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0
7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对比等手 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 的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答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
2021/3/10
8
《四堡雕版》P28页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2分) (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2分)
2021/3/10
3
结构作用(专用术语):
1)文首: 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 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照应后文。 3)文末:
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 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2021/3/10
1
题型一:分析作品结构
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 提问方式: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全文看,××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
什么作用?
1.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四堡雕版》P28页
2021/3/10
2021/3/10
9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 赏析。
参考答案: (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 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 “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 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 雕版文化的追怀。
1、词语特殊含义:指代义、修辞义、语境义
2、方法:从原文中摘取、提炼、概括
2021/3/10
6
6. 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分) p29《在母语的屋檐下》
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 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 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 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 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 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③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021/3/10
5
题型三: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 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 等)? 2.作者是如何写“……”? 3.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 效果。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5.“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
2021/3/10
4
题型二:引文的作用
答题格式(要点)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பைடு நூலகம்,②对全文的内容作用,③增
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视文体和功能而 定,不要完全罗列)
引用: ①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文学趣味、神秘色彩,丰
富(充实)文章的内容; ②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
2
参考答案:①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
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②写建安雕版文 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 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 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作用题两大要点:①内容上 ②结构上
解析: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可以从情节内 容、思想情感、行文结构、主题表达、写作 技巧五个方面进行思考。
2021/3/10
13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 人人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 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 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可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
2021/3/10
10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
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步骤:
①应该明确表现手法 ②从语句内容角度分析语句的具体含义
③阐明语句艺术效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2021/3/10
14
(2)抒情手段: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乐景衬 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即事抒怀;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含蓄委婉)
2021/3/10
15
(3)描写方法(特点) ①、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②、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③、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A、结合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蝉噪林逾 静,鸟鸣山更幽) 虚实结合 :如《雨霖铃》 正侧结合:如《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点面结合 : 如《江雪》 B、对比:明与暗、昔与今《粮食》 C、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 D、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
2021/3/10
16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 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体传神, 纤毫毕现;也可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神。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
2021/3/10
12
24.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 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①第四段中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老腔的声音比作 “渭水波浪的涛声”、“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 等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腔撼人肺腑的神韵以及 老腔与关中乡村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老腔对作 者带来的震撼。②第四段中“这是……”“亦或 是……”“也像是……”等句子使用了排比的手法, 极具气势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无限遐想和难 以言喻的震撼。
2021/3/10
11
24.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 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 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 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 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 牛哞马叫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