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爱国误区及途径矫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误区及途径矫正
作者:李泽佳孟曦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2年第07期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爱国存在着虚泛的误区。
真正的爱国要做到热爱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应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内在的使命与责任的原动力;应当理性表达爱国感情,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误区;爱国途径
热爱祖国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情感,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和思想基础,是民族前进的动力。
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由于受到其身心特点、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一些独特性。
现就大学生如何爱国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大学生爱国误区
大学生情感丰富,思想活跃,关心社会发展和祖国命运,尤在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受到威胁挑衅时,其爱国热情会迅速高涨。
但要引导大学生实现真正的爱国,需要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1.爱国“愤青”化
近年来,人们把那些对社会不满、头脑发热、思维简单、见风起浪、言辞犀利的青年统称为“愤青”,“愤青”已成为大学校园的流行词[1]。
大学生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和身边发生“爱国”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但由于政治观不够成熟,对相关事件缺乏全面把握,容易通过发牢骚讲怪话和过激行为来释放“爱国”热情,最后却沦为自我不良情绪的肆意宣泄,对于国家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事情,未来可能的走势,以及自己的作为可能对国家、民族大局的真正影响带来什么后果,缺乏思考。
因此,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往往利用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观上的幼稚,怂恿他们做出一些有损国家和社会的行为。
2.爱国“排外”化
曾几何时,“对西方说不”成了一种很牛气的心态,“抵制”行为被当成“爱国”的壮举,把购买“洋货”指斥为“汉奸”行径,而且在网络上群情激昂进行声讨。
当今中国,开放的趋势不可阻挡,以闭关锁国的做法发泄爱国情绪,靠抵制某个国家的产品去爱国只是盲目的爱国,只会损害自己国家的利益。
3.爱国“口头”化
由于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个性张扬、追求自我,普遍缺少奋斗和吃苦耐劳精神。
有些人经常把爱国挂在嘴边,但往往被包围在假、大、空的情感宣泄中,而不能落在实处。
热爱祖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缥缈虚无,很少自觉把爱国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似乎不太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爱国热情。
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意做,最终导致热情和行动脱节,只是停留在感动和激动的层面上。
4.爱国“情景”化
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情境性强,不甚稳定,难以持久。
当欣赏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影视资料时、当参观爱国主题展览时,他们对祖国的依恋之情、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责任感就会迅速升腾,甚至于有一种报国无门的激情与无奈。
然而由于缺乏毅力,认识容易动摇,情感难以控制,行为也不易坚持,随着爱国、报国的情景消失,激情淡化,行动也自然中断。
二、大学生正确的爱国途径
1.了解祖国,传承文化
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我们要正视本国的历史,敢于面对历史的真相,从中汲取教训,继承光荣传统,使国家与民族的振兴之路走得更稳健、更符合历史的进步潮流。
大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既要站在当代的高度,又要从当时的时局来理解、观察历史人物的作为,使自己的历史定位更准确。
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珍惜每一笔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优良的文化传统汇聚起来,世代传承,就是真正而切实的爱国。
2. 忠于祖国,不离不弃
爱国就是一种不离不弃的执着。
我们为自己国家在世界上不可替代的国际地位而喝彩,感受着强大的祖国带给我们的自豪与喜悦。
而当国家面临着突如其来的灾难和坎坷时,我们更加应该与它共同担当,共同承受。
无论它遭受了怎样的非议与不公,无论它面临着怎样的天灾与人祸,我们都要执着的追随着它,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随波逐流,相信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稳定、和谐。
忠于祖国,不离不弃,这应该是当代大学生爱国的信念和选择。
3.胸怀祖国,落实行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不仅仅是轰轰烈烈地干大事,也体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
做好自己的事就是最大的爱国,就是真正的爱国。
爱国既要有热情,又要有本领,这个本领就是要有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谋略、创造财富的能力、凝聚人心的力量、敢为人先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锐气,坚忍不拔的毅力。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珍惜大学时光,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为了获得文凭,更因为学习是一种责任。
应该如陶行知所期待得那样:“今天多做一分学问,多养一分元气,将来就能为国家多做一分事业,多尽一分责任。
[2]”今天的爱国是一种不断完善小“我”的踏实作风,我们应该立足脚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养自
身、保护环境、热心公益,影响和带动社会文明,彰显文明国度的国民素质,让爱国之心传递接力,这些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是最具有活力与朝气的群体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我们应当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发展的思维、务实的态度,把浓烈的爱国情、报国志化为现实的力量,认清形势,不受煽动,不被利用,“做好自己的事”,合法、理性、智慧的展现出青春风采、大国的气度,扛起理性爱国的大旗,唱响时代版“爱国进行曲”!
[参考文献]
[1]山小琪,郭展新,新世纪“愤青”与青年的爱国主义,中国青年研究,2009.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