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管沉淀池积泥问题及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管沉淀池积泥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积泥现象形成原因
1、原水的变化引起沉淀物增多
造成进厂的原水浊度增高;另外由于近几年原水水质不断恶化,除不断更换净水剂外,投药量也有所增大,从而造成沉淀物增多。

2、吸泥机吸泥口不规范,吸泥效率低,距沉淀池底的距离偏大
吸程达不到底部,排泥效果较差,从而使斜管沉淀池底部大量积泥。

如果吸泥口长而窄(V形梯形),会导致泥水水流不畅,易堵塞,吸泥效果较差。

3、存在刮泥死角
和其他刮泥设备一样, 排泥机吸泥口距沉淀池边墙存在一段距离。

由于构筑物结构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吸泥口到不了墙边,从而造成刮泥死角,使沉淀池两端积泥较多。

4、运行方式不尽合理, 没有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科学调整。

二、积泥问题解决措施
1、降低并更换吸泥口
出现沉淀池池底平均积泥厚度过大现象,常常是因为排泥机吸泥口距沉淀池底距离过远,吸程不能达到底部导致的。

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吸泥口高度降至距沉淀池底部较近的位置。

如某水厂原排泥机吸泥口距沉淀池底部达40 cm,,造成池底平均积泥厚度为70~80cm,后经过改造将吸泥口高度降至距沉淀池底部15 cm,积泥现象有所控制。

可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的《排泥机械部分》,对吸泥口进行制作更换,使其呈长形扁口形状,然后变截面圆滑过渡到圆管形截面, 提高吸泥口吸泥效率。

2、加固排泥机并延长其行程
一方面,加固排泥机行架,更换排泥机轨道和轮子材料,改善排泥机性能。

另一方面,改造延长轨道,使排泥机行程延长,从而让吸泥机运行至端部时,吸泥口更靠近内构造柱基础边缘。

3、在斜管沉淀池南北两端增设斜墙
由于沉淀池端部有构造柱、构造墩及排泥机底架结构的影响,排泥机吸泥口到不了沉淀池端部边沿,使得该处的泥无法排除。

为解决这一问题, 一些水厂在沉淀池端部吸泥口刮不到的部位增设带孔的高压水管,使泥不至于积厚。

但这种方法要求水压必须稳定,要控制在等强度等射流长的状态,且水压要适当。

由于其
在水下,不便观察;而且冲水强度不易控制,强度低了达不到预期效果,高了又会泛起污泥。

因此,在实际改造中常采取在斜管沉淀池南北两端增设斜墙这一方法。

在沉淀池端部增设斜坡,积到斜墙上的污泥靠重力划到坡角,用吸泥机排走。

同时,为了泥能顺利滑下,可考虑在斜坡上设光滑的塑料模板。

4、改造排泥机工艺管道
虹吸管排泥,启动时用真空泵抽真空形成虹吸,在此基础上增设潜水泵充水, 形成虹吸系统。

其作用有二:一是与真空泵互为备用,并防止在冬季真空泵启动不了的现象;二是利用潜水泵对虹吸管道进行反冲,防止虹吸管道或吸泥口堵塞,改变原管道水流只有一种流向的缺点。

5、增设时间继电器控制装置
有不少排泥机都设计为运行到沉淀池端部由行程开关转向,从而在沉淀池端部没有停留时间,端部排泥工作时间与中间相比只有一半。

因此,出现沉淀池两端积泥问题时,可在排泥机控制部分增设时间继电器控制装置,根据实际排泥浊度测定,使排泥机到达
终点时静止一段时间再转向, 排泥机在沉淀池端部有充分的排泥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