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记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隐启动效应与老年人记忆
• 在启动效应实验的前后分别进行记忆测试,结果发 现,积极单词组的记忆成绩得到了提高,相对的消 极单词组记忆成绩变得更差。
• 可能是因为启动过程激活了老年人的自我刻板印象 ,自我刻板印象反过来影响了他们记忆测验的成绩 。
– 一、老年人记忆的可塑性 • 认知训练 • 老化态度 • 焦虑 – 二、老年人记忆的改善方法
• (二)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 • 新学习的知识不进行复习巩固,很容易 遗忘。
• 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
– 艾宾浩斯以往曲线揭示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 进程是不均衡的,迅速遗忘发生在记忆的最初 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遗忘速度逐渐 减慢。
二、记忆的分类
鸟 林 楼
电 红 风
美 远 绿



楼 电 鸟
林 绿 美
风 远 红



• Sperling的研究发现不管要求被试报告哪 一行,他们的回忆成绩都相当好。
短时记忆
• 保持时间5秒~2分钟; • 彼得森夫妇(Peterson,L.R.&Peterson, M.J.,1959)研究了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 他们要求被试先花几秒的时间记忆一个有 三个辅音字母组成的字符串,然后对给出 的某个数字做减3的运算。
老年心理学第四章老年人的记忆?第一节记忆系统概述?第二节老年人的记忆?第三节老年人记忆能力的改善神奇的记忆神奇的记忆信息加工的一般结构图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这种比较是在人脑与计算机的行为水平上的类比
老年心理学
第四章 老年人的记忆
• 第一节 记忆系统概述 • 第二节 老年人的记忆 • 第三节 老年人记忆能力的改善
(一)前瞻记忆 2.基于时间的任务
第二节 老年人的记忆
研究表明,老年人在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上 存在年龄差异。 但是在自然环境中老年人完成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 的成绩和青年人相比并没有差异。
– 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记忆 – 单词填充实验 – 在测验中,呈现给被试一系列单词片段,但 是每个单词片段都缺少一个字母,被试需要 填充一个字母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单词。 – s_ap (l,n,o); 被试选择第二个字母 – P_t(a,o,e,u)
记忆的自我效能感
• 韦斯特等人(2001)在一项研究中考察了设置 任务目标是否可以影响记忆的自我效能感。 • 青年组和老年组需要阅读一张包含24个项目的 购物清单,然后回忆尽可能多的项目。 (比如我相信我 可以回忆出70%的项目),而非设置目标组则 不设置目标。 • 结果发现,设置目标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积 极影响,而且这种积极影响在青年组表现更为 明显。
(二)内隐记忆
(二)内隐记忆
– 随后的任务中,呈现给同一个被试一系列 四个字母组成的字符串,如果字符串是一个 有意义的单词则要求被试按一个键进行反应 ,如果字符串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单词则按另 一个键;
内隐记忆
– 外显记忆有明显衰退的一些老年人在内隐记忆测验 中表现得很好,这就意味着老年人的行为会受到一 些他们没有意识到的刺激和事件的影响。 –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涉及不同的脑区,而涉及内隐 记忆的脑区功能要比其他脑区保持得更好。
• 指信息经过充分的、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 ,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是一种永久 性的存储。 • 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 甚至终身; • 容量没有限度; • 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 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 图尔文(Tulving,1972)将长时记忆分 为两类:情景记忆(不够稳固,也不够确 定)和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 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比较稳定)。
记忆的自我效能感
• 随后研究中,研究者不仅要求老年组被试 而且 (例如,你完成得更 好了,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结果发现他们的
• 所以
记忆的自我效能感
• Riggs et al.(1997)将老年被试分为两组,高 自控组通过问卷测试表明他们对控制自己在任 务中的表现有较强的信心,相对的低自控组信 心较弱。 • 研究中,两组被试需要听一段有声散文录音, 并告知被试可以在任意时间点停止录音,要求 被试在可以保证100%正确回忆的情况下听更 多的录音。 • 结果发现,高自控组可以很好地在合适的位置 停止录音来保证他们回忆的准确率。
记忆的自我评估
• 使用 的方法,考察青 年人和老年人如何评估自己的记忆能力。 • 结果发现,记忆的自我评估存在年龄差异 。不管是通过自评问卷还是日志,老年人 都会表示自己在生活中会比年轻人遗忘更 多的东西。
记忆的自我评估
• 威尔哈根(Verhaeghen, et al.,2000)对老 年人记忆衰退抱怨、应对行为和幸福感之间的 关系进行研究。 • 结果发现,那些对自己记忆能力 年人可以更好地应对记忆困难的问题 。如使用 或 等方法 来帮助记忆,同时采用 来进行 心理调整,这些应对方式可以让老年人体验到 更多的幸福感。 应该是老年人记忆训练中重要 部分。
• 研究者采用策略训练研究了它对老年人词 语记忆的改善作用。 • “位置法”是一种利用熟悉的地点为基础 ,形成“心理地图”,然后充分运用想象 和联想,把要识记的内容与地点相结合, 形成一幅幅画面。
• 回忆时将这些地点作为线索,帮助回忆,从 而提高记忆成绩。
,成绩可提高3~5倍。 直接影响认知功能,它可能是造成 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老年人生活中的记忆 (一)前瞻记忆
第二节 老年人的记忆
老年人前瞻记忆的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相关 ,受教育良好的老年人在许多前瞻记忆的 测试中和青年人表现一样好
(一)前瞻记忆 1.基于事件的任务 要求被试监控某一外部线索,并在线索出现 时做出特定的反应。 如,记住未来某一天他要安排活动或者约会
研究表明,老年人在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任务的成 绩上都比青年人要好。
• 对老年群体所持有的一般反应倾向,包 括对老年人的
• 研究实施:
改变老化态度
焦虑对老年情节记忆的作用
对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所经历的 特定时间的记忆,不仅包括其内容,而且 包括其来源。
焦虑对老年情节记忆的作用
•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筛选高、 低特质焦虑的青年和老年被试,以20个 动宾词组为记忆的内容,以听或做动作 为记忆的来源。
内隐启动效应与老年人记忆
使用 来研究刻板印象 对老年人记忆的影响,在实验中并不告知被试真实 的实验目的,而是告知他们是在做一个考察他们注 意功能的实验。
• 如果老年被试看到屏幕上出现光斑,那么他们要按 指定的按键做反应,光斑由单词组成,呈现时间很 短几乎无法察觉,实验选取的单词包括可激发老年 人 刻板影响词(聪明、有创造性、有洞察力 等)和 刻板印象(衰退、衰老、遗忘)两类 。
二、老年人对记忆的认知
• 元记忆 • 人们对自身记忆过程的认知和控制。
• 老年人和青年人一样了解记忆系统的工 作机制并且可以清楚区分出哪些记忆任 务简单,哪些相对困难。
记忆的自我效能感
• 自我效能感:一个人对自己可以成功执行一种 行为并得到理想结果的信念;
记忆的自我效能感
• 自我效能感:一个人对自己可以成功执行一种 行为并得到理想结果的信念; • Berry(1989)编制了记忆自我效能感问卷来 评估这个系统的功能,例如,在问卷中会让被 试评估这样的问题:如果需要记忆12个项目, 那么他有多少信心(10%~100%)可以回忆出 特定数量(4个、6个或8个)的项目。
• 在阅读一篇文章或者聆听一场演讲后 ,你能记住多少内容?对于这种语言 材料的记忆行为称为言语记忆;
• 被试需要先阅读一些文字材料,然后 针对材料的内容进行记忆测试。
1.语言特点 青年人和老年人听一系列相同长 度的录音 老年人在听完整句子的录音中的 成绩与青年人没有区别
2.即时和延迟的测量 采用即时测量的方法考察青年人和老 年人在加工语言材料所使用策略的差 异
神奇的记忆
神奇的记忆
信息加工的一般结构图
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这种比较是在人脑与计算机的行为水平上的类比。通过人脑与计算机的比较, 有可能对人的心理和计算机的行为做出统一的解释,发现一般的信息加工原理。
第一节 记忆系统概述
• 一、记忆的概念 • (一)记忆
– 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的 过程; – 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的编码、储存和提取(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 – 人的记忆是一个认知系统
情绪干预---抑郁
• 第一,要花时间陪他们聊; • 第二,聊的话题内容,要是他们过往人生中 开心快乐的时刻; • 第三,等老人慢慢说得多了,找他以前亲近 的老同事、老朋友,一次也不用太多,来看 望他。 • 第四,经常表扬老人,赞美他们!
一、老年人记忆的可塑性
• 20世纪60年代,毕生发展观兴起: • 将人的一生看作一个整体,认为从胚胎至 老死,心理发展并非单一和均匀的,它始 终包含生长(获得)和衰退(丧失)两个 复杂而相互联结的动力学过程,其中有较 大的变异性和可塑性。
一、老年人记忆的可塑性
• 可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认知训练),可延 缓记忆减退,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
思考
一、老年人生活中的记忆
第二节 老年人的记忆
指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我们需要执行行为的 相关记忆;
如付账单、寄信、给某人打电话~
前瞻记忆在所有人尤其是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它决定了老年人生活是否可以独立自主。
• 糊里糊涂就老了。别人对我的称呼,从“老 汪”变成了“汪老”。老态之一是记性不好 。初见生人,经人介绍,热情地握手,转脸 就忘了此人叫什么。有的朋友见过不止一次 ,一起开会交谈,却怎么也想不起该怎么称 呼。有时接到电话,订了约会,自以为是记 住了,但却忘得干干净净。但是一些旧事, 包括细节,却有记得十分清楚。这是老人“ 十悖”之一,上了岁数,都是这样。 -----汪曾祺
第二节 老年人的记忆
第二节 老年人的记忆
2.基于时间的任务 在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中,参与者需要在一 个特定的时间执行一个行为,但是没有任何外在 的物理线索提示。 在进行工作记忆任务的操作的同时,每2分钟做 一次按键反应(Park,1997),这需要更多自 我启动的加工资源,对老年人来说更为困难。
2.即时和延迟的测量
(Stine-Morrow et al.,2006)
– 老年人 ,当材料比较 陌生,语法比较复杂或者呈现速度较快的时候 ,这种差异更为明显; – 当要求老年人 的时 候,他们会比青年人报告出更多的细节,所以 言语记忆功能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全面衰退, 相反,其中一些方面还在持续发展中。
• 陈述性记忆: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课本知
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
• 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 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游 泳动作要领)。
三、记忆系统及其加工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 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形成心理表 征的过程; 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 、做过的动作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 人们的头脑中; 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
短时记忆实验
记忆
• bnp • 527
• smxv • 198
• 结果显示,6秒钟后,有68%的被试不 能回忆,间隔18秒,则有将近90%的被 试不能回忆起三辅音连串,这说明在不 能复述的情况下信息从短时记忆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 加工;容量有限,大约为7± 2个组块; • 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 容量扩大。必要时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 信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记忆的自我效能感
• 这说明自我效能感高的老年被试可以准确地评 估自己的能力,并在适当的时候控制自己的行 为以得到更好的结果,相对地,低控制组选择 的录音长度超过了他们可以准确回忆的能力。 • 另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自我控制感与是否 可以 存在正相关,研究中老年 人需要回忆30个不同类别(水果或花)的单 词,自我控制感高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将单词分 类以便于更好地记忆。
– 情景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 – 语义记忆:对一般只是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 的地点、时间无关
• 任何信息都
没有感觉记忆的登 记和短时记忆的加工,信息就不可能长时 间存储在头脑中
• 内隐记忆: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 外显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 不常见的英语单词,现在要你写出这些单 词,你却一个也写不出来,换句话说,你 不能有意识地回忆它们。 • 但是完成简单的补笔任务却可以证明,你 现在对那些单词仍然是有记忆的。 • hon_st_; pr_te_n; as_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