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热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的研究
高寒高海拔地区特长公路隧道安全快速绿色钻爆施工工法(2)
![高寒高海拔地区特长公路隧道安全快速绿色钻爆施工工法(2)](https://img.taocdn.com/s3/m/c92079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4.png)
高寒高海拔地区特长公路隧道安全快速绿色钻爆施工工法高寒高海拔地区特长公路隧道安全快速绿色钻爆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特长公路隧道项目需要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建设。
这些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开发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的特长公路隧道安全快速绿色钻爆施工工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安全性高:采用钻爆施工工法,可以避免传统开挖方式产生的土方坍塌和地表下陷现象,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 施工速度快:采用高效钻爆设备和施工工艺,能够大幅度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
3. 环保节能:通过钻爆方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二次污染,达到绿色施工的目标。
4. 可行性强:该工法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验证,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区特长公路隧道的施工,特别适用于岩石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渗流相对较小的区域。
四、工艺原理通过分析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钻孔:通过钻孔设备在隧道掌子面上进行钻孔,控制孔深和孔径大小。
2. 装药:在钻孔中装填合适的炸药,并根据实际工程要求控制装药量。
3. 爆破:采用合理的爆破参数和爆破顺序,实现岩石的有效破碎和控制爆破震动。
4. 土石方清理:将爆破后的土石方松散物料及时清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五、施工工艺1. 前期准备:确定施工范围、设计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2. 钻孔设备就位:将钻孔设备运送至施工现场,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3. 钻爆施工:按照预定的孔距和孔径,在隧道掌子面上进行钻孔,并装药进行爆破。
4. 土石方清理:爆破后,及时清理土石方松散物料,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5. 后期处理:对施工现场进行修整、喷涂防水涂料,保证隧道内部的质量要求。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施工计划进行。
高原、高地温隧道施工爆破及降温措施的探讨
![高原、高地温隧道施工爆破及降温措施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0c258d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2.png)
⾼原、⾼地温隧道施⼯爆破及降温措施的探讨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地处⾼原,施⼯揭⽰最⾼地温达89.9℃,已达到本地区⽔的沸点,⽽国内暂⽆⾼原缺氧耦合超⾼地温隧道施⼯的经验,因此对⾼原缺氧环境下⾼地温隧道施⼯措施的研究尤为必要。
1 ⼯程概况拉林铁路3标段桑珠岭隧道全长16.449 km,位于唐古拉⼭与喜马拉雅⼭之间的藏南⾼⼭河⾕区,线路沿雅鲁藏布江傍⼭⽽⾏,隧址区地⾯标⾼ 3 300~5 100 m,线位标⾼3 540 m左右,隧道最⼤埋深 1 347 m,⾕岭相间、地势起伏跌宕,属⾼原⼭区,⽓候极端恶劣。
隧道穿越岩层以闪长岩、花岗岩为主,区域板块构造活跃、地下热源丰富(断裂带附近有76℃的温泉出露)。
开挖揭⽰最⾼地温达89.9℃,洞爆破后环境温度达60℃。
2 ⾼地温段爆破技术措施2.1 ⾼温爆破现⾏GB 6722-2014《爆破安全规程》[1]只对超过60 ℃的⾼温⾼硫矿井爆破做了专项规定,汪旭光编著的《爆破⼿册》[2]也只对⾼温硫化矿爆破和⾼温凝结物解体爆破做出相应规定,两者均未对⾼温隧道爆破做明确规定。
根据多座⾼温隧道的施⼯经验,本⽂将隧道炮孔底温度⾼于60℃情况下的爆破作业,称为⾼温爆破。
2.2 爆破⽅案现场选择热感度较好⼜能抗⽔的2号岩⽯乳化炸药,导爆管雷管实现各孔间隔起爆。
当环境温度达到60℃时,普通导爆管出现软化,性能不稳定(现场多次出现拒爆),采⽤⾼强度导爆管雷管(最⾼能耐80℃)和耐⾼温导爆索(最⾼能耐120℃)等爆破器材。
结合⾼原特别的⽓候条件,增⼤安全储备,对⾼温段炮眼温度分:50℃<炮孔内温度≤70℃、70℃<炮孔内温度≤120℃,进⾏爆破⽅案设计。
当前和今后⼀个时期,是全⾯建设⼩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利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利财务⼯作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利财务⼯作⾯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步提⾼⽔利资⾦保障能⼒和管理⽔平,切实把中央治⽔兴⽔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
川藏铁路高地温隧道降温技术及效果分析
![川藏铁路高地温隧道降温技术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f024da1711cc7930b7168c.png)
第40卷,第5期中国铁道科学Vol.40No.5 2019年9月CHINA RAILWAY SCIENCE September,2019文章编号:1001-4632(2019)05-0053-10川藏铁路高地温隧道降温技术及效果分析严健⑺,何川1,曾艳华1,汪波1,张钧博1(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为改善位于青藏高原的高地温深埋特长隧道工作环境,防止高温热害发生,以川藏铁路桑珠岭隧道为工程依托,分析高地温的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考虑洞周围岩和掌子面的散热,以及人、机和炮磴释热等因素,给出通风降温时需风量和通风管数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综合立体降温技术,并分析降温效果。
结果表明:桑珠岭隧道是典型的干热岩高地温隧道,通过地温测试数据反演得出隧道地温梯度为5.59•(100m)-1,隧道埋深越大地温越高;理论计算得到隧道工作面需风量为324.10n?•st,其中洞周岩壁散热需风量占86.21%,其余13.79%风量主要为人、机和炮磴释热所需;仅采用通风措施,持续通风3 h后,洞周壁面温度降幅可达47%,但最低仍为329;再采用冷水喷洒和冰墙等辅助降温措施,可消减7.9X IO?kJ的热量。
因此,对于高地温隧道,可采用以通风为主,结合喷洒冷水、设置冰墙等的综合立体降温技术。
关键词:川藏铁路;高地温隧道;对流换热模型;通风量计算;降温技术中图分类号:U456.3文献标识码:A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带,受强烈的板块挤压以及隧址区大地构造活动等影响,横贯横断山脉的多座“长、大、深”隧道呈现高海拔、高地应力、高地温的“三高”现象,尤其以高地温、地热水等地热灾害问题最为频繁。
其中,典型的就有位于雅鲁藏布江峡谷区,大角度穿透那曲一当雄一尼木一多庆错地热活动带的拉(萨)日(喀则)铁路,其中吉沃西嘎隧道最大岩温57°C。
公路隧道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隧道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38a73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7.png)
公路隧道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公路隧道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研究对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勘察与分析是施工的基础,支护结构设计直接影响隧道的安全性,施工工艺探讨和降水排水技术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高风险区域的处理方案更是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对减少风险、保障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技术创新能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未来应持续加强技术研究,提高施工水平,进一步推动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为交通运输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公路隧道、特殊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地质勘察、支护结构、施工工艺、降水技术、高风险区域、地质勘察工作、技术创新、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在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研究一直是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
随着现代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被建设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如高地应力区、活动断裂带和强风化岩层等。
这些特殊地质条件给隧道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促使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施工方法和技术。
隧道施工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仅对工程进度和质量构成了威胁,更直接影响了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研究如何在特殊地质条件下进行隧道施工,是目前工程界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地质勘察与分析、支护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探讨、降水及排水技术、高风险区域处理方案等方面的技术,可以为公路隧道施工提供更可靠的解决方案,有助于降低工程风险,提高工程质量,从而推动交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2 研究意义公路隧道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技术研究的研究意义:1. 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研究公路隧道在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保障施工质量,减少施工风险,确保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
2. 降低施工造价。
通过研究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从而降低隧道建设的总体造价。
3. 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与对策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2771b0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4.png)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与对策肖广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北京100844)摘要:结合既有铁路隧道工程经验,针对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岩爆、活动断裂带、高地温、高压富水断层等典型复杂地质条件,分析其特点并提出修建技术对策。
高地应力软岩的特点是围岩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主要对策为主动控制围岩变形、机械化施工、优化工艺工法、快速封闭成环等;岩爆的特点是预测难度大、对施工安全和工效影响大,主要对策为微震监测、释放地应力、加强支护、设备和人员防护等;高地温的特点是恶化作业环境、降低工效,主要对策为按照温度分级采取洒水、加强通风、冰块或机械制冷等降温措施;活动断裂带的特点是地质破碎、断裂带错动直接破坏结构,主要对策为大刚度环形衬砌、预留变形及补强空间、组合宽变形缝等;高压富水断层的特点是施工易产生突泥突水,主要对策为加强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泄水、加固地层、加强支护等。
相关修建技术对策可为川藏铁路隧道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川藏铁路;高地应力;软岩;岩爆;高地温;活动断裂带;高压富水断层;修建技术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0)12-0035-08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0.12.0350引言近年来,随着铁路隧道建设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也在逐步提高,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大国和隧道强国[1]。
赵勇等[2-3]通过工程试验和现场实践研究提出软岩大变形铁路隧道的变形机制和处治措施,在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得到成功应用;韩侃等[4]依托拉林铁路巴玉隧道分析岩爆典型特点,确定防治岩爆的动态施工技术;雷俊峰[5]从拉日铁路吉沃希嘎典型地热隧道产生高地温的原因与特征着手,从多个方面制定工程对策;耿萍等[6-7]通过数值计算和工程试验,研究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响应特性和设防措施;张金夫等[8]在大瑞铁路大柱山隧作者简介:肖广智(1964—),男,正高级工程师。
某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问题研究
![某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8fa10c90c69ec3d5bb753e.png)
裂往往导致受力不 利 , 耐久 性降低 。4 在对 机械设 备影 响方 面。 时 , ) 地温梯度将很 大 , 热 害” “ 问题 就 更严重 , 由于深埋 隧 道埋 深 隧道不但存在高 温现象 , 湿 同样 比较 严重 , 高 机械 设备 受到严 重 大 , 地质条件复杂 , 响因素众 多, 影 开挖之前 难 以准 确描述 隧道地 影响 , 化效 率发生 降低 , 障也逐渐 增 多, 程进 度受 到拖 累。 质情况 , 转 故 工 因此深埋隧道地温的预测是一件 比较 困难 的事 。
中 图分 类 号 :4 5 U 5 文 献标 识码 : A
1 概 述
以及地 壳构造影响 , 使得 深埋 隧道遇到 的问题 远远多 于一般浅埋 隧道 , 中高地 温问题 在 目前 的研 究中尚缺乏足够的文献 。 其
温泉所分布 区域 , 温泉影响不可忽视。 经计算 , 隧道所处平均地温梯度介 于 l / m一 6℃/ m之 8o k 2 C k 间, 平均地温梯度 在 2 C k 左右 。通 天河 引水 方案 的隧 道将 2 ̄/ m
5 深 埋隧道 地温 预测
深埋隧道 随着埋 深的增 加 , 温度 相应增 高 的原 因有两 个 : 一 岩性为三叠纪 的大理 岩和砂 板岩 , 构造 裂 隙和深部 岩溶 发育 , 区 是地壳 的地温梯度引起 的温度升高 ; 二是地 热异常 引起 的温 度升 内地下水 由高 山雪水 和大气 降雨 补给 , 地下 水强烈 的深 部循 环 , 高 。在有温泉 出露 、 岩浆 活动及 放射 性元素 存在 的洞 线 区, 温 地 造成地温异 常 , 因此研究其高地温具有重要意义 。
高海拔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高海拔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773cb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1.png)
高海拔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在高原隧道建设过程中,高海拔地区由于特殊的低压、低氧环境,造成施工人员效能降低,施工机械设备功率减小,影响隧道开挖进度。
另外,长大隧道一般距离都大于1000m,若前期施工速度达不到施工组织要求,后期抢工、赶工所产生的人员、机械设备费用会成倍增加,抢工及赶工阶段也会导致施工风险增大。
因此,在整个施工阶段,自始至终需要关注隧道施工进度问题。
本文以川藏铁路邦达隧道建设为例,在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创新性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求实现隧道快速施工,降低施工成本,确保隧道如期完工。
关键词:高海拔长大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创新性技术快速施工引言:川藏铁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世纪性战略工程,对推动西部地区特别是川藏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川藏铁路沿途多穿越高山峻岭,其中隧道占比超80%,隧道建设进度直接关系到川藏铁路能否如期通车的关键所在。
高海地区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在隧洞建设中面临诸多施工困难。
为克服高原隧道建设的各种施工难题,对高海拔长大隧道快速施工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在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方面,陈家湘[3]针对不良地质隧道,通过采取优化设计、加强技术措施支撑来提高复杂地质隧道掘进速度。
张潘[5]以长胜特长隧道为依托,研究了通过优化开挖、支护、施工设备等,从而实现隧道快速掘进的目标。
姚大发[4]针对某长大隧道工程实际情况,从决策控制与施工决策两方面入手,对快速施工方面的管理技术及其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基于以上文献对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方面的研究经验,结合川藏铁路邦达隧道2号斜井工程施工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及创新性技术应用对推动施工进度的有力保障。
一、工程背景川藏铁路邦达隧道2号施工斜井位于昌都市卡若区若巴乡叶绒沟南侧,洞口海拔高度4300m,氧气及气压约为内地的60%。
斜井全长3666.5m(X0+000~X3+666.5段),洞身综合坡比-9.61%,最大埋深886.5m,双车道无轨运输,采用钻爆法施工。
山区高原特长隧道施工过程通风施工工法(2)
![山区高原特长隧道施工过程通风施工工法(2)](https://img.taocdn.com/s3/m/a8f5dd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3.png)
山区高原特长隧道施工过程通风施工工法山区高原特长隧道施工过程通风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山区高原地区,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山区高原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较差,施工过程中通风问题成为一大难题。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山区高原特长隧道施工的通风施工工法,以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逐段完成隧道通风系统的建设,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效果。
2、利用推进机设备自带的通风系统,辅助隧道内的空气流动和排风。
3、结合山区高原地形特点,合理布置通风井和风管,形成通风循环系统,提高通风效率。
4、采用先进的通风设备和技术,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安全和效果。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山区高原地区特长隧道的施工。
特长隧道一般指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隧道,其中包括山区高原隧道、高速公路隧道等。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布置通风井和风管、采用推进机设备自带的通风系统和先进的通风设备,形成通风循环系统,实现隧道内的空气流动和排风。
这样可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通风安全和效果,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五、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确定通风施工工法和方案,进行施工图纸的编制和设计。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机具设备和材料。
2、通风井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在隧道两侧设置通风井,并进行开挖和支护施工。
确保通风井的稳定和通风效果。
3、风管布置:根据通风井的位置和隧道长度确定风管的布置方案。
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风管的制作和安装,确保通风系统的畅通。
4、通风设备安装:安装通风设备,包括风机、风管连接件、通风口等。
进行设备的调试和试运行,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工作。
5、隧道推进和施工:使用推进机设备进行隧道的推进和施工过程中,保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对通风井和风管进行临时调整和维护。
6、施工结束:隧道施工完成后,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测和调试,确保隧道的通风效果符合要求。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组织具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施工人员,分工合作,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高原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高原隧道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a82a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a.png)
高原隧道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建设背景高原地区是指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环境复杂、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使得高原地区的隧道工程施工难度较大。
在高原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克服高原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其他困难,确保隧道工程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高原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十分必要。
二、工程概况本次高原隧道工程是位于某高原地区的一条交通要道上,全长10公里,隧道起点海拔3000米,终点海拔3200米。
该隧道是连接两个主要交通要道的重要通道,一旦隧道建成通车,将对当地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项目特点1. 地理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复杂。
高原地区气温低,日照时间短,降雨量大,风力大,氧气稀薄,对施工人员和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 地质条件复杂。
高原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常常有岩层崩塌、地下水涌入等问题,对施工安全和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3. 隧道长度长,难度大。
本次隧道全长10公里,是一项长隧道工程,需要克服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和难度。
四、工程施工方案1. 隧道掘进方式选择针对高原隧道工程的特点,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建议采用隧道掘进机施工方式。
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隧道掘进设备,可以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进行有效的应对,减少对施工环境的破坏,并能够提高隧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2. 设备技术选型在高原隧道工程中,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需要选择适合高原气候环境的隧道掘进机。
同时,要求设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能够应对高原地区的气候和地质条件。
根据以上要求,推荐选择具有高海拔作业能力的隧道掘进机,该设备适用于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具有高效、安全的施工性能。
3. 施工组织设计由于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必须合理规划隧道施工的时间和方式。
在高原隧道工程的施工中,应充分考虑气温变化,尽量选择气温适宜的时段进行施工,以减少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影响;同时,要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预测和评估,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隧道地热段施工综合技术研究
![隧道地热段施工综合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ec05cb0c22590102029df0.png)
②施工机械散热困难 ,故障率升高 ;③部分地
段 围岩表 面有潮 解现 象 ,遇水 即成 粉末 ,岩 时 对应 了混凝土浇筑温 度在2 c 1o C 0  ̄3 两
向的发展 ,高地温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 国内在 面喷射 混凝 土 不易粘 结 t④普 通的 硝铵 炸药 种情况 。 隧道高地温方面 ,除 了黄润秋 、王贤能 、陈 永 ( 3)有膨胀现象甚至将 包装纸胀裂 ;导爆 2 32数值计算结果 . 表 1 各工况数值计算结果 萍 和舒 磊等学 者[— 】 了一些研 究外 ,包括 管发生软化失去弹性 ,挤压后无法恢复原状 ・ 4 6做 设计和施工等系统的工作还没开展起来 ,已成 为制约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瓶颈 。
利组 合体的影响 ,易发生垮塌、掉块现象 ,部
分地 段出露 黄色铁 矿石。 引水线 路 区地 下水类 型主 要 为基岩 裂隙
⑤砂浆锚 杆 强度降 低 t⑥测量 仪器精 确度 降 低 ,根据测量仪器说 明书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范
围为一 O 0 2 ℃ 4 ℃。
水和覆 盖层孔 隙水 ,由大气降雨和冲沟沟水补 给 ,向河 谷排 泄。岩体含水性及透水性 受构造 带 、挤 压破碎带 、节理 密集 带含水相对丰富。
影响 ,该洞段 出现 高地 温及温 泉 涌水 ,最大
模型材料设置 :C O 2混凝土弹性模量E = s
2 . P ,伯松比 I=0 1 7 55 G a . . ,导热系数 = t 6
交通建设及水 力资源开发等有 关的隧 道工程越 水温 8  ̄ 6 C。对 隧道 内地 热温 度量 测发现 ,在
虑的研究成果还很少[ [ 。 23 l1
涌出 ,温度为4 .℃,在 K1 00 有股状热 35 98 + 7处 . W/m K ,线膨 胀系数 a: . X1 ( ) 05 0 5IC l围岩弹性模量E =5 P ,伯松比 H (/ ) s G a
山区高原特长隧道快速进洞施工工法(2)
![山区高原特长隧道快速进洞施工工法(2)](https://img.taocdn.com/s3/m/fa09f82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2.png)
山区高原特长隧道快速进洞施工工法山区高原特长隧道快速进洞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利,越来越多的山区和高原地区需要修建隧道来满足交通需求。
然而,山区和高原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山区高原特长隧道快速进洞施工工法应运而生,该工法凭借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工法特点山区高原特长隧道快速进洞施工工法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和隧道类型,包括硬岩、软土、泥质等不同地质层;2. 施工效率高:采用机械化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3. 施工质量高:由于工艺原理和质量控制措施的正确应用,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4. 安全性好: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大大减少了施工事故的发生;5. 经济性好:施工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周期短,能够有效控制工程总投资。
三、适应范围山区高原特长隧道快速进洞施工工法适用于需要修建的山区和高原地区特长隧道,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等不同类型的隧道工程。
四、工艺原理山区高原特长隧道快速进洞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基于实际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
首先,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分析隧道所处地质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然后,在进洞施工过程中,根据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包括钻孔、爆破、支护、排水等工艺,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施工工艺山区高原特长隧道快速进洞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预处理阶段: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准备工作,如爆破前的钻孔作业、拆除障碍物等;2. 预制单元施工:将预制单元(如钢筋混凝土构件等)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3. 进洞施工:采用钻孔爆破的方式进行隧道进洞施工;4. 支护与排水: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及时采取支护和排水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进行隧道后续工作;5. 完工阶段:完成隧道开挖和支护工作后,进行隧道内部设施的安装和整理。
隧道高地热段设计施工关键技术
![隧道高地热段设计施工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80626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4.png)
道洞身地温偏高。
4 . 2 隧道施工热源分析
隧道施工中的热源因素较多,主 要 有岩体散热、工程设备 及 照 明 放 热 、洞 内 化 学 热 源 放 热 等 。
56
1)
高 温 岩 体 。对 于 恒 温 层 以 下 的 岩 体 ,埋 深 越 大 ,温 度 越
高 。高温岩体向隧道内的放热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热物理性
55
工程建设与设计_ _
Construction & Design For Project
此 外 ,根 据 GBZ/T 229.3—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 业 分 级 第 3 部分 :高 温 》® 及 安 监 总 安 健 〔2012〕8 9 号 《关于 印 发 防 暑 降 温 措 施 管 理 办 法 的 通 知 》,认 为 影 响 隧 道 施 工 的 主 要因素是施工环境温度、湿 度 。结合工程经验,在 0.8〜1.2 m/s
施 。通 过 渝 黔 铁 路 天 坪 隧 道 高 地 热 段 的 设 计 及 施 工 实 例 ,分 析 了 地 热 对 隧 道 工 程 施 工 产 生 的 不 利 影 响 ,系 统 地 阐 述 了 隧 道 在 高 地 热
段 采 取 的 各 种 降 温 及 保 证 快 速 施 工 的 技 术 措 施 ,最 终 保 证 了 施 工 人 员 的 安 全 和 工 程 顺 利 推 进 ,为 今 后 类 似 工 程 的 设 计 提 供 参 考 。
5 设计及施工措施
5 . 1 分段接力加强通风 为 加 快 隧 道 内 空 气 流 通 速 度 ,增 加 氧 气 含 量 ,快速降低
隧道内温度,需在洞口处增设^功率风机。本工程设2x132 kW 大功率通风机,如 图 1 所 示 。
2〜3 m 漏空段
高地温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高地温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669e6d71fe910ef12df8fb.png)
高地温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报告中铁十六局集团杨长顺摘要:本文针对禄劝铅厂引水隧洞突发性高地温地质情况,分析了高地温的热源及产生原因,说明了高地温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及危害;介绍了施工中采取的各种综合技术措施,研究探讨了高地温隧道通风降温计算方法及应用,进行了用于指导施工的通风降温计算.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关键词:高地温隧道无轨运输综合技术通风降温The high ground temperature tunnel synthesizes the technology memoir being underconstructionChina Railway 16th Group C0,Ltd YangchangshunAbstract: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the tunnel has dashed forward specifically for the Lu Quan lead factory draws water sending out high nature ground temperature geology condition ,has analysed the high ground temperature heat source and has produced cause , difficulty and damage having explained that the high ground temperature is brought about by construction;Synthesis technology measure having introduced various adopting in construction,the ground temperature tunnel ventilation having studied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highly cools down calculating method and applies, the cooling having carried out the ventilation being used to guide to be under construction secretly schemes against。
高原隧道高地(水)温段热害防控技术分析
![高原隧道高地(水)温段热害防控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a47a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a.png)
高原隧道高地(水)温段热害防控技术分析
王才高;杨晓春;童甲修
【期刊名称】《工程技术研究》
【年(卷),期】2024(9)1
【摘要】我国云南、西藏、四川等省地热资源丰富,在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中常遇到高温热害问题。
在XB隧道建设中遇到了高达70.0~96.3℃的水温和50.0~81.5℃的岩温段,给施工带来了极大风险,给保障工程结构性能增加了困难。
文章阐述了热
害对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影响,通过工程实践与应用研究,比选了放置冰块、通风
降温、局部机械制冷、喷雾洒水、炮孔冷却、减少热源等措施的降温效果,研发了
超高温环境下注浆堵水材料和机械设备,并提出带水作业四条件,旨在实现安全快速
施工,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204-207)
【作者】王才高;杨晓春;童甲修
【作者单位】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
【相关文献】
1.川藏铁路雅康段隧道水热害评估方法探讨
2.高原高地热隧道热害防治安全施工技术
3.高原地区超高地(水)温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4.川藏交通廊道雅林段水文地质
结构控制的水热循环及隧道热害特征5.“狼”到底来不来?究竟何时来?——超高地应力隧道岩爆防控理论与技术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地热条件下隧道建设技术的研究作者:李哲来源:《科技传播》2012年第10期摘要本文结合拉日铁路达嘎山隧道的建设,针对高地温引起的问题,从施工技术和安全生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为保证在高温环境下施工的正常运行,采取降温、支护以及相应的安全爆破方法;另外,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工人健康的安全措施。
关键词高原地热;隧道;施工措施;安全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50-020 引言高原地热条件下,隧道施工时洞室内的高温地热会对工程产生热害,产生较大影响。
施工环境中高温高湿现象不仅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也将降低劳动生产率,甚至使施工无法进行;同时使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恶化,效率降低,故障增多。
因此,对高原地热条件下隧道施工措施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达嘎山隧道位于雅江左岸山前冲、洪积台地后缘一山坡上;洞身通过雅鲁藏布江北岸中高山区,地形起伏极大,地势极为陡峻,洞身穿越的山体高程范围为3 780m~4 530m,山势总体东高西低,山体周边冲沟发育,V型冲沟较多,沟内小型泥石流发育,洞身上方有一条常年流水冲沟;出口位于一泥石流冲沟左岸。
1.2 地热对施工的影响隧道施工中,人员和机械都受到地热较大影响,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1)很多施工人员由于作业时间长,会出现头晕、呕吐情况;2)由于施工机械散热难问题,造成故障率逐渐升高;3)在部分地段围岩表面,潮解现象时有出现,遇水变成粉末状,造成岩面喷射混凝土很难粘结;4)造成普通的硝铵炸药膨胀,有的出现包装纸胀裂的现象;部分导爆管发生软化失去弹性,在挤压后无法恢复原状;5)大部分砂浆锚杆强度降低;6)测量仪器精确度大大下降,在测量仪器说明书中正常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20℃~40℃。
2 防地热关键技术及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超前地质预报,确定热泉的成因、水源、运动、水质、水量等参数,上报设计院进行动态设计,及时增加散热横洞。
治理洞内热水按照“以堵为主,以排为辅”的原则。
严防热水在隧道内蔓延而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温度较高的地段,可采取喷雾降温;在有条件的地段,可抽取江水在隧道内形成水循环降温系统。
还应加强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序循环,加大机械施工在总施工时间中的比例,尽量减少人员的操作时间。
并做好施工应急预案,在备好抢险物质。
2.1 房地热关键技术2.1.1 辅助坑道设计在峡谷区地质的复杂情况下,隧道洞口施工场地困難非常大。
此隧道应考虑运营通风、工期等要求结合隧道所处地质、地形条件设置四座辅助坑道。
对于地热隧道施工中,辅助坑道选取应尽量考虑顺坡横洞。
2.1.2 抽排洞内热水应采用2台5.5kW、30m3/h的水泵通过80mm(壁厚5mm)镀锌管及时的将集水坑内混合水排出洞外,以达到缩短热水在洞内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时间段,有利于降低洞内环境温度。
洞内温泉热水的涌出量是水泵的容量进行及时调配的依据,应备用一台水泵。
2.1.3 加强通风改善隧道内湿热条件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加强通风,尤其是在热害程度较小的情况下效果更加突显,而且也是非常经济可行的。
1)在采用通风降温时,通常都是加大风量,让空气来吸收由岩体放出的热量,来降低温度;再者是把风速提高,来改善自身散热条件。
然而风量和风速的增加是有限制的,由于过高的风速会引起粉尘颗粒对身体健康影响比较大;2)在设备和施工条件有限的条件下,要确保风管的安装质量、保证维护管理顺利、降低漏风和风压损失,而利用增加管路和风机来增加通风量不现实时,必要时可以选用风机分散串联办法来确保风管的漏风长度,进而做到加大风压和风量;3)在布置通风系统时,要达到降温的目的必须进行合理的安排。
设计通风时要保证风速及风量、温度及湿度等参数的确定合理,为降低进入风流中的水汽和热量,还要让湿源、热源与进风流相互避开;4)在工作面附近采用局部通风措施,如引射器等也可加大局部通风强度,提高工作面的风速。
加强通风也是降低洞内作业环境温度、改善作业条件的一种重要手段。
洞内处于高温环境时,选取常规的单管压入式通风不易达到高效降低洞内环境温度,尤其是伴随掌子面的推进,洞内通风效果也越来越差。
可以加设一台通风机,选取规格为117kW×2、1 800m3/min,利用φ1500mm的风管给工作面送风,选用的通风方式为双管压入式。
在布置洞口外面的通风机时,最好是远离洞口30m,以防洞内排出的热空气循环再次进入通风机中,影响通风降温的效果。
2.1.4 喷雾降温从洞外水池把冷水水管接至洞中,把两根φ100mm的输送钢管顺着洞顶分别架设于两侧,还要每隔3m~5m在钢管上安设喷雾器装置,做到沿洞线喷雾。
利用水雾冷却洞内岩面,使其与洞内热空气混合,达到有效的降低洞内温度的目的。
此时,洞内粉尘还可以通过高压喷雾吸收,大大降低粉尘浓度,有效改善施工条件。
2.1.5 应用隔热材料利用热导率低的隔热材料来减少冷热之间的热交换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此材料大多用于管道、岩面和风筒隔热单个方面。
1)用于围岩隔热:可以在围岩四周均匀喷涂隔热材料;再衬砌背后充填隔热材料;采用使隔热材料喷涂在内层或中层的复合式衬砌的方法;2)用于管道隔热:在管外包裹泡沫塑料,同时喷涂化学发泡剂或直接采用硬质塑料管来达到减少散热的功能;3)用于隔热风筒:为阻止热量交换采用双层隔热风筒或外包隔热材料的风筒等。
高地热隧道的施工措施的方式多种多样,可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因地制宜的运用相应措施来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这是一个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2.2 支护措施洞内高温是由于隧洞穿越断层、地下高温温泉涌出造成的。
在施工进程中,应当在掌子面推进时使用超前勘探,且超前探孔达到120m。
同时,利用超前钻孔掌握掌子面前的具体地质环境,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隧洞开挖中可能出现的塌方、集中涌水等情况。
在地下水富足、洞段集中时可以选取超前灌浆来拦截地下水;遇到围岩破碎稳定性差时,可以选取超前管棚、导管注浆、超前锚杆等方法,来确保施工中围岩的自稳能力。
高地热条件中,在隧洞衬砌支护施工期间首先要确保洞内温度适宜;其次还要保证运行期间列车的正常运作。
因此,在选择衬砌支护形式时,应综合考虑施工期和运营期的要求。
无论何种形式,模筑混凝土的优先选择都应考虑以下方面:1)采用合适的水灰比,还要考虑到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分离粉碎型高炉矿渣水泥,通过试验后优选混凝土配合比和掺合剂,以此来防止高温时混凝土的强度降低;2)一般衬砌混凝土的浇筑长度要适当缩短;3)为了混凝土衬砌的收缩可以不受约束,缓冲材料可选用防水板和无纺布组合而成;4)一般在两侧拱角延长方向适当设置裂缝诱发缝。
2.3 爆破作业一定要快速集中装药、孔内装药并在孔外起爆。
在经过重复试验后,把冷水注入孔内,在1.5h后可降低炮孔中的温度至25℃左右,需要30min时间来达到规范要求的35℃,所以要达到火工品使用安全,就一定在30min内做好装药爆破作业。
一次起爆孔的数量和配备爆破工的数量的确定可利用必要条件反向计算得到,进而保证火工品的使用安全性。
4 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文明施工我国有关部门对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的卫生标准都有规定,为保证隧道施工人员进行正常的安全生产。
比如铁道部规定,隧道内气温不得超过28℃;如交通部规定,隧道内气温不宜高于30℃。
4.1 调整施工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分析,进而调整施工组织:作业形式仍采用原来的三班倒,适当增加每个班组作业人数,将原班组每班10人~15人,增加至每班20人~32人,每班分为两组,缩短每班组人员的作业时间。
每组工作时间控制在1h~2h,采取轮流循环作业方式,前一组进入低温室休息,下一小组紧接着进行作业。
尽量提高机械施工在总施工时间中的比例,进而减少人员的作业时间。
同时,施工应急预案工作要到位,抢险物质一定要备齐。
以防进洞施工的机械设备因高温作业环境经常出现的熄火问题,需增加一套机械设备,使洞内机械设备轮流工作,并做好洞外机械设备的及时维修和保养。
4.2 加强劳动保护按国家相关的规定:假如施工单位不能有效降低工作场所温度,温度高于33℃时必须支付给劳动人员高温补贴费。
为确保現场正常施工,需要增加一倍以上的工人工资,并且及时供应防暑降温食物,还要加大劳保用品的发放力度,同时,做好所有劳动人员定期身体检查的工作。
作业人员出入隧洞,必须有专门运输车辆接送,以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及施工现场的正常进行。
只有真心做到关爱工人,才能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并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4.3 安全管理措施对于项目部必须安排安全员24小时跟班作业协助施工、现场指导,还有爆破工作必须聘请专业人员;持续做到短循环、小进尺,统一指挥洞内爆破,装药量预先设计;装药前必须用高压风吹干净爆破孔,并做好爆破孔数量检查;装药时由爆破员区别好毫秒雷管段别,谨遵爆破设计顺序进行装药;爆破装药前布设岗哨,以防非工作人员误入爆破区。
作业分组、分片做到定人定位施工,保证集中快速完工。
在工作面和洞内安置固定式传感器,设置在洞内氧的浓度不足18%时,自动的气体报警器便发出报警信号,保证洞内人员及时安全疏散。
5 结论通过对拉日铁路达嘎山隧道地热段分析,阐述地热对施工的影响,并总结有关隧道地热段建设的施工方法,并对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介绍。
由于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实际隧道中由地热产生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需针对实际情况对隧道地热段选用合理的施工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1]刘坚.玉蒙铁路旧寨隧道地热段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0(2).[2]舒磊,楼文虎.羊八井隧道地温分析[J].冰川冻土,2003(增).[3]徐长春,王良洪,刘鹏.基于链式理论的隧道水灾害治理[J].山西建筑,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