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古韵今风,诗意冬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冬:古韵今风,诗意冬藏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明·王稚登《立冬》
当秋风最后一次轻抚过树梢,天地间便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寒意。
正如王稚登在《立冬》中所写:“今宵寒较昨宵多。
”这便是立冬,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气,它不仅标志着冬天的开始,也承载着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立冬三候,如同一首古老的诗篇,诉说着自然的变迁。
“一候水始冰”,河流的肌肤开始凝固,波光粼粼间,透露出冬的讯息;
“二候地始冻”,大地的脉搏放缓,万物在沉默中蓄势待发;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鸟儿隐于水泽,仿佛化身为海市蜃楼,引人遐思。
犹记得儿时立冬的清晨,霜花点缀着窗前,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斑驳的光影。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一切都被冬日的静谧所笼罩。
这不仅是自然的画卷,更是一首流淌在岁月长河中的诗。
如今,虽身处南方,少了那份银装素裹的壮丽,但立冬的寒意依旧清晰可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古代的时候,立冬就是重要的节气之一。
立冬这天,皇帝会亲率文武百官,举行祭祀活动,祈求国泰民安。
民间则有“立冬补冬”的传统,忙乎了一年,人们围坐一桌,共享羊肉、鸡肉等温补美食,仿佛是在用食物的温度,抵御冬日的寒冷。
杜耒在《寒夜》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这便是古人暖冬的温馨写照。
如今,立冬的习俗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新的诠释。
我们依旧在立冬这天品尝滋补美食,但形式更加多样。
火锅、炖汤,每一种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现代生活的适应。
此外,立冬时节的户外活动,如冬泳、滑雪,也让这个节气充满了现代气息。
立冬,一个充满古韵今风的节气,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变迁,更让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体会到生活的诗意。
在这个节气里,我们再来回顾古人冬日的诗词: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宋·陆游《立冬日作》
815年前的立冬这天,陆游坐在火炉边烤火,他有感而发写下《立冬日作》,虽然住着简陋的小房子,但好在腿能伸得开,再看看墙也矮矮的,似乎只到肩膀的高度。
想到这,他扯了下有点单薄的衣服,这才刚过了要添衣的秋天,现在又到了得穿厚棉衣的冬天了,好在能穿暖和就好。
他慢悠悠一点点地往炉子里加炭,好让屋里更暖和点;火炉边那棉被虽然不厚,但他也仔细量过棉花的重量,想着能暖和点就好。
陆游觉得,生活嘛,简单点就挺好,他觉得这种简朴的日子,不管在哪,只要心里高兴就好。
所以呀,陆游在立冬这天,就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不需要太复杂,简单也能过得有滋有味,千斤难买我乐意,过多的比较只会让人心累,有个好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自然界的循环往复,正如我们的生活,无论古典还是现代,都在这平实自然的叙述中,展现出深远的意义。
让我们以立冬为序,愉快的迎接这充满诗意的季节,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