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潮汕的小过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至,潮汕的小过年!
翻开泛黄的旧日历,又一个冬至不约而至。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在这一时刻我安静地掰着手指,计数自己最大的峰龄,嗟叹流年。
翻开了冬的一页,淡定了然,落记,这一时刻寒冷的时节......
听说潮汕人吃了冬至丸大一岁
生日大一岁
过年大一岁
到底一年要大几岁……
我们不一样的冬至
冬至,潮汕人相当重视,是每年时年八节的最后一个节日,也是距离过年最近的节日,属喜节。
冬节没有“爆竹一声除旧岁”的热闹气氛,没有做新衣给压岁钱,没有登门拜访贺新禧。
但它同过年有很多相似之处:吃团圆饭、祭祀祖先,家里有以虚岁计算未到15岁年龄的孩子要拜公婆。
或许因为这些缘故吧,潮州民间就有“冬节小过年”的说法。
冬至,潮汕人称为'冬节',是在华夏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
古人有云“冬至大如年”,潮汕人把冬至当小过年,潮谚说:“吃过冬节
丸,就算大一岁。
”冬节就算是潮汕人的小年了,可看出潮汕人对此节日的看重。
一般每年的这一天,潮汕有吃“冬节丸”、祭祖和扫墓等习俗。
习俗一:团圆饭
在潮汕地区,冬至是一家团圆的日子,一家大小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吃顿暖暖和和的团圆饭。
在外打拼的潮汕人,一部分人会赶回老家吃个团圆饭,冬节丸。
一部分人在外没法回老家会用汤圆代替。
长辈们在冬节晚餐上会说:“食丸阖家团圆,食糯米饯就有钱,食芹菜蒜有钱算也有钱劝(藏)。
”虽然都是由食物名称引申而来的谐音,却也体现出潮汕人重视家庭,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习俗二:冬节丸
潮汕有“吃了冬节丸多一岁”之说,其中“冬节丸”就是糯米汤丸了,在潮汕地区又叫甜丸,在冬至这一天吃甜丸的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
潮汕一带,冬节前,家家户户都要舂糯米粉末儿,做糯米汤丸。
到冬节前一天,吃过晚饭,家中主妇就张罗把一个大笸箩摆在矮凳上,把糯米粉末儿揉成搓成团。
然后,一家人无论大小都围坐四周,各自捏取粉团搓成弹珠大的冬至丸。
有些人故意搓一些大小参差不齐的,这叫“父仔公孙”丸,象征岁暮之际,一家人圆圆满满。
起床之后,大人和小孩都要吃上一碗冬至丸,这样才算添了一岁。
如果有家
人外出未归,那么一定要为他留下一些糯米粉待其归家时,做一碗汤丸给他吃。
后来,女儿嫁了一个好人家,日子好过一点了,但她天天思念父亲。
到了冬节时候,更是忧伤万分。
她的丈夫问起原因,妻子就将详情告知。
后来夫妻俩想了一个方法,在大门环上贴了两颗大大的冬至丸,心里想:“父亲若看到,定会触景生情。
”这样,年复一年,这习俗终于沿袭下来。
习俗三:祭拜祖先
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
谢神的祭品,除三牲粿品之外,必须还要有冬节丸,人人必须食用以示一家圆圆满满,大小平安。
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习俗四:上坟扫墓
上坟扫墓则是冬至的另一项活动。
按潮汕的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
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
但潮汕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起娱乐身心作用。
美食一:冬节丸
冬节丸是用糯米粉和少量番薯粉加开水调节而成,与汤丸外皮用料相同,把它搓成圆圆的,吃的时候要用开水煮熟丸子再用白糖调味即可!
美食二:尖丸
在谷饶也有人把它搓成两头尖尖的小丸,也有人先把糯米粉团搓成小长条形,再用剪刀剪成尖丸。
美食三:东京丸
东京丸是用东京薯淀粉做成的,东京薯是潮汕的特产之一,[学名竹芋]种在地里的一种类,根果白色偏圆的,一般筷子般长度,多数用来煲汤或者磨成粉,性凉,清火去燥。
主要是制作成东京丸子和甜汤。
美食四:姜薯
在汕头潮阳,潮南地区也有人在冬至丸里加入了大薯,淮山等做成甜汤。
美食五:鸭母捻
美食六:胶罗钱
在潮州也有人在冬至那天吃胶罗钱,是用糯米做的,其味甘,性温,食之有益气止泄,补中益气,主消渴,暖脾胃之效。
糯米口感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既是药膳,又是美食,难怪既是烹调家又是美食家的潮汕人特别喜欢糯米。
做法:花生、芝麻炒熟压烂与白糖粉混合,将糯米粉和成粉团,蒸熟,然后切成小件,沾上以配料即成。
美食七:冬节鸽
冬节鸽,不是鸟,又叫菜包粿、冬节粿,是流行于广东一带的特色小吃,是广东汕尾传统节日冬节那天的餐桌主食,目前已经成为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日常食品。
做法将割薯,菜脯,包心菜,芹菜,蒜,虾脯,五花肉……(材料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配盐等佐料翻炒,再将冬节鸽的皮包上。
冬节鸽的皮做法:面粉和糯米粉的比例为1:1,用温水和成面团,然后碾成饺子皮一样薄的皮。
把包好皮的冬节鸽放进蒸笼里蒸熟为止,也可水煮。
冬至仔,是陆丰特色的粿,只有在冬至这天才会去制作。
美食八:冬至茧
冬至茧也是一种饺子,只不过比较大个。
皮的成分是粘米粉和番薯粉,馅则主要是蒜苗、虾、猪肉等。
做好后蒸熟可吃,味香口感好。
是冬至拜神的主要祭品。
美食九:菜头粿
菜头粿,我们这叫菜头丸,又称萝卜糕。
菜头系萝卜俗名,菜头粿是潮汕地方年糕的一种,每逢过年时节,各家各户都有蒸制。
把白萝卜刮去皮,用菜头抽抽成小条状,用手把萝卜汁捏干。
放入薯粉,盐,喜欢花生的可以放点花生米,再均匀搅拌,如果太干就用刀剁几
下就不会了。
然后做成拳头大的丸状,放到铺好炊布的蒸笼上蒸熟就行了。
做好的菜头圆可以即食,冷却后切片用油炸风味更佳。
美食十:酥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