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第一章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环境与区域发展 (B)(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第一章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环境与区域发展(B)(人教版必修3)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据此回答1~2题。
1.区域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是“新三大地带”划分指标的是()
A.气候B.地形C.经济D.植被
2.制约我国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
上海和哈尔滨两地气候资料,大致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气候状况,读图回答3~5题。
3.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上的共同点是()
A.气候干旱,降水少B.冬夏温差变化不大
C.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D.雨热同期
4.形成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
B.海陆位置不同
C.地势高低不同
D.受冬夏季风影响的强度不同
5.关于松嫩平原地区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矿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B.石油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C.有色金属矿丰富,冶金工业发达D.盛产棉花,棉纺织工业发达
下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主要山脉和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
6.对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北侧山脉是同一条山脉
B.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图②最北一条是阿尔泰山,图④北侧一条是祁连山
D.图①中山脉被长江侵蚀下切形成三峡,图③中的山脉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7.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④分布着河谷农业
D.①②③④都有我国的商品粮、棉基地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
通过自己的卫星,它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 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
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大量的储物空间和费用。
据此完成8~9题。
8.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
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WPS
9.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下面的两幅图中,甲是“海南岛气候分区示意图”,乙为“地形分区示意图”。
据此回答10~11题。
10.海南岛气候可以划分为湿热、湿凉、干热、干凉四个类型,则正确的说法是() A.a——湿热B.b——干热C.c——湿凉D.d——干凉
11.海南岛的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地带,下列有关三个地带发展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力发展热带农业,②大力发展加工工业,③恢复和保护森林
B.①发展民族风情旅游,②大力发展红树林,③大力发展热带农业
C.①积极保护水源地环境,②建设甘蔗、粮食等农业基地,③建设港口、发展特色工业
D.①大力保护红树林,②划定农田保护区,③大力推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2011·南京高二质检)2008年9月6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该卫星可以及时、全面获取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等信息。
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1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该卫星的数据进行自然灾害监测研究。
下列选题不适合的是()
A.大兴安岭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B.珠江口赤潮动态监测与预报
C.华北平原泥石流监测与预报
D.西北地区沙尘暴监测与预报
下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
图片中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它东西最宽处约13千米,南北长约24千米。
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
据此完成14~15题。
14.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A.飞机跟踪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15.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主要是应用()
A.GIS B.GPS C.RS D.电子地图
(2009·辽宁、宁夏文综)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读图,完成16~17题。
16.1650~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D.注重生态保护
17.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D.实施了退耕还林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差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由于目的不同,划分具体区域时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8~20题。
18.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划分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划分
19.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利用RS技术B.利用GPS技术
C.利用GIS技术D.实地考察
20.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二、综合题(共50分)
21.2008年奥运会,中国又一次利用文化征服了世界,其中民居就是一种展示。
下列四幅民居图为几种典型代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1)图示表示北方民居的是________,表示南方民居的是________。
(2)依据B图,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怎样的?
(3)图中各地区与对应的典型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
A.A——水稻B.B——油菜C.C——甘蔗D.D——小麦22.读“我国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1)商品粮基地①与④相比,其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品粮基地③与④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两地纬度相近,但春季时的物候现象是③地比④地来得早,请简述原因。
(3)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请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农业发展方向与对应的地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松嫩平原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区域
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技术,促进粮油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
中部地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棉生产的区域化
西部地区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
(4)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历史趋势,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有A、B 两种:
A模式——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B模式——以资本和技术替代土地、水等稀缺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应属于______模式(填字母,下同),荷兰、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应属于________模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应主要借鉴________模式。
23.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2分)
(1)该地区有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工业基地,地处我国__________________的中部、长江的________。
(2)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简述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越条件。
(3)图示范围内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商品粮生产基地____________。
但近几年作为粮棉生产基地在全国的地位已有所下降,试分析其地位下降的原因。
24.王旭同学在判读某地区卫星图像后,用透明纸蒙在上面绘出了主要道路、城市、村庄、河流的位置和范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1)原卫星影像图上,王旭同学区分河流与道路使用的直接解译标志有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根据直接解译标志判断B处为________(道路、河流)。
(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那么城市为________状,道路、河流为________状。
(3)在2009年3月和2009年8月的卫星影像图上,D处的色调是否一致?_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B)
1.C[“新三大地带”是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
]
2.A[我国远西部地带地处西部、北部边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匮乏,使经济发展缓慢。
]
3.D[松嫩平原冬夏温差较大;两地区均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
4.A[纬度位置不同是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
5.B[松嫩平原有大庆等石油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发达。
]
6.D[根据四省区轮廓图可判断,图①是湖北省,图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③是陕西省,图④是西藏自治区。
然后判断各山脉名称和特点。
]
7.D[②④两省区没有商品粮基地,④也没有商品棉基地。
]
8.B[利用GIS所提供的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可进行精确的分析、评价。
] 9.C[确定运输车队的位置应采用GPS,合理调配车辆需用GIS。
]
10.D11.C[相比而言,b和c纬度较低,a和d纬度较高;a和b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c和d位于背风坡,故a为湿凉,b为湿热,c为干热,d为干凉,故第10题应选D项。
第11题,①为山地丘陵带,为全岛的水源区;②为丘陵和台地环带,最适宜发展热带农业;
③为海陆交界处的海岸带,可大力建设港口,发展特色工业。
]
12.A13.C[RS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平原地区不易发生泥
石流。
]
14.C[监测冰山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可以用遥感技术。
]
15.A[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可以用地理信息系统,即GIS。
]
16.B17.D[读图可得知,1650~1780年该区域原始林地迅速减少,耕地面积增加,说明该地没有注重生态保护,而是进行了移民开垦,且当时农业结构并不复杂,以种植业为主。
自1900年以来,该区域次生林地比重不断增加,耕地比重不断下降。
] 18.A[流域是河流的集水区域,因此流域的划分是利用单一指标划分的。
]
19.A[只有利用遥感技术才能及时获取湖泊变化情况。
]
20.C[乙地位于干旱地区,其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丙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主要的环境问题。
丁位于渤海,这里海洋污染严重。
]
21.(1)B、C A、D
(2)B图为蒙古包,反映的是一种适应游牧生活的灵活房子。
这是人类对草原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原为主的环境的适应。
(3)A
解析由图示民居可知:①A、D图反映的是湿热气候特点;B、C图反映的是干冷气候特点;②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的居住习惯,同时居住习惯的养成也是对自然环境适应的体现。
通过图示推断自然环境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2.(1)热量不足
(2)水稻③地地处相对封闭的盆地,北部有山地阻拦南下的冷空气,又地处内陆,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小,春季升温较快。
(3)
(4)A B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要求对我国的粮食基地、农业区域差异、农业发展方向都有清楚的了解。
第(1)题,依据两地的位置即可分析回答。
第(2)题,③地春季物候现象早,说明春季气温回升较快。
第(3)题,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特点推断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
第(4)题,农业发展模式应根据本国国情进行选择。
23.(1)沪宁杭东部沿海地区入海口
(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人口稠密,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太湖平原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网稠密,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解析图示为我国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分布区,有商品棉基地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商品粮基地太湖平原。
依据本章知识和季风水田农业的知识容易回答本题。
24.(1)色调形状弯曲程度河流
(2)面线
(3)否D处为河流,季节不同时水深不同,含沙量不同,表现在卫星影像图上的色调就不一样
解析在卫星影像图上,直接解译标志有色调、形状、大小等。
道路、河流、城市色调不同,形状也不一样,道路宽度不变,比较平直;河流弯曲而且宽度有变化。
间接解译标志指能够间接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各种特征。
题中A处和C处同是线状,但A与城市相连,C 直接与一河流相连,故推断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影像解译标志因地、因时、因波段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