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3 铁骑兵教案 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 3 铁骑兵教案语文版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文中的悬念及表达效果。

3.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词句段中的丰富情感和文字的优美。

4.学习八路军不畏艰苦,灵活迎战的作风。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分析文中的悬念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体会词句段中的丰富情感和文字的优美,学习八路军不畏艰苦,灵活迎战的
作风。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预习布置预习作业:
1. 通读课文,疏通文字,把握文章
大意。

2. 利用网络、图书馆查找作者、抗
战的资料。

完成预习作业。

导入
同学们,“抗战八年”这个词你
听过吗?有谁来谈谈“抗战八年”是
怎么一回事?你心目中的抗日英雄
是什么样子呢?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回答
问题。

检查预习初步感知1.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

2.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发
生、经过和结果。

3.抽学生复述课文。

4.读准下列加粗字的字音。

轨道陨落左腮脸颊
骚乱掷弹筒宿营老巢
5.多音多义词:
宿——
()宿舍
()星宿
()住一宿
没——
()淹没
()没有
勒——
()勒缰绳
()敕勒歌
6.形似字:
颊:()脸颊;
挟:()要挟;
晌:()晌午;
响:()响应
1.听教师讲解,作好相应记录。

2.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3. 复述课文内容,注意情节的
完整性和语言的连贯性。

4.完成检测。

找出文眼理清脉络1.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集
中表现,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本
文的文眼是“星星脱离轨道,就
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却能主
动打游击”。

)找到后,组织学生
讨论:这句话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2. 这篇散文的构思有什么特点?
(悬念迭起)
3. 设置了哪些悬念?找到有关文
字,有感情朗读后进行归纳。

离开大队
①天气恶劣环境险恶
单独行动
②秋季扫荡形势危急
③夜渡黄河爬上山头
4.解开了这些悬念吗?(毫发未损
粉碎扫荡)
5.设置这些悬念产生了怎样的表达
效果?(使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凸现人物精神风貌,为故事情节
的发展作好铺垫,散文结构显得
精巧,耐人寻味,令读者兴趣盎
然。


1. 思考讨论。

要求:在文中找
到相应的语言段落。

先自己
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

2.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研读课文1.为什么八路军的一个骑兵班,竟
能打乱敌人部署,迫使日寇停止
“扫荡”?试从敌我两方面加以
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说
明。

从我方看:坚定革命信念英勇
无畏勇敢机智人民支持
从敌方看:貌似强大实质虚弱
2.有人说,这个故事看似离奇,结
局似乎“歪打正着”,铁骑兵能够
粉碎敌人的“扫荡”,完全是一种
巧合,你觉得怎样?
(附:机智灵活的游击战术:①骑
兵班成功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②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彻底打乱了日寇的军事部署,迫
使日寇停止了“扫荡”。


默读课文,自己思考。

有想
法后可与周围同学交流,最后全
班共同讨论。

品读课文分析形象1.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八路军怎
样的感情?(崇敬,钦佩,赞美。


2. 从哪些地方可看出?试找出句
子、找出词语来加以品读品析。

例1:在敌人强大火力逼得掉队
的时候,班长“他带着这一班人
怪巧妙地甩开了追击的敌人,东
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分析:“怪巧妙”是“非常巧妙”
的意思,赞扬了骑兵班具有灵活
机动的战略战术。

例2:在跳出敌人的合击圈时,
思考、讨论。

虽然已是二更天,面对不熟悉的
河水,班长艺高人胆大,“毫不迟
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


分析:“毫不迟疑”是“一点也不
犹豫”的意思,写出了作者对班
长在危急关头时能当机立断、作
风果敢的钦佩。

例3:在如此恶劣的天气和敌我
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一天以后,
那班骑兵也平平安安地转回根据
地,寻到了大队。


分析:表达了对骑兵班能顺利回
到大队的欣喜,赞扬他们敢于胜
利能够取得胜利的气概。

3.综合全文,你觉得班长是一个怎
样的人物?
①驰骋沙场的勇士。

②智勇双全
的指挥员。

想象一下战士们寻到大队以后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

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2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