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设计教案5.14大学生生命教育与挫折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4.小组研讨:小组研讨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
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自主学习法
教学实施
【导入与互动】
1.案例导入:
张海迪的故事
I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
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
1983年3月7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请同学们思考:张海迪是怎样的面对挫折的?你能从她的故事中学到什么优秀品质?
【理论讲授】
一、挫折的定义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需要面对很多挫折和矛盾冲突,需要承担生活中的波折与压力。
对我们而言,挫折既是磨难又是财富,学会面对挫折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或遇到障碍,就产生了挫折。
挫折会引发我们生理、心理上的紧张反应,并表现为各种挫折行为。
挫折的产生即可以说是必然的,也可以说是偶然的。
所谓挫折感是指个体在朝向目标努力的行为过程中,认识并感受到自己的活动受到阻碍或干扰而不能实现目标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感受。
二、大学生常见的挫折
(1)学业挫折: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这部分学生非常沮丧和失落。
上大学后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等经济负担压力
(2)对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学生而言,贫困大学生仍然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
(3)感情挫折由于每个大学生的信念、理想、性格、爱好、对爱情的态度、表达感情的方式等的不一致,使感情不能契合,导致恋爱关系的中止,给一方或双方带来情感上的伤害和挫折
(4)人际交往挫折:本来读大学就让很多学生远离熟悉的家乡、父母和同学,一旦出现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就会加剧孤独、无助的感觉,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
(5)就业挫折: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行为指标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就业压力的影响。
三、应对挫折的方法
1.正确认识挫折,改变不合理观念
挫折具有普遍性,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遇到挫折。
而挫折具有双重性,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
一面
每个人都经历过逆境,在逆境面前建立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信心,变阻力为动力,那么逆境和困难很可能成为一种难得的机遇。
另外,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常常也会导致人们出现强烈的挫折感。
只有改变这些不良的认知方式和错误的观念,才能客观评价挫折带来的后果,从挫折中获得成长。
2.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
当个体受到挫折后,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目标、方法、动力和阻力,对挫折做出符合实际的准确归因。
准确归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失败了,哪些因素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哪些东西是需要我们接受和面对的。
3.确定合理的个人抱负水平
大学生都有对未来工作和感情生活的美好向往,都在追求一定水平的目标,但目标水平的高低及其确定的标准是否合适是一个关键。
确定适度的抱负水平是避免挫折,获得自信,使自己得以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大学生需要对自己、对生活合理定位,确定目标时需要全面评估自己拥有的资源,并确定好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制订适宜且能实现的计划,从而逐一实现,也能不断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4.学习运用心理防御方式,减轻心理压力
挫折会使个体受到威胁和伤害,并引起焦虑、自卑、痛苦等,使人的心理平衡遭到破坏。
此时,学习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方式能暂时减轻和解除痛苦和不安。
然而,各种心理防御方式并不能绝对改变现实。
因此,在运用心理防御方式使自己的心理恢复平衡后还必须进一步地分析原因,以真正走出挫折
5.适时宣泄不良情绪
利用语言或行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可能危害健康的、过度的情绪抒发出来,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有益的调整,以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此时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宣泄。
挫折给我们带来较大的身心压力,通过宣泄进行心理释放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不管是什么样的宣泄方式,都要注意合理应用,不能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认识挫折的定义,以及大学生常见的挫折。
学会了5种应对挫折的办法:
1.正确认识挫折,改变不合理观念
2.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
3.确定合理的个人抱负水平
4.学习运用心理防御方式,减轻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