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试卷全国卷三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诗、山水画、山水散文等都是对自然山水审美的一种表现。

B. 自然山水之美,既在于其外在的形态,也在于其内在的意蕴,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

C. 文章指出,自然山水审美不仅是一种视觉审美,更是一种精神审美。

D. 文章强调,要真正理解自然山水之美,必须将视觉审美与精神审美相结合。

2.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态度,揭示了自然山水审美观念的演变。

B. 文章认为,自然山水审美观念的演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传统的传承等因素密切相关。

C. 文章指出,现代人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D. 文章通过引用古人诗词,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说服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节选自《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自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中国高铁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的巨大跨越。

十多年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突破4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中国高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材料二】
(节选自《高铁时代的中国经济》)
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高铁的开通使得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促进了区域内的产业协同和人员流动,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材料三】
(节选自《高铁时代的中国梦》)
中国高铁的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更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

B.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中国高铁的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D. 中国高铁的发展仅仅是为了展示国家形象。

4.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B. 材料二主要分析了中国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C. 材料三主要论述了中国高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D. 三篇材料相互独立,没有内在联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武灵王,名雍,是赵国武灵王的儿子。

赵武灵王在位时,国力强盛,政治清明。

他重视农业,发展经济,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法治、改革土地制度、选拔人才等。

赵武灵王晚年,国家政治逐渐出现混乱。

他的儿子赵惠文王即位后,国家更加动荡不安。

赵惠文王在位期间,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

赵惠文王在位期间,赵国虽然仍然强盛,但已开始走向衰落。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位明君,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B. 赵武灵王晚年,国家政治逐渐出现混乱,赵惠文王即位后,国家更加动荡不安。

C. 赵惠文王在位期间,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赵国开始走向衰落。

D. 文中并未提到赵武灵王的具体改革措施。

2.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描述赵武灵王在位期间的改革措施,展示了他的政治才能。

B. 文章通过对比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在位期间的国家状况,揭示了赵国衰落的原因。

C. 文章以史为鉴,告诫后人要注重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D. 文章的叙述方式较为平实,语言简洁明了。

(二)名句默写(9分)
1. (1)学而不思则罔,(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乙】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3.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通过描写葵花、梅花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B. 诗歌通过对比葵花、梅花等自然景物的生长状态,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阶段。

C. 诗歌通过描绘故乡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 诗歌通过对比故乡与异乡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4. 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甲】以葵花、梅花等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B. 诗歌【乙】通过描绘故乡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 诗歌【甲】和【乙】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D. 诗歌【甲】和【乙】的结尾都使用了反问句,使诗歌更具深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文学,这使得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文学形式。

B.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还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D.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说:“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B. 他在会上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和
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D. 我国对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径表示强烈谴责,要求日本政府对此作出严肃反省。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现象却令人担忧: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不公平问题等。

材料二:政府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立意明确,论据充分;语言流畅,有文采;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