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恰达耶夫》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形式上最 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在这首赠诗中,他极鲜明地表达了俄国贵族 革命家追求自由的热切希望、炽热的爱国激 情和对神圣自由的必胜信念。
大量运用比喻直接抒情。
十二月党人为什么值得尊敬?
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 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绝无衣食之虞,但是他们是 最早觉醒的一批人(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屈原有相似 之处)。他们有高尚的品德,为推翻专制的沙皇统治, 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惜抛 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 义失败后遭受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 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 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 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理想,这些贵族青年 宁愿走向刑场,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 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
பைடு நூலகம்
写作背景
《致恰达耶夫》写于1818年,当时俄罗斯 处于沙皇专制暴政的黑暗年代,俄罗斯人民 在残暴政权的重压之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中,普希金深受"十二月党人"和好友恰达耶 夫追求自由、反对沙皇暴政等进步思想的影 响,开始思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作品内容 也由爱情诗的创作转入到政治抒情诗的创作。 本诗就是他19岁时写给好友恰达耶夫的一首 著名的政治抒情诗。
1830年,普希金完成了自1823年 就开始创作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 尼·奥涅金》。这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作 品之一,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第一
部典范作品,也是普希金由浪漫主义 转向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作品。
1831年 普希金与冈察罗娃结婚后, 定居彼得堡,在7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 养育了4个子女。
30年代中期,普希金与当局的矛盾 日益加剧,此时一个法国流亡者丹特士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可爱。
19世纪俄罗斯最 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 学的鼻祖,俄罗斯语言 文学的创始者。他的创 作奠定了近代俄罗斯文 学的基础,被称为“近 代俄国文学之父”。
并不仅仅因为他在牢狱之外,而是指他 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反对专制、歌唱自由 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永不停止。
(4)“枷锁”“利剑”分别象征什么?
“枷锁”象征沙皇专制制度的束缚。“利剑” 象征革命者继续战斗的精神。普希金的这首 诗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剑。这首 诗歌在12月党人中广泛传诵,对他们是极大 的鼓励。
作品有诗《自由颂》 《致恰达耶夫》 和小 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上尉的女儿》等。
普希金
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 庭,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1811 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中 学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 作生涯。他深深地被以后的十二月党 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毕业后 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度、讴歌自由 的诗,因此触怒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于1820年被流放到俄国南部。
(5)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认为 这首诗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抒发了对十二月党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励战友的斗志, 激励他们继续战斗,也用希望激励自己。虽然起义失败, 阴云笼罩,但是诗的格调高昂,壮志凌云,豪迈奔放,充 满了必胜的信念。诗人以无畏而自由的歌唱,传递了对战 友和同志真挚的感情。
《致恰达耶夫》
又放肆地追逐他的妻子,在忍无可忍的 情况下,普希金于1837年 2月8日与丹 特士决斗,身负重伤,两天后去世,年 仅38岁。
这是圣山(现 名普希金山) 普希金墓附近 的普希金雕像。
普希金和他的妻子
写 作 背 景
1825年12月,轰轰烈烈的俄国十二月 党人起义失败了,起义者或被杀或流放。 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动的反对农 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领导起义 的贵族革命者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十二 月党人”,他们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 奋不顾身地为俄国劳苦大众谋幸福,被俄 国人民视为英雄。
(1)诗人为什么坚信十二月党人的努力不 会消亡?
对前景的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
(2)诗人为什么把希望称作“灾难 的忠实的姐妹”?用自己的话说出 其中的含义。
要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就会有灾难。而在 斗争中才会有胜利的希望。把“希望”说成 是“灾难的姊妹”,表现出革命者的不屈精 神和乐观态度。
(3)普希金在写《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是仍受当局的监视,为什么还把他 的诗歌称作“自由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