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第四章) .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第四章)
班级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面包变质
B.冰雪融化
C.煤炭干馏
D.葡萄酿制成酒
2.目前电力供应仍然紧缺,需开发各种资源发展电力工业,以下利用化学能发电 ( )
A.水力发电
B.火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核能发

3.所有化学反应之所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在反应前后 ( )
A.物质的分子不变
B.原子的种类不变
C.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D.分子的种类、质量、数目均不变
4.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 )
A.氮气 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5.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6.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
A.没有与氧气接触
B.无水酒精是液体
C.没有达到着火点
D.酒精没
有可燃性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Mg+O2====MgO2
B.CH4+2O2 ===CO2+2H2O
C.CO+O=== CO2
D.2H2O=== 2H2+O2
8.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H2SO4
B.O2
C.Na2CO3
D.Al2O3
9.课本上“烧不坏的手绢”实验中,当手绢上的火焰熄灭后,手绢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实验
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 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着火点升高
D. 手绢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绢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10.对于被困在火区的人员来说,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
A.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打电话报警、求救
11.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通电
点燃
点燃
点燃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
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12.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珠穆朗玛峰顶空气稀薄,其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B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更剧烈
C .稀有气体也称“惰性气体”,通常状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 .通常所说的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含最越大
13.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 ) A .试管: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B .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 .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 .玻璃棒:常用作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14.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15.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C .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16.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
17.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水、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可以获得氧气。

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 A .氧气 B. 氧分子 C .氧元素 D. 氧化物 18. 右图是甲、乙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粒子是阳离子
B .乙粒子是原子
C .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甲 +8 2 6 +8 2 8 乙
D .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
19.开辟防火带是森林灭火的一种措施。

在森林中开辟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 )
A.隔离可燃物
B.降低着火点
C.隔绝氧气
D.沿通道扩散浓烟
20. 臭氧(O 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
氧(O 3),即3O 2−−−→放电2O 3。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O 2和O 3都是单质 ②O 2和O 3是不同的物质 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④相同质量的O 2和O 3,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
⑤相同质量的O 2和O 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④
21. 如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打开止水夹a 、b 。

气体从d 管通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水被压入上瓶
B .取气体时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 、b ,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
C .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c 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
D .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22.某蛋白质水解产物之一为甲硫氨酸(化学式为C 5H 11O 2N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硫氨酸由20个原子构成
B .甲硫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C .甲硫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D .甲硫氨酸中m (C):m (H)=5:11
23. 以下是加热固体药品的试管制气体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主要环节,其顺序正确的是
( )
①将手紧贴试管外壁,观察导管口现象 ②将导管的另一端浸入水中
③移开手,观察导管内现象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24. 下列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推理正确的是
(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打磨后的铝片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投入硫酸中只有少量气泡
反应温度 B 红磷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点燃时剧烈反应。

反应物的种类 C 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点燃。

反应物的浓度 D
盐酸中放入铁片有大量气泡,放入铜片没有现象。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25. 下列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 .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了
B .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C .3g 氢气和32g 氧气混合点燃,生成的水蒸气是35g
D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二、非选择题
26.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用量筒量取8mL 水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的体积 8mL(填“>”、“<”或“=”);
(2)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高炉炼铁时,原料焦炭的作用是、;
(4)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填微粒符号) 2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刘安《淮南万毕术》中写的湿法炼铜方法是“曾青得铁则为铜”,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溶液颜色从色变成色;
(2)钢铁厂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炼铁;
(3)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该反应____热(填“吸”或“放”);
(4)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铝在空气中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基本反应类型是。

28.右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C为常见的气体,B常温下是一种液体,D为黑色固体。

(1)绿色固体俗称。

(2)E的化学式:。

(3)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E
(4)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通过学习,对于水,你一定很熟悉,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H2O中2的含义是;
两个水分子用符号表示为;
表示水中氧元素显-2价的符号为;
右图形可以表示为水分子的是。

(2)电解水时,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目的是,反应结束后,硫酸浓度的变化情况为(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正极产生的气体的化学式为。

30.右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在℃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2℃,所得溶液
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若A中混有少量B时,采取的结晶方法提
纯A。

(4)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
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用A、B、C表示)。

初中化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