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模版(六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模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并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
第三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原则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明确、追究到人。
第四条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责任追究。
第五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应依法、公正、公平、公开进行。
第二章安全事故的分类和级别
第六条安全事故按照事故的重大程度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三个级别。
第七条一般事故是指发生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对人员、财产造成轻微影响的事故。
第八条重大事故是指发生后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对人员、财产造成较严重影响的事故。
第九条特别重大事故是指发生后造成多人死亡或者对人员、财产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事故。
第十条安全事故的级别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并上报企业领导层备案。
第三章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程序
第十一条发生安全事故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及时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现场勘查、证据收集、事故分析等工作,确定安全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第十二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程序包括事故调查、责任认定、追究程序三个环节。
第十三条在事故调查环节,事故调查组应进行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证据,进行调查取证,听取事故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陈述和解释,并编制详细的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四条在责任认定环节,事故调查组应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并按照事故的级别、责任人的职务和责任等因素,确定责任的严重程度。
第十五条在追究程序环节,根据责任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教育、警告、罚款、停职、降职、撤职、辞退等。
第十六条对于特别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应进行严格的法律程序,并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章安全事故责任的划分
第十七条安全事故责任划分包括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共同责任。
第十八条主要责任是指直接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责任,由直接参与安全事故的人员承担。
第十九条次要责任是指在事故发生过程中作出不当决策或者不积极行动,导致事故发生或者事故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事故的控制和应急处置的责任。
第二十条共同责任是指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多个人员在同一时间或者不同时间内都存在不当决策或者不积极行动,导致事故发生或者事故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事故的控制和应急处置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责任的划分应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和责任人的行为、疏忽、管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第五章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措施
第二十二条对于一般事故,主要责任人应接受警告、教育、罚款等追究措施。
次要责任人应接受教育、罚款等追究措施。
共同责任人应接受警告、教育等追究措施。
第二十三条对于重大事故,主要责任人应接受停职、降职、罚款等追究措施。
次要责任人应接受停职、罚款等追究措施。
共同责任人应接受教育、罚款等追究措施。
第二十四条对于特别重大事故,主要责任人应接受撤职、罚款等追究措施。
次要责任人应接受停职、罚款等追究措施。
共同责任人应接受教育、罚款等追究措施。
第六章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结果的公示
第二十五条追究责任的结果应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企业内进行公示,并向事故当事人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追究责任的结果应在企业内部通报,并予以追踪和落实。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解释权属于企业领导层。
第二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九条本制度的修改和废止经企业领导层决定并公告后生效。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模版(二)
一、目的
本模板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过程,明确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理结果的追踪,以提高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适用范围
本模板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和组织,用于处理各类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
三、责任追究程序
1. 安全事故调查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事业单位应立即成立由相关部门、专家和相关人员组成的安全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调查组应全面、客观、公正地对事故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
2. 责任人确定
根据安全事故调查结果,确定责任人。
责任人包括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
直接责任人为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员,间接责任人为对事故发生有一定间接责任的人员。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确定责任人。
3. 责任追究措施
根据责任人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责任追究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
(1) 直接责任人
对于直接责任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
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和开除等。
同时,要求其进行安全培训和整改,并跟踪其整改情况。
(2) 间接责任人
对于间接责任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
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和撤职等。
同时,要求其进行安全培训和整改,并跟踪其整改情况。
(3) 其他相关人员
对于其他相关人员,根据其责任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
具体措施由企事业单位自行制定,并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
4. 处理结果公示
根据责任追究结果,企事业单位应将处理结果进行公示。
公示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公示、外部公示、公告栏公示等。
公示内容包括责任追究的事实、追究结果、处理措施等。
5. 处理结果跟踪
企事业单位应对责任人的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确保处理措施的执行。
对于处理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附则
1. 所有的安全事故都必须按照本模板进行责任追究。
2. 对于涉及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应在调查结果确认后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3. 对于涉及法律责任的安全事故,应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进行处理,并报请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4. 本模板的解释权归企事业单位所有,并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更新。
以上是关于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的模板,仅供参考。
企事业单位在实际使用中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模版(三)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责任追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所有安全事故,无论是因生产活动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第三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应坚持“责任明确、追究公正、惩罚有力、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每个单位的领导人员应当带头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分为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系统责任三个层次。
第二章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
第六条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应当及时进行责任认定,明确责任人。
第七条对于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人员,应当追究直接责任。
第八条对于安全事故中没有直接导致事故的人员,但其行为或者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事故发生或者扩大的,应当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第九条对于安全事故中暴露出的制度缺陷、运行不畅等问题的,应当追究系统责任。
第十条对于受伤人员及其家属,应当积极开展善后工作,保护其合法权益,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章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程序
第十一条对于发生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程序如下:
(一)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由主要领导亲自牵头的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的调查工作。
(二)事故调查组应当全面搜集、核实相关证据,查清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三)事故调查组应当依法听取事故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意见,并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四)根据事故调查结果,进行责任认定,明确责任人。
(五)对于直接责任人,应当依法进行相应处罚,确保其承担相应责任。
(六)对于主要领导责任人,应当追究其责任,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处理。
(七)对于系统责任人,应当调整、完善相关制度,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第四章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执法机关和处罚措施
第十二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应当由相关部门主管的安全生产执法机关进行。
第十三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一)口头警告或批评教育。
(二)书面警告或批评教育。
(三)责令限期整改。
(四)罚款。
(五)吊销或者限制相关许可证件。
(六)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其他规定
第十四条各级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人。
第十五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结果应当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对于安全事故责任人,应当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管理能力。
第十七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应当与相关制度相衔接,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制度施行后,对于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应当按本制度的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单位负责。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模版(四)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旨在明确企业和个人在安全事故中的责任,并加强对责任人的追究。
下面是一篇关于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范文: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模版(五)
第一条为了有效防范和处理安全事故,明确企业和个人在安全事故中的责任,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制定本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商业机构、建筑工地等。
第三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原则是事故责任明确、追究到人、依法处理。
第四条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安全事故,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1. 违反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
2. 违反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3. 违反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
4. 不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
第五条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应当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责任人的过失程度进行判定。
第六条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应当分别对企业和个人进行追究。
第七条企业的追究责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1. 给予警告、记过、降薪、降职等纪律处分;
2. 暂时或者永久解除聘用合同;
3. 推动其进行赔偿或者承担相应义务。
第八条个人的追究责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1. 给予警告、记过、降薪等纪律处分;
2. 取消岗位职称、职务或者撤销职务;
3. 停职检查、辞退等调整工作岗位。
第九条企业和个人对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可以依据其安全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限制性的经济处罚,如罚款等。
第十条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应当遵循依法公正、明确权责的原则,确保责任人依法接受相应的处罚和追究。
第十一条企业和个人有权对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决定提出申诉,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受理并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如对该制度有异议或需要调整,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本制度由企事业单位、商业机构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自行制定,并向相关部门备案。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模版(六)
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责任追究,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的制度。
这种制度旨在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根据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责任主要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由相关行政部门依照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如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
民事责任是指事故责任人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根据民事法律规定,事故责任人应对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进行赔偿。
刑事责任是指对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事故发生的责任人进行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事故责任人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
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重点是明确责任,确保事故责任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惩罚。
这有助于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