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和教学反思 16 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盼
1.学会本文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3.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我”的心理变化,体会文章的情感。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是通过哪几件事来写“盼”的。
2课时
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有没有特别盼着做一件事情的经历?或者特别盼望某些重要时刻的到来?谁说说?
请生发言,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
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
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三、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生自由朗读课文,弄清生字读音。
窸窸窣窣痱子厚墩墩嘟囔
菜薹瞟焖腥味玛瑙
2.生朗读生字,分组读。
3.给生字组词,弄清生字写法。
袖筒蓬缩况疯瓦
嘻甩嚷锅酱唇蹦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快速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
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我”想出了各种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
有实现。
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
)
2.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2段):讲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我”爱不释手。
第二部分(第3段):讲“我”开始盼着雨天,可是一连好多天,天空都是晴朗的。
第三部分(4—17段):讲一天放学后,果然掉了雨点儿,“我”找了许多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
第四部分(18—21段):第二天早晨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
五、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作者盼着做一件什么事情?
盼着穿上妈妈新买的雨衣。
2.本文围绕“盼穿雨衣”写了哪些事?
穿着雨衣闷出汗;盼着给妈妈买酱油能穿雨衣出门;穿着雨衣上学。
3.找出文章围绕“盼”写的几件事情:
①开始盼变天
②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③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
4.请同学们朗读1、2自然段,思考:妈妈给“我”买的雨衣是什么样子的?从哪里能看出“我”对这种雨衣的喜爱?
(淡绿色的、透明的雨衣,还有两只袖子。
原句:我打开一看,是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
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
穿上这种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5.“我”对雨衣的喜爱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
(1)我立刻抖开雨衣就往身上穿。
(2)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直到妈妈一声喊:“蕾蕾,你疯了吗?嫌身上没长痱子吗?”我才赶紧把雨衣脱下来。
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浑身凉冰冰的。
(①新雨衣很特别(怎么、竟然、不像)②我很喜欢(立刻,抖开)
6.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写“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几天都是晴天。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新雨衣那么独特,“我”那么喜欢,所以开始盼下雨穿新雨衣,那么“我”是怎么“盼”的呢?在这个“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
二、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一)学习第二部分
1.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写“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几天都是晴天。
)
2.“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思考:这句中两个“安安静静”蕴含着“我”怎样的情感?
(蕴含着“我”因盼不到雨天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
3.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我”内心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
)
(二)学习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我”盼穿雨衣的心情,请用笔画出来。
2.生朗读自己找到的地方。
每天走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么干,还能长云彩吗?
为什么我一有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留到明天吧。
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时,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三)学习第四部分
1.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我”兴奋激动的心情?分析描写“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1)每天走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么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因为“我”有了雨衣,就格外盼望天下雨,所以对晴天竟也变得讨厌起来。
(2)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下雨,应该快点躲避才是,可是“我”却盼望着雨点快下来。
(3)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盼望雨一直下,这样才有机会穿上雨衣。
(4)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留到明天吧。
晚上还在担心雨会不会停,要一直下到第二天才能穿上雨衣。
(5)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时,甜丝丝的雨点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终于,盼望着,雨点下来了,“我”变得特别兴奋。
“我”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憧憬,烘托出了“我”对雨天穿雨衣的渴盼。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兴奋激动的心情。
)
(6)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
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惊喜和“我”如愿以偿的喜悦心情。
2.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3.结尾处又提到雨点儿在“我”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发出滴答声。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既突出了“我”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又给结尾营造了美好恬淡的氛围,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4.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蕾蕾是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想象和憧憬。
)
5.你从这些心理活动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特别喜欢这件雨衣,想要穿上它,才特别盼望雨天。
三、梳理小结。
三处雨景的描写,写出了“我”不同的心情。
第一处写了令“我”兴奋的雨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理由穿上新雨衣了;
第二处写了令“我”担心的雨景,因为“我”害怕今天雨下得太大,明天就不会下雨了;
第三处写了雨停后的宁静。
这三处的描写都烘托出了“我”对下雨的渴望,对穿新雨衣的渴望的心情。
四、写作特点归纳。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偅i
2.文章运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作者通过对“我”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3.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情节有趣。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
2.朗读本文写心理活动的地方。
16盼
盼着下雨
想穿雨衣去打酱油
穿上雨衣走在雨中美好的童年
纯真的童心
这篇课文围绕“盼”写了三件事,重点突出了“我”盼穿雨衣的心情,学习时候指导学生找出描写心理活动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盼望的心情,可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切实感受作者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