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在内容安排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并表达如此的差不多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欢乐,体验成功的欢乐。
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缘故,教师们碰到了如此那样的问题,例如,有的教师问,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班队活动、主题班会有什么区别?有的教师说,综合性学习确实是让学生玩玩闹闹,太费时刻,成效不太好。
有的教师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复了?总而言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不行把握。
如何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和谐进展的作用”,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综合性学习中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一种标准化的学习,它是一种比较充分表达学生个性的制造性学习活动。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伙伴,选择学习方式等,然而,这并不是等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全盘负责,学生喜爱如何样做就如何样做。
专门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上中年级、辨别、组织、自控等方面都不成熟,而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内容要紧紧围绕着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展开,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因此,作为教师,应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任好引导者、评判者、合作者的角色,把握好指导的切入点,从各个环节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进展。
如三年级下册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了解家乡的环境”,有的教师布置了内容以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有的教师在教材提供给学生调查的参考问题上花力气。
结果两者的结果都不尽人意。
事实上,教师的指导功夫应花在以下方面:(1)指导学生做活动打算;(2)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调查方法,猎取有效的信息;(3)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交流调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4)组织学生评判调查结果的展现方式与内容。
通过如此的指导,培养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选择、整理信息,进展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二、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全体学生参与
综合性学习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小集体取得的成果,而忽视了每个学生是否参与制造成果的过程。
这就专门容易导致个别的优生或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的结果来代替了其他同学的结果,从而忽视了合作的成果。
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
它不应让小组内的极个别学生代表全体学生的活动和结果。
因此,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小组的人数不宜太多,假如学生情愿的话,尽量操纵在4~6人一组,以增加学生参与、表达的机会;(2)小组内各成员的学习程度、能力水平尽量相当,以利于他们合作与竞争;(3)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照管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4)学习成果的展现尽量增加形式和让学生分工或分时期汇报,让尽量多的学生有展现的机会。
三、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因人因地制宜
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意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但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反映,综合性学习花的时刻、精力太多,弄得大伙儿力倦神疲,有时还阻碍了教学的进度,学习成效有的不到保证。
造成如此的缘故要紧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教材的明白得仍抱着唯教材是举的观念,不把教材提到的内容做完就不放心。
实际上,教材在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安排上大多是一个话题,给予教师与学生专门大的空间,当中提到的内容只是一种提示,因此,教师完全能够依照自己与学生的实际以及当地教学资源的情形选择内容,选择范畴。
例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次综合性学习,教材提供的范畴专门宽泛,能够是民间的工艺、能够是民族的艺术,也能够是民间的风俗适应,在活动内容选取上,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能够依照实际情形选取其中的一项,甚至只了解当地的一个民俗节日,一种民间工艺也能够。
二是过分追求、仿照所谓新颖形式,而忽视训练的成效。
这些形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着纷杂、重复、超出学生实际能力、超出当地教学资源实际等问题,专门容易造成时刻、精力花去了,成效出不来的情形。
因
此,教师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应把握住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活用教材,一切从实际动身,从学习的成效动身。
四、综合性学习应强调过程性的评判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课程的理念,不是语文学习的某项内容和能力。
因此,它富有课程的开放性和丰富性。
它的教学成效不仅表达在学习成果方面,更多表达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因此,对综合性学习的评判不要只看学生的学习成效,给一个评判,而应把评判贯穿于活动的过程中。
评判的内容也应该是多样的,它应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预备、组织、合作、展现、创新等。
评判的形式应该是立体的,能够是成长袋中的一项内容,能够是评语、能够是等级,能够是分数;能够是口头的,也能够是书面的;能够是家长的评判,能够是学生之间的评判,能够是教师的评判,也能够是学生对自己的评判。
评判的标准应该是主体性、全面的,评判时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起点基础、学习条件、努力程度,要考虑学生的变化与进步,以鼓舞为动身点,以爱好和能力的培养为动身点。
如此,每一个学生才更容易看到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锤炼自己的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学生自我动手
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实践活动,它应表达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学习、个人感悟如此的过程。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常碰见如此的问题,老师把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难免有点手忙脚乱,家长看见了,生怕小孩交上去的功课不行,就亲自为小孩设计形式,查找、粘贴资料,对小孩写、画、做出来的东西指指点点,这不行,那不行,非得让小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不可,结果专门多时候成果展现变成了家长作业展现。
有的教师生怕自己忙只是来,或者怕学生的创新打断自己原先的打算,或者怕教学场面不行操纵,就把学生圈定在自己确定的范畴内,把自己预备好的思路、材料交给学生。
如此的综合性学习扼杀了学生的制造性,剥夺了学生实践的权益和机会。
因此,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综合性学习对学生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其次,对学生显现的问题要有宽容心,通过适当的启发,严密的组织,引导和关
心学生解决问题,善于及时总结,如此才能充分发挥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教师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正确把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从实际动身处理教材,制定教学方案,才能专门好地完成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