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教学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学而篇教课课件
如何进行国学经典朗读,的确是值得我们广大的小学语文老师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分享了《论语学而篇》的教课课件,欢迎阅读!
教课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论语·学而篇》中的前四则,做到读音正确,重音及停留适合。
2.能正确翻译并背诵《论语·学而篇》中的前四则。
3.理解文章内容,意会对于人生和学习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朗诵感悟中培育学生研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2.经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本节内容,并在生活中践行。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指引学生建立正确的踊跃向上的学习观和人生观,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操。
教课要点、难点:
理解本节内容,并在生活中践行。
教课方法:
1.朗读法。
指导学生频频朗读,创造背诵课文
的氛围,在读中理解、领悟每一则语录,力求当堂熟
读成诵。
2.评点、怀疑法。
教读本文采纳评点式,就内容、文字、写法的评点。
在教课过程中,启迪学生研究、
怀疑,调换学习踊跃性。
教课过程
(一)讲话导入
2500 多年前,在我国山东省,出生了一位我国最伟大的教师。
这位教师勤劳学习,博学多能,一世致力于教育,被后代尊称为“万世师表”。
他的思想两千多年来向来影响着中国,甚至影响了全球。
美国以前第一版一本《名人年鉴手册》,此中所列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他被排在第一位。
这位伟大的教师就是孔子。
(出示孔子像)
孔子一世有弟子3000 人,此中特别优异的有72 人。
孔子用他自己的言行给了他的弟子们深远的影响。
孔子逝世后,他的这些弟子将他和弟子们的言行整理
编成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论语》(板书:《论语》,提醒注意“论”的读音),这本书对中国以致世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今日,我们就一同走进这本书,学习
此中的部分内容。
(板书:四则)
(二)学习第一则
1、叙述故事:一天,孔子正在家里念书,他时而高声朗诵,时而低头思虑,时而为书中的内容拍案叫好。
读着读着,孔子感觉到一种快乐的情绪在自己的心中慢慢涟漪开来,于是他拿出一札竹简,在此中一片上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放下毛笔,他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急促的
马蹄声。
“是我的朋友们来看我了吗?”他一阵惊喜,又拿起笔,在竹简上写下另一行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论来的是谁,我都能够
把我念书的心得、领会告诉他,他也能够和我谈谈他
近来的收获,这不也是人生的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孔子静静地等候着,沉醉在一片幸福之中。
但是,马蹄声并无停下来。
孔子叹了叹息,静静地在第三片竹简上写下又一行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他想,我与日俱增地做学识,但是有谁能够理解我呢?哪怕没有一个人理解我,我都要宽厚遇人,不愤怒,不恼恨,这样做才是真实的君子啊!
2、(出示完好的第一则)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
习的第一则论语。
3、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今日学习的内容和我
们平时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4、指引学生报告。
5、依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
同:( 1)朗诵速度慢;(2)停留多;( 3)语气词多;(4)字数极少,但是意思很丰富。
6、师领读,提示学生注意读音和停留。
(板书:停留)
7、师再次领读,指导学生在停留的地方画上“/,”
并告诉学生:朗诵时的停留不是截然断开,必定要有
气相连。
8、(出示标有停留的句子)学生齐读,注意停留。
9、指引学生发问,相机解说“子”、“曰”、“说”、“愠”的意思,解说“说”的读音。
(板书:说——悦,说:愉悦,愠:愤怒)
10、指导学生注意句子的语气
大家必定注意到了,这三个句子中都有一个“乎”字,这实际上是表示一种语气(板书:语气),请大家看看,这里的“乎”是表示一种什么语气?(问的语气)问谁?(问自己)因此朗诵的时候还要读出自己问自
己的语气来。
11、师范读一遍,而后引读两遍。
12、全班齐读两遍。
13、全班背诵。
(三)学习第四则
1、(课件出示这一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指引学生注意察看:请大家看看这一则论语,和方才
我们学习的一则论语有什么共同点?(都是问句,都
有“乎”这个语气词)
2、学生自由读读。
3、指名学生读。
4、师简单介绍曾子(曾子名叫曾参,是孔子的一名特别优异的学生),提示学生注意“省”的读音,
并解说意思。
(板书:省:反省)
5、师范读,学生在书上标好停留。
6、(出示标有停留的句子)学生依据标好的停留再次齐读。
7、全班齐读两遍。
8、指引学生猜猜这一则的意思。
9、师简单谈谈这一则的意思:曾子是一个特别
着重自己的道德涵养的人,他每日都要多次反省自己:
我帮他人做事有没有悉心全力?我和朋友交往有没有
不守信誉?老师教过的知识有没有复习?曾子的这类
勤于反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10、师生齐读一遍。
(四)学习第二则
1、孔子还有一位弟子,叫有子,他对于孝,对于礼,对于学,获得了孔子的真传,他以前这么说(出示第二则: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学生自由读读。
3、师提示“弟”、“好”、“鲜”的读音,(板书:弟——悌)解说“悌”、“好”、“鲜”的意思。
(板书:好:喜好,鲜:少)
4、学生再读。
5、师范读,而后指引学生谈谈应当如何停留,
在书上标出来。
6、学生齐读三遍。
7、教师简单谈谈这一则的意思:孝顺父亲母亲,服从兄长,而喜爱触犯上司的人极少;不喜爱触犯上司,而喜爱造反的人还没有。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物,根本成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有了。
孝顺父亲母亲,顺
从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8、自由朗诵,力求背诵下来。
9、全班试背。
(五)学习第三则
1、叙述故事:唐玄宗时期,有一个人名叫李林甫,在朝中担当宰相,皇帝很相信他。
这个人妒忌心
很强,对有才能的人或皇帝相信的人恨入骨髓,老是
想方法除去他们。
他对这些人甜言蜜语,表面上十分
和蔼,内心却不时在筹算着谋害他们的诡计,因此有
些人即便被他谋害了都不知道。
以后人们终于看破了
他的假面具,都说他是一个“笑里藏刀”的人。
2、引入第三则:其实像李林甫这样的人,孔子早就告诉过我们(出示第三则:子曰:“巧舌令色,鲜矣仁。
”)。
3、自由读读。
4、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
5、全班齐读三遍。
6、全班一同背诵。
(六)四则合诵
1、学生依据《论语》次序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四则。
2、分组轮读。
3、全班齐读一遍。
4、(出示四则论语)配乐朗诵一遍。
(点击播放音乐)
5、全班齐背。
(七)总结
先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学习《论语》,我们能够获得好多好多知识,并且《论语》能教给我们的知识还将跟着我们年纪的增加变得愈来愈多。
希
望大家课后能持续读《论语》,背《论语》,学《论语》,让我们在《论语》的陪同中“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在朗诵中结束教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