像吃了多大亏似的,躲得远远的,给自己母亲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家,给稗子留下一个空荡荡的村庄。

注释:稗[bài]子,一年生草本植物。

幼苗像稻,但叶鞘无毛,没有叶舌和叶耳。

是稻田主要杂草。

17.文中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稗子?其作用是什么?(3分)
但过了端阳,它就憋不住了,使劲蹿个子,冒出头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三段划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题目为“稗子不会躲开”,为何却花很多笔墨写母亲?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请以“你用温暖了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50分)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
(3)用规范的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答案
一、1、浩瀚qiáo 殚精竭虑juān
2、A 3 D 4 C
5、(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7)馨香盈怀袖,但感别经时。

(8)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6、(1)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或者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70周年大会,20余万军民欢庆共和国70华诞。

(2)欢庆共和国70华诞;向中国人民和世界展示建国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向世界表明没有什么就、可以阻挡前进的步伐;激励全国人民为中国梦继续奋斗。

(3)祖国母亲啊,您强大了!您像一艘巨大的航船,正在驶向光明的未来;您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正在发出耀人的光彩。

(4)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夜阑卧听
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5)西行漫记美埃德加﹒斯诺1936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刘志丹、徐海东
7、(1)结论1该校中学生自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锻炼次数、锻炼时长均不足。

结论2该校男生总体上比女生锻炼的次数要多,时长要长。

(语言简洁。

如有其他结论,合乎情理也可)
(2)加强体育锻炼,争做阳光少年;我运动,我快乐,我阳光;阳光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健康为船,运动为帆,驶向阳光的彼岸。

(内容2分,修辞1分)
二、8 五言律诗叙述出发点目的地(目的)
9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
10”送”字直接点题(扣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2分)
三、 11.同“缺”缝隙连接太阳,本文指日光白色
12.C
13 即使是乘着飞奔的马或驾着疾风,也没有水流那么快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1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14.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15、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16两水都浩大湍急。

不同:孟门之水气势惊人,特别猛烈。


17.用拟人手法写稗子,(1分)用“憋、蹿个子、冒头”几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稗子疯狂生长的状态。

(2分)
18、动作描写(1分)。

写出了母亲劳动时技术的娴熟(1分),可见母亲扯稗子的持久,母亲一辈子都在与稗子作斗争,也可见母亲的勤劳(1分)。

19.母亲面容苍老;母亲一生勤劳;母亲性格固执;母亲依恋故土;母亲比较孤独。

(4点即可)
20 本文的线索是母亲扯稗子(或稗子是母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写稗子不会躲开,实则写母亲不会躲开,(1分)目的是突出母亲的固执和坚守。

(1分)
21. “躲得远远地”写出了青壮年纷纷离开农村,涌向城市的现状;“空荡荡的家”写出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都孤独地生活着;“空荡荡的村庄”写出部分地区的农村因人员大量外出,导致人口稀少,土地荒芜。

这段话可见,农村人员大量外出,尤其是青壮年纷纷离开农村,涌向城市,导致土地荒芜,人口稀少,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大部分都孤独地生活着,忍受着儿女不在身
边的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