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主、副机(柴油机)系统检查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副机(柴油机)系统检查维护
1 机座、机架及其螺栓
1.1 机座、机架和底座要检查有无裂纹、变形、损伤和腐蚀等缺陷。
I.2 检查机座与底座、底座与船体基座,以及机架与机座和气缸的连接情况。
锤
击检查其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或断裂,底座垫片和螺栓安装是否牢固,必要时也可对连接螺栓进行抽查和校核贯穿螺栓的预紧度。
2 气缸盖及其阀件
2.l 检查气缸盖及其阀孔周围、各连接凸缘有无裂纹、烧蚀、凹凸不平等缺陷。
2.2 检查冷却水腔的积垢及腐蚀情况。
2.3气缸盖经修理后,或必要时应对冷却水腔进行水压试验。
2.4 检查各阀件的阀壳、阀芯及弹簧有无裂纹,阀与阀座的工作面是否正常。
对
于阀杆,必要时进行探伤检验。
2.5 安全阀的校验应在厂修时进行。
开启压力为1.4倍最大燃烧压力。
3 气缸套
3.1检查气缸的磨损,工作表面是否正常、光滑。
缸套上下磨损部位有无呈凸肩
现象。
缸套的磨损不应超过规定极限值。
缸套的磨损允许用镀铬、镀铁或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进行光车修理。
3.2检查缸套有无裂纹、擦伤、砂眼、疏松,个别不影响强度的砂眼在使用中未
发生拉缸或其它缺陷时,允许继续使用,但工作表面有较大缺陷或消除缺陷后影响强度时,应予以换新。
3.3缸套吊出时。
应检查缸套、机体内冷却水腔壁中有无水垢,气蚀。
气蚀严重
时应予修理或换新。
3.4查阅缸套及活塞的磨损测量记录,最大允许间隙不得超过规定的极限值。
3.5检查气缸油供应情况,供应量是否适当,油管是否畅通,其接合密封处是否漏水。
4 活塞和连杆
4.1 检查活塞头部、吊环孔、活塞环槽、裙部等处有无烧损、裂纹,顶部烧损
凹陷严重时应予修理或换新。
4.2检查活塞环、活塞环槽的磨损情况, 耐磨环有无裂纹、松脱、过度磨损。
检
查活塞销、销孔、销轴承是否有裂纹、擦伤及过度磨损,必要时活塞销应进行探伤检验。
活塞的锥度及椭圆度一般不应超出有关技术标准的极值。
4.3活塞组件在必要时应解体,以检查冷却腔内部的积垢、腐蚀,装复后应按说
明书进行液压试验。
试验压力一般为0.4-0.6Mpa。
4.4 检查连杆有无裂纹、拉伤或过度磨损、弯曲变形,连杆不得有横向裂纹,个
别纵向或轴线夹角小于3度、深度不超过连杆直径1/10、长度不大于100mm 的非连续性裂纹允许进行修复。
如采取热调正弯曲或裂纹补焊,光车修理
后应进行退火处理和探伤检查。
4.5 检查活塞与连杆连接的牢固性,测量活塞销与连杆小端轴承的装配间隙。
5 曲拐箱安全防爆门
检查曲拐箱防爆门弹簧有无断裂,动作是否灵活、有效。
防爆门开启压力一般不大于0.01 MPa。
6 曲拐箱
对柴油机曲拐箱进行内部检查应定期进行,修理后或在发现疑点时,更要认真检查,以防万一。
为确保柴油机主要运动部件的正常运行,应进行全面的表面检查,有时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某项检查,其主要检查内容有:
6.1 热车触摸检查
当机器在运转中发现某曲拐箱道门过热,和轴承经检修或更换后进行试车检查时,在停机、停泵后(曲拐箱过热或冒烟严重时,不允许停车后立刻打开道门)可进行检查,用手触摸各摩擦部位的温度是否有过热现象,以判断轴承及其它摩擦部件工作温度是否正常。
6.2 敲击检查
用检验榔头沿各紧固件螺栓上紧方向敲打螺母;根据声音和位移来判断紧固程度(有无松脱和裂纹)。
6.3 油底壳检查
如果在油底壳滤网、滤器内发现金属屑、白合金脱落物等,应进一步检查各轴承及其它摩擦部位是否曾发生过热现象,这可以从螺母的过松和轴承侧面看出,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6.4 连杆大端检查
可用撬棒或螺丝刀撬动连杆大端,粗略检查轴承的松紧程度,如发现过紧或过松现象,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6.5 传动齿轮或链条检查
此项工作一般都与曲拐箱检查同时进行,对齿轮传动装置应检查各齿面的磨损和腐蚀情况,并测量齿隙;对于链传动装置,应对每个链板、套筒滚子的张紧程度进行检查和调整.对其润滑油和喷油咀方向位置和喷油量进行检查(开机油泵检查)。
6.6 盘车泵油检查
当上述各项检查完毕后,可进行盘车泵油检查,应启动机油泵观察各轴承处滑油流量大小和均匀程度及油管和接头处有无漏油。
据此可以大致判断轴承的磨损情况、间隙大小是否合适以及润滑管路是否完好。
7 曲轴及其轴承
7.1检查轴颈有无擦伤、蚀坑、损伤和磨损情况,测量轴颈的椭圆度和锥度.轴
颈的椭圆度和锥度不应超过极限值。
7.2 检查轴颈,特别是园角油孔附近有无裂纹。
必要时应用有效方法进行探伤,
对曲轴裂纹,可按有关的技术规定研究处理。
曲轴修理,必要时,应测量主轴颈对曲轴中心线的径向跳动量,建议采用全挠性测量法。
测量时可适当增加支承数目,支承数量要对称,各支承中心应
在同一直线上,支承要牢固,对每个主轴承要求在两处和取跳动量。
曲轴
的径向和轴向跳动量都不应该超出极限范围。
7.3 检查曲轴红套式压力配合处有无松弛或位移现象;如有少量渗油现象,而在
长期使用中无变化时,允许继续使用,但应加强检查。
7.4 检查分段式曲轴的法兰连接及组装式曲臂平衡重块的紧固性是否可靠。
7.5检查轴承有无裂纹、脱壳、过热、擦伤、崩块及其接触、摩擦情况。
并用拐挡
表测量记录。
7.6检查曲轴臂距差,曲轴与轴系连接后,冷态下的臂距差不得超过极限值。
应符
合下表规定:
大不得超过0.5mm。
对大重量飞轮且属挠性连接者,当飞轮装妥后,近飞轮
端的第一道曲轴臂膀差,可放宽为每米活塞行程不大于0.175mm。
臂距差的测量点,应为距曲柄销轴心线的(s+d)/2处(s为活塞行程,d为主轴颈直径mm),如不在规定的测量点时,应进行修正。
测量时,轴应支承在
两端的轴承上。
曲轴臂里差在任何情况下不得用调节贯穿螺栓的预紧度进
行调整。
检查曲轴,经转出轴承检查,测量臂距差和下沉量后,判断技术情况良好,在主机未发生大事故的情况下,可不必吊出曲轴来检查。
7.7曲轴需消除缺陷光车,应征得验船师的同意。
如有必要,光车前应该算强度,
使之符合规定要求。
8 凸轮轴及轴承
8.1检查凸轮轴工作面有无裂纹、剥蚀、擦伤和过度磨损,凸轮轴与凸轮的紧固
是否可靠。
8.2检查轴承及轴颈有无裂纹、擦伤及磨损情况,如过去使用正常、外观检查良
好,而又未经修理的,轴承可不拆卸检查。
8;3 分段式法兰连接的凸轮轴,要检查其紧固度,尤其是气缸体跳动量较大的旧机器,更应该注意检查。
9 齿轮、链轮等定时机紧
9.1检查每个齿轮有无裂纹、剥蚀、崩块,齿面有无啮合不良和严重磨损。
要求
齿轮啮合面不小于齿面高度45%,不小于齿宽的60%,啮合齿侧间隙不应超过原始间隙的50%,或说明书中的允许值。
9;2 对链条传动机构,应检查链节及滚子有无裂纹、剥蚀及其磨损情况,必要时对传动链条进行探伤和校核其预紧度。
9.3 对链轮应检查其与轴的触情况和本身的磨损情况。
9.4 检查各部分的润滑情况。
10 高压油泵、喷油器
10.1检查高压油泵、喷油器的壳体、弹簧有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10.2检查高压油泵柱塞偶件、出油阀偶件和喷油咀偶件有无裂纹、摩痕、损伤、蚀
点、毛刺等缺陷。
10.3检查油泵柱塞套筒、出油阀、喷油咀各偶件的配合滑动性及密封性是否正常。
10.4检查喷油器的喷油压力和雾化情况是否正常。
11 气涡轮增压器、中间冷却器
11.l检查叶轮轴、叶片有无裂纹、弯曲变形、崩块、腐蚀。
叶片裂纹或变形严重
时,应修理或换新。
叶片修理后应做动平衡试验,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转速小于等于2000转/分时。
叶轮偏心距e不大于0.002mm。
当转速大于2000转/分时,叶轮偏心距e不大于0.00lmm。
11.2检查涡轮增压器壳有无裂纹,水腔积垢和腐蚀情况,并进行1.5倍工作压力,
但不小于0.4Ma的水压试验,必要时应对壳体测厚。
11.3检查轴承有无过热、裂纹、擦伤、过度磨损、轴封是否正常。
11.4检查压气机叶片与叶轮和扩散器的间隙及减震器的技术情况。
11.5检查中冷却器的管子、管板、散热片有无变形、损坏、腐蚀和有无水垢、
油垢堵塞等情况。
11.6中冷器清洁,修理后应进行1.25最大工作压力的水压试验。
检查泄漏情况。
12 主机启动操纵机构
12.1检查盘车机与启动装置联锁的可靠性。
12.2检查操纵机构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操纵效果是否良好。
12.3检查各种阀门(主启动阀、气缸起动阀、空气分配器等)的可靠性。
13 主机修理安装后的检查
13.1检查机架、机座及其垫片的安装情况:
.1检查机座、机架的安装是否牢固,各接触面间应紧密贴合,连接螺丝应牢固可靠,机座和垫片间间隙在螺栓拧紧前一般应不能插入0.08mm塞尺;
.2机座紧配螺栓应不小于总数的15%,但至少不少于4只,垫片厚度应在10-75mm间,钢质垫片厚度不大于25mm。
13.2运动部件在气缸内校中安装检查:
.1对筒形活塞式柴油机,在未装活塞环条件下,活塞在任何位置,其裙部与气缸的装配最小间隙,一应少于总间隙的25%;
.2允许活塞在气缸内沿纵向平衡滑动仅在一边偏移;
.3检查柴油机连杆大、小端轴承与轴销接触情况,在轴瓦园孤中心两侧60°- 90°范围内,均应接触良好;
.4缸套、缸盖安装后应进行不少于0.4MPa的水压试验,检查各水密处有无得泄现象。
13.3检查曲轴安装情况
.1检查修理后的主轴承与曲轴的贴合情况。
下轴瓦的贴合,沿轴瓦中心两侧60°- 90°范围内应接触良好;轴瓦背面与机座也应均匀接触,贴合面积应不少于75%,不允许在其间放置任何垫片;
.2柴油机本身带推力轴承的,应检查同一缸内曲拐臂与主轴承端面轴向间隙是否正常,单边最小间隙应大于总间隙的30%;
.3检查曲轴桥规及各轴承间隙的测量记录;
.4按规定检查曲轴臂距差;
.5检查各主要附件、系统的安装情况是否正常。
14 主机调速器、安全装置
柴油机调速、超速保护装置、紧急停车、滑油低压、冷却水高温、排气高温、各缸排气温差、气缸油等报警装置,如经修理或换新,应审查产品合格证,检查各精密配合件的装配间隙与调整记录,按实际可能进行效用试验或模拟试验。
试验应符合船检规范的有关要求。
15 副机效用试验
15.1检查副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转情况,各运动部件有无不正常的发热、异音、
振动等现象,燃油、润滑、冷却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
15.2 副机调速性能,应满足船检规范的有关要求.在不影响船舶电气设备安全
使用前提下,使用期已超过十二年的副机,其调速性能的个别技术指标,经验船师同意,可适当降低要求。
15.3检查超速和滑油失压等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15.4负荷试验:到期的重要部件或调速器经修理后的试验负荷应尽量达到额定
如老旧船舶有困难时,可接船舶常用最大负荷,但不低于额定值的75%进行负荷试验,试验时间不小于2小时。
配合发电机试验的,应满足电气技术要求.如到期未经修理。
则可按船舶常用最大负荷作一小时的运转试验和调速试验。
15.5效用试验前,必须参照同类型主机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