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附94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附94例报告)冯尤健;胡肇衡
【期刊名称】《福建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4(26)3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94例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7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糖尿病对照组的腰椎正位及髋部BMD,并分别测定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C肽(C-P)、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肌酐(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受检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部位BMD低于同性别峰值的1个标准差(T值)为骨量减少,低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结果(1)糖尿病组及对照组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46.81%、31.17%(P=0.038),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为23.40%、10.39%(P=0.026).(2)糖尿病组腰椎L2、L3、L4、髋部大转子(Troch)、Ward三角区的BMD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腰椎、髋部BMD均与年龄、病程负相关,与体重、体重指数(BMI)正相关,髋部BMD还与UAER负相关.(4)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腰椎各部位BMD均为L1<L2<L3、L 4,髋部各部位BMD为Ward<Troch<股骨颈(Neck)<粗隆间(Inter).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且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高龄、病程长、低体重、高UAER为2型糖尿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均以L1、L2、Ward、Troch等部位骨量丢失较为显著,上述部位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敏感部位.
【总页数】4页(P3-6)
【作者】冯尤健;胡肇衡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内二科,36600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R681
【相关文献】
1.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J], 季学磊
2.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陈超;邢学农;陈若平;荆春艳;任安;李素梅;叶山东
3.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J], 李鑫;刘青;郭蔚莹
4.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J], 陈劲松;胡利东;栾晓军
5.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期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张秀珍;韩峻峰;赵家胜;雷涛;钱国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