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画写一写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画写一写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看图画写一写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5.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1.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想象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一、交流平台。
1.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特别有意思。
本单元都是这样充满奇异想象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
(1)《小真的长头发》里有着短头发的小真凭借着自己的奇特想象,勾画着自己美妙能干的长头发。
在小真的想象中,她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呢?(钓鱼,能拉牛,能裹在身上做户外的棉被,还能帮助妈妈晾衣服;抹上洗头发的香波就是个大大的冰激凌,躺在河流里头发就像随波荡漾的海带……)
(2)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样的长长的头发,你会用它去做什么呢?(学生大胆畅想)
(3)《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你认为有什么奇特之处?
(4)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2.看来,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二、初试身手。
(一)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的想法最新奇。
1.引导想象。
(1)教师投影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感悟画中的奇思妙想。
(2)伸出我们的手,先在纸上按下自己的手指印,你想用你的手指印画什么呢?看谁想得新奇,画得漂亮。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评价。
评价要点:
(1)谁想象得最奇妙?谁的画颜色最漂亮?
(2)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师总结:通过这节课,老师发现你们的想象力都特别丰富,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
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学习更多的本领,让自
己的生活更美好!
(二)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大家接龙编故事。
1.课件出示课本第66页的两段开头。
2.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1)分别介绍故事中的人物,猜想情节。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它们要去干什么?第二个故事的主
人公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瞌睡虫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它们会找到哪些朋友?会做些什么呢?小牧童除了看见树是颠倒的,还会看见什么?他会有怎样有趣的经历?
3.续编故事。
(1)引导续编多种故事结尾。
(2)分组讨论:把故事创编完整。
(3)分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4.个别讲述,同伴补充。
根据学生的讲述,教师进行归纳梳理。
5.自主评价,提升续编故事的经验。
(1)根据要求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价。
(2)“故事大王擂台赛”:每组派一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余学生当评委,评选出冠军。
三、习作例文。
(一)《一支铅笔的梦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文章。
(1)同学们,我们每天写字都离不开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铅笔人人都有,可是你知道吗?有一只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有自己的梦想,大家想知道它的梦想是什么吗?
2.初读例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小组内学一学。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只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的五个梦想)
(2)铅笔的梦想分别是什么呢?
4.总结,体会想象的神奇。
5.展开想象,续写铅笔的梦想。
(1)铅笔还有哪些梦想呢?仿照课文说一说。
(2)全班交流。
(3)评选出想象力最丰富、想象得最新颖的同学。
(二)《尾巴它有一只猫》
1.激趣导入。
有一条尾巴,它很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听了这句话,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走进例文,了解内容。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3)齐读第7自然段,谁来说一说尾巴的想法。
小结:像这样反着去想象,尾巴就能有一只猫了。
真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一说。
除了“尾巴它有一只猫”,你还能想到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
第二课时
(习作:奇妙的想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两篇课文都充满了作者的奇思妙想。
它们奇在哪里?又妙在何处呢?请同学们选择一篇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它的.奇妙之处。
二、引发想象,创编故事。
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
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1)出示题目。
《最好玩的国王》:想象国王怎样好玩?他做了什么事让人觉得好玩?
《一本有魔法的书》: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
《小树的心思》:小树有什么心思呢?它想干什么呢?
《躲在草丛里的星星》:这颗星星为什么会躲在草丛里?它有什么奇妙之旅?
《手罢工啦》:人们仰赖其吃饭、写字、画画、玩游戏的手罢工啦,这是怎么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小土豆会滚到哪里呢?又有什么奇妙的旅程呢?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假如人类可以冬眠,会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呢?
(2)选一个题目编一个想象故事。
小组交流自己编写的故事。
2.学生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1)举例文,悟写法。
回顾本单元两篇文章以及习作例文,品析课文想象的精妙之处,说说他们是怎样展开奇思妙想的?
(2)自主选择题材,自拟题目。
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提示或自己的想象,自主选择一种题材,再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写生动。
(3)想象情节,讲给同桌听。
三、作业。
学生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习作评议)
一、相互传阅,学会把故事写得新颖、有趣。
1.学生互相传阅习作。
2.指名反馈:你读了哪些同学的习作?你觉得谁编写的故事最新颖、最有趣?简单说一说故事情节。
3.教师出示情节新颖、有趣的习作,全班一起欣赏。
4.教师:同学们,这些故事的情节都是比较新颖、有趣的,充满了奇思妙想,你们知道它们有趣在什么地方吗?(指名反馈,同学间可以互相补充)
5.小结:要想让你的故事充满奇思妙想,同学们在创编故事情节时要注意故事情节的起伏,最关键的是避免编出来的故事与人雷同,这
是本次习作中不少同学出现的问题。
所以,谁的想象最奇特,谁的故
事才新颖、有趣。
二、欣赏佳作,学会让表达更有趣。
1.师:要想创编的故事新颖、有趣,除了故事情节外,还得用有趣的语言使故事新颖、有趣。
2.教师朗读佳作,学生倾听。
3.指名反馈:哪些语句表达生动、有趣?(学生评议)
4.小结:想让你的语言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主人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细致的描绘,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一一展现出来。
三、小组合作,修改习作。
1.小组成员相互读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1)情节应该怎样修改会更新颖、有趣?
(2)语言要怎样表达才更好?
2.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要想让你的习作充满奇思妙想,需要我们展开丰富、大
胆的想象,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注入你的思想感情,要喜他们之所喜,悲他们之所悲,让笔下的主人公鲜活起来。
五、作业。
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看图画写一写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暴”等8个生字,会写“洞”等13个生字,正确听读并书写“变成”等13个词语。
2、提取文章主要信息。
能根据题目、插图和文章内容的一些线索预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3、感受阅读中“预测”这个方法带来的快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预习单元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暴”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暴”“准”等4个生字。
2、知道老屋帮助了哪些小动物,从第一个故事中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3、感受阅读中“预测”这个方法带来的快乐。
学习过程:
一、听音频故事,初识预测
1、今天,龚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仔细听,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2、播放《兔子的名片》第一部分
3、说曹操,曹操到!兔子用狼做挡箭牌,没想到狼向它走过来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大胆的猜一猜!
小结:像这样,对故事情节和结局进行大胆的猜测,这在阅读中
叫做“预测”,(板书:预测)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学习。
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要用上预测这种方法,走进一个温暖的童话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5、板书课题。
一起来读一读。
看见这个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老屋总也倒不了,是被施了什么魔法吗?/这是一座有故事的老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轻打开书本,翻到第46页。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通课文,找一找,老屋帮助了哪些小动物?
2、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
重点学习“凑”,这个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生读。
读一读课文中这个词语,“往前凑”,读一读句子,“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
”
3、老屋已经一百多岁了。
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
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但老屋,还在热心帮助着大家。
老屋帮助了哪
些小动物?(板书:小猫、老母鸡、小蜘蛛)
4、这就是课文的三个小故事。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故事:老屋帮助小猫。
小猫到底遇见了什么困难呢?默读第2、3、4自然段,
找出原因。
默读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也不能用手指着读。
三、品读课文,学习预测
(一)聚焦小猫的困境
1、交流小猫遇到的困难。
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2、聚焦插图预测天气:小动物们对于天气的异常变化非常敏感,而我们也能够通过课文中的插图和生活实际来进行天气预报。
说一说,你从哪里知道暴风雨就要来了?
预设:天黑沉沉的压下来;树枝、小草一动也不动。
3、如果你是小猫,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请求老屋,好让它答应你的请求?同桌之间试着读读。
出示:“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
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
预设:急切和恳求
引导:你想强调什么,就把那个词读得轻一点或者重一点。
(二)聚焦老屋的心理
正在这关键的时候,小猫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座老屋。
出示老屋的图片。
这是画家给老屋画的`肖像画:老屋就像你身边的谁?可是,这位慈祥的老人心里却很悲伤。
出示:“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你会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句话?(悲伤、沉重)请你来读一读。
(三)预测老屋会不会倒下
1、老屋已经生无可恋,一心想要倒下。
面对小猫的恳求,它究竟会不会倒下?原因是什么?
预测一:不会。
因为题目就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评价:根据题目来预测故事,是最直接的方法。
板书:题目
预测二、不会。
因为小猫非常可怜,它没有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评价:根据文章内容中的一些线索来预测故事,很好!板书:线索
预测三:不会。
因为老屋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她应该会答应老屋的请求吧!
评价:根据书上的插图来预测故事情节。
板书:插图
预测四:会。
因为老屋已经一百多岁了,它随时会倒下。
评价: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霜雨雪,老屋会倒下也是意料之中的。
2、小结:我们在阅读时,可以根据题目、线索和插图,来预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2、牛刀小试:猜一猜这些文章或者书的题目,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躲猫猫大王、帽子的秘密、夏洛的网
四、寻找规律,生字书写
1、接下来,我们来学写生字。
出示两句话:
(1)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2)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2、出示在田字格里的准和暴,说一说这两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能给它们组一个词语吗
4、学生书写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预测的一些方法:根据题目、线索和插图,来预测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老屋帮助了小猫、老母鸡和小
蜘蛛,还会不会有别的动物来请求帮助?老屋还会不会倒下?下节课我们接着预测。
看图画写一写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
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
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习,点拨解疑。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
”“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
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1、请默读第二段,找一找哪4项准备工作?用自己的话说说。
(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
2、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读一读,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指名说。
)
3、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3、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男、女生轮读读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2、先请同学讲,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3、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4、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5、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指名说。
6、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7、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
工夫?
过渡语: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
什么不具体写?(详写和略写)
8、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励创新
1、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铲掉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向黄河铲入16船泥沙,你们觉得有没有问题?
(学生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教师概括:
①污染河水
②可能造成水道阻塞
③浪费泥沙
④不方便,不快捷)
2、那么就当时的条件水平,你是否想到改进的方法,既能捞铁牛,又环保、又方便?
(再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①准备四只大船,两两并船搭架。
②泥沙装入大麻袋,装到两只并好的船上。
③水手们只需将装有泥沙的大麻袋搬到另外的两只船上。
④将铁牛拖回岸。
⑤船循环往复,就能很快捞回八只大铁牛。
)
3、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结合课前查阅、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
教师也可适当介绍几种现代打捞方式,如: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等)
五、总结、谈话、鼓励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
他几次利用水的浮力?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
2、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说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你会怎样评价他?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看图画写一写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用处多,本领大。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写并理解6个新词。
3、进一步学习读句子,体会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
4、能用不光还有写一句话,能用电子计算机的本领真大!为开头写几句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任务: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知课文内容;教学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哪些问题要问?这些问题,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
二、带着上面的问题初读课文,简要地回答,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生自学、检查。
1、自学要求:拼读生字,读准字音;有重点地分析、记忆生字字形;读通课文。
2、检查:读准生字字音;分析难写易错字:幕、局;接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学课文,思考:小方进城为什么找不到舅舅?把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2、读第2自然段第1、2句。
城里变化真大,课文是怎么写的?(宽阔的马路、车流不断、绿树成荫、一片新楼房。
)
车流指什么?为什么说车流不断?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宽阔的马路上车辆多的情形。
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车辆多?(川流不息、络绎不绝、穿梭似的。
)
3、请用什么地方变化真作为开头说几句话。
4、齐读1、2小节。
五、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任务:
教学课文第自然段,完成有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齐读1、2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39自然段。
1、自学课文,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公安局的办公室)。
2、分角色朗读第37自然段。
民警叔叔向小方了解了舅舅的哪些情况?(长什么样子、名字、年龄。
)为什么要了解这些情况?
3、轻声读第8、9自然段。
它能帮你找到舅舅!它指什么?
计算机是怎样帮小方找到舅舅的?民警叔叔啪啪啪地按了起来,输入了要查找的有关信息和命令。
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个个头像和一行行字,说明计算机里储存了全市的人口资料,包括照片、住址等情况。
三、学习课文第10、11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3题⑵,体会好奇一词用得好在哪里。
3、小方为什么说电子计算机的本领真大?
读民警叔叔说的话。
它不光能找人,还有好多用处呢!不光可以换成什么词?说明电子计算机的本领还有很多。
说说电子计算机还有哪些本领。
请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4、以电子计算机的本领真大为开头说几句话,完成作业。
四、作业。
课后练习
看图画写一写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篇5
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
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
爱。
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
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
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准备:
录音、挂图、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串槐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槐花)同学们,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实物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感性认识。
)你知道槐树几月开花吗?
2、板书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槐乡五月什么样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解答刚才的疑问。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拦路虎”(生字词)?想办法赶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