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科综合 第1页(共8页)
22.(5分)E k =211()22s m T (2分) Fs 3=222111()()2222s s
m m T T
-(3分)
23.(10分)(1)R 2(2分) 1.4(2分) 5(3分) (2)如图所示(3分)
(2)设小滑块每次刚到达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由A 到C 根据动能定理得 mg (h +R –R cos θ)–μmg cos θ
sin h θ=1
2
mv 2(1分) 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 2
v R
(1分)
可得F =
423mg
h mg R
+(1分)学科*网 由图2可得2mg =4,
410
=33
mg R (1分) 解得m =0.2 kg (1分) R =0.8 m (1分)
(3)设小滑块在C 点时的速度最大为v m ,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其最大压缩量d =0.2 m , 弹力大小的平均值1
2
F kd =(1分)
理科综合 第2页(共8页)
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W =–Fd (1分) 根据动能定理,有W =0–1
2
mv m 2(1分) 由A 到C 有
mg (h m +R –R cos θ)–μmg cos θm sin h θ=1
2
mv m 2(1分) 解得h m =0.9 m (1分) 25.(18分)
(1)如图,设绕了k+
12
圈,撞了n 次,有θ=(21)π1k n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qvB =m 2
v R
(1分)
由几何关系,有R =r tan 2
θ
(1分) 联立得B =
2π+πcot 2(1)
mv k qr n +(2分) 由于θ<π,得n >2k ,k =0,1,2,3,…,n 取正整数(1分) 由α=π–θ=2π1
n k
n -+(1分)学科*网 t =(n +1)
m qB
α
(2分) 得t =(n –2k )
π2π+πtan 2(1)
r k v n +(2分) (2)沿轴方向,粒子做匀加速运动,有L =2
12qE t m
(2分) 解得E =22222
22π+πcot 2(1)π(2)mLv k n q r n k +-(4分)
SO-+3H+(2分)
②Fe3++H2O+Fe(HSO3)2+2Fe2++2
4
(4)不正确,溶液中剩余的H2SO3也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溶液紫红色褪去(2分)
(5)①CuSO4(2分)②BC(2分)
28.(15分)
(1)−1227.8(2分)
(2)①0.088 mol·L−1·min−1(2分,缺少单位给1分)②ACD(2分)③0.11(2分)④逆向(2分)
(3)①E(A) (1分)②低于300 ℃时,反应未达到平衡,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高于300 ℃时,反应达平衡,升温平衡逆向移动(2分)
SO-+4H+(2分)
(4)SO2−2e−+2H2O2
4
29.(9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学科&网
(1)不属于(1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性别比例(1分)(3)减弱(1分)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减少,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减弱30.(10分,每空2分)
(1)纸层析蓝绿色和黄绿色
(2)大于光照强度
(3)高温、高盐环境下,水稻为防止水分散失,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突变型水稻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可以利用较低浓度的CO2
31.(12分,每空2分)
(1)等位基因B—b与D—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D—d仅位于X染色体上
(2)8 5∶3 1/64
(3)①至少有一个亲本的基因组成是EE ②两亲本的基因组成为X d X d和X D Y(位置可颠倒)32.(8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理科综合第3页(共8页)
(1)葡萄糖胰高血糖素
(2)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偏高,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2分)促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2分)分级和反馈
34.(15分)
(1)ACE(5分)
(2)①根据题意,其光路应如图所示,光束经弧面三次反射。

(2分)
由图可得α=60°,(1分)学科*网
AO的距离L=R sinα(1分)
理科综合第4页(共8页)
可得L
R(1分)
②光束在玻璃柱内运动的路程s=3R(1分)
光在玻璃柱中速度v=c
n
(2分)
又s=vt(1分)
由上得t
(1分)
36.(15分)
(1)浓HNO3、浓H2SO4,加热(2分)取代反应(1分)
(2)(1分)羧基、硝基(2分)
(3)(2分)
(4)13(2分)HCOO NO2(2分)
(5)(3分)
37.(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纤维素红透明圈
(2)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灼烧单个菌落
(3)防止皿盖上凝结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3分)
38.(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理科综合第5页(共8页)
理科综合第6页(共8页)
理科综合第7页(共8页)
理科综合第8页(共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