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法硕复习指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
法的基本要素
法的基本要素
“法的基本要素”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保障人们权益的重要工具。
了解法律的基本要素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法律的世界里,有几个基本要素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法律的基本要素包括立法、执法和司法。
立法是指国家机关通过制定法律来规范社会行为的过程。
执法是指政府机构通过执行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
司法是指通过法院审判来解决法律纠纷和制裁违法行为。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法治社会的基础。
其次,法律的基本要素还包括公正、公平和公开。
公正是指法律的适用应当不偏不倚,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公平是指法律的适用应当基于客观事实和平等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公开是指法律的适用应当对社会公众透明公开,让人们了解法律的适用和执行情况。
此外,法律的基本要素还包括权利、义务和责任。
权利是指法律赋予人们的享有自由和利益的权力。
义务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是指人们在违反法律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后果。
总的来说,法律的基本要素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人们权益的保障。
了解并遵守法律的基本要素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了解法律的基本要素,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遵纪守法,建设一个和谐、稳定和公正的社会。
在职法硕法理章节辅导:第六章 法律体系.doc
一.简述三大法律体系的区别1.调整对象的不同:私法,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法,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社会法,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社会主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调整方式的不同:私法,个人性自主调节;公法,国家的强行干预;社会法,政策平衡3.法的本位的不同:私法,个人;公法,国家;群体利益4.价值目标的不同:私法,自由,效益;公法,秩序,公平;社会法,自由、效益兼顾秩序、秩序二.简述法律部门与法律规范、法典、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1.法律部门与法律规范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只有同类法律规范才能组成同一法律部门,不同类的法律规范不可能组成一个法律部门。
2.每一个法律部门中包含了许多法律制度,法律制度的范围比法律部门小。
3.法典是系统化的规范性文件,法律部门是由法典和其他法律规范性文件组成。
三.简述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与原则(一)标准(二)原则1.客观原则:具有相对稳定的客观依据。
2.目的原则: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法律。
3.平衡原则:各种法律部门不宜太宽,也不宜太细。
4.发展原则:既要以先行法律,法规为条件,也要适当考虑到法律、法规的今后发展。
5.主次原则:应以法律、法规的主要因素来进行划分和归类。
四.简述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部门法结构五.简述法的分类及其分类标准(一)一般分类及其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国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法的创制形式和表达形式2.实体法和程序法:法律规定内容。
3.根本法和普通法: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订主体、程序的。
4.一般法和特别法:法的适用范围。
5.国内法和国外法:法律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
(二)适用于部分国家1.公法和私法:法律的调整关系。
2.普通法和衡平法:普通法系国家的分类。
普通法是专指英国在11世纪由法官通过判决形形成的适用于全英格兰的判例法;衡平法是指英国在14世纪后对普通法的修正和补充而出现的一种判例法。
3.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联邦制国家的分类方法。
法理学讲义(第4-5章)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
四、法律概念和技术性事项
(一)法律概念界说 法律概念是人们对各种具有法律意义的现象和事实进行 综合、概括之后,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 性语词。如法律、时效、作为、不作为、法人、公司、 有限责任、犯罪、刑罚等都属于典型的法律概念。 (二)法律概念的特征与要求 (1)法律性。 (2)实践性。 (3)可操作性。 (4)准确精炼。 (三)法律概念的种类 (见教材) (四)法律技术性事项 法律的技术性事项,主要是指法律中需要特殊处理的问 题。如关于法律生效的时间、法律解释权问题、修正程 序问题、公布的文字形式问题以及宪法中关于国旗、国 徽和国歌等的图形、尺寸、颜色等等的规定。
(三)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法律体系与法制体系
2.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 3.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
4.法律体系与法系 (四)研究法律体系的意义
四、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三大部类法的划分 1. 私法 —— 即调整私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人格关系 和身份关系的一个法律部类。主要包括民法、商 法和知识产权法等。 2. 公法 —— 即由一系列调整国家组织及其活动的法 律部门组成的法律部类,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 刑法和诉讼法。 3. 社会法 —— 即由一系列规定社会一般利益、调整 社会合作关系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法律部门组成的 一个法律部类。它主要包括经济法、劳动法、科 教文卫法、环境与资源法、社会保障法、社会福 利法等。
三、法律原则
(二)法律原则的种类 1.按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 原则和公理性原则 2.按照覆盖面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 原则 3.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三)法律原则的功能 1.法律原则是维护法律体系统一的重要保障 2.法律原则能指导人们正确地适用法律和遵守法律 3.法律原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律的漏洞 4.法律原则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
法硕背书知识点总结
法硕背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法学基础知识1. 法学基础概念法学是研究法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法律制度,法学包括法律学、法理学、法史学和比较法学等多个学科。
2. 法律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具有客观约束性、综合性、强制性和权威性。
其功能包括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合法权益和解决社会矛盾等。
3. 法的来源和形成过程法的来源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国际法和社会主义法律等多个渠道,法的形成过程包括法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途径。
4. 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法的有效性包括法律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实施性,法的适用包括法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和适用方法等。
第二章宪法和行政法1.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包括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修正和宪法的解释等内容。
2.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行政法是国家管理和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具有行政法的对象、主体和程序等要素。
3. 行政权的行使和监督行政权的行使包括行政权的基本原则、行政权的行使程序和行政权的运用等方面,行政权的监督包括监察机关和公民监督等内容。
4. 政府职能和公务员制度政府职能包括政府职能的性质、内容和创新,公务员制度包括公务员的基本权利、义务和管理等方面。
第三章刑法和刑事诉讼法1.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刑法是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包括刑法的适用原则、犯罪的构成和刑罚的科学等要素。
2. 犯罪和刑事责任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的行为,刑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刑事责任的适用和限制等内容。
3. 刑事诉讼的程序和程序权利刑事诉讼包括刑事诉讼的程序、程序权利和程序保护等方面,涉及到公诉、自诉和抗诉等多个方面。
4. 刑罚的种类和执行刑罚包括刑罚的种类、刑罚的适用和刑罚的执行等要素,其中包括死刑的适用、死刑的执行和死刑的特殊情形等内容。
第四章民法和民事诉讼法1. 民法的基本原则和体系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涉及到民法的依法原则、法律适用和分则规定等方面。
法硕备考知识点总结
法硕备考知识点总结一、法学理论基础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准则或规则。
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约束力和保护作用。
2. 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直接性、具体性、强制性和公正性等特征。
3. 法学的基本概念法学是研究法律的起源、发展、内容、适用以及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4. 法学研究的目的法学的研究目的是要揭示法律的本质、规律和特点,为法治建设和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5. 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国际法等不同层次法规在内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整体协调的法律规范系统。
6. 法律适用法律适用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无规定不溯及以前、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以及面向未来的原则。
7. 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方法。
二、法律基本知识1. 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它是规定国家政治组织形式和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具有排他性和基础性。
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元首、国家权力机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2. 行政法行政法是规范国家行政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主要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许可、行政处分、行政裁量等内容。
3. 民法民法是调整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婚姻家庭制度、继承等内容。
4. 刑法刑法是规范、约束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罪与刑的基本原则、犯罪行为和刑事责任、刑事程序等内容。
5. 商法商法是调整商业活动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商业契约、公司服务规定、票据法等内容。
6. 经济法经济法是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调整和约束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市场经济法、国有经济法、私有经济法等内容。
7. 劳动法劳动法是规范劳资关系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劳动合同、工资福利、劳动争议解决等内容。
司法考试法理学名师讲义——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是指法的各种组成成份。
法的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
(⼀)法律规则 1.法律规则是指具有⼀定结构形式,并以规定权利义务和相应法律后果为内容的⾏为规范。
2.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三要素:假定条件、⾏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1)所谓假定条件,是指⼀个法律规则中关于该法律规则适⽤情况的部分,包括法在什么地⽅、什么情况下、对什么⼈适⽤。
①法律规则的适⽤条件。
其内容有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域以及对什么⼈⽣效等。
②⾏为主体的⾏为条件。
(2)所谓⾏为模式,是指⼀个法律规则中规定⼈们具体⾏为的部分,是法律规则的核⼼部分。
①可为模式(权利⾏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们“可以如何⾏为”的模式。
这种⾏为模式与授权性规则相联系。
②应为模式(义务⾏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们“应当或必须如何⾏为”的模式。
③勿为模式(义务⾏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们“禁⽌或不得如何⾏为”的模式。
【注意】可为模式与授权性规则相联系;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与义务性规则相联系。
(3)所谓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为⼈的⾏为符合或不符合⾏为模式的要求时,⾏为⼈在法律上所得到的评价或应承担的后果。
①合法后果,即⾏为⼈的⾏为符合法律规则关于⾏为模式的规定,就会得到法律上的肯定性评价,具体表现为对⾏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
②违法后果,即⾏为⼈的⾏为不符合法律规则关于⾏为模式的规定,就会得到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具体表现为对⾏为⼈⾏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销、停⽌,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3.法律规则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标准类别举例规则的内容规定(主要是⾏为模式)不同授权性规则职权性规则有………职权权利性规则有权……,享有……的权利;可以……义务性规则命令性规则有…… 义务,须得……,要……,应……,必须……禁⽌性规则禁⽌……,不准……,不得……,不应当……,严禁……,不要……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确定性规则⽆须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委任性规则由其他机关制定规则准⽤性规则把规则的内容指向了其他规则,参照……对⼈们⾏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强⾏性规则内容具有强制性,不容许更改任意性规则允许⾃⾏选择、协商确定⾏为的模式 (⼆)法律原则 1.法律原则是法的构成要素之⼀,为法律规则提供基础性的、指导性的价值准则或规范。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法律体系解析
法律基础知识汇总法律体系解析法律基础知识汇总法律体系解析导言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秩序的重要工具,对于个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体系的运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同时也能保护我们的权益。
本文将对法律基础知识进行汇总,并对法律体系进行解析。
一、法律基础知识汇总1.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性的规范行为的规则体系。
它涵盖了各个领域的规章和条例,旨在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平。
2.法律的种类在法律体系中,法律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其中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判例法等。
不同的法律种类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层级。
3.法律的层级关系在法律体系中,不同种类的法律存在层级关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处于最高层级,其他法律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则具有逐级衍生的关系。
4.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适用于特定的地域和对象。
例如,某一法律可能仅适用于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并且只针对特定的人群或事物。
5.法律的效力法律的效力可以表现为直接性和间接性。
直接性指的是法律可以直接产生法律效果,例如,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对所有人都具有普遍约束力。
间接性则是指法律通过具体的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等进一步细化和解释。
6.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导致不同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可以是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
不同的责任类型对应不同的法律程序和惩罚措施。
二、法律体系解析1.宪法的作用和特点宪法是国家的组织根本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和公民的权益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宪法设定了国家机构的基本架构、权力分配和公民的基本权益,是其他法律的依据。
2.立法机关和法律的制定立法机关是制定法律的主体,通常由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担任。
法律的制定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包括起草、审议、表决和公布等环节。
3.司法机关和法律的解释司法机关负责解释和适用法律。
在具体的案件中,司法机关会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司法解释进行判断和裁决,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017考研政治考点解析:法律及法律相关知识点
2017考研政治考点解析:法律及法律相关知识点法律的本质和特征(1)法律的本质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即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所体现的意志。
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 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
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2)法律的特征第一,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调整社会关系的, 因为社会是指以物质生产为基础而结成的人们的总体。
第二,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 习惯等其他社会规范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由国家保证实施。
第三,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法律规定人们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 告诉人们能够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违反法律的后果。
题目:法律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 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
其中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因素是() A 人口B 风俗习惯C 生产方式D 地理环境答案:C分析:法律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等。
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因此正确答案选C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1)指引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形式实现的。
授权性规范指引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禁止性规范指引人们不得做什么;义务性规范指引人们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
(2)预测作用。
法律通过对某种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 性质和后果,从而自觉地实施合法的行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体系及三要素
组成部分,但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相互配套协调,不得出现与其他法规重复、矛盾和抵触的现象,并能够覆盖建设活动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使其建设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
三要素:关系主体、关系客体、关系内容。
建筑施工许可证的申请条件。
1、已办理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2、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3、需要拆迁的,拆迁进度要符合施工要求。
4、已确定施工企业。
5、有所需的施工图及技术资料。
6、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7、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建筑工程承发包行为规范:1、发包与承包单位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2、发包与承包双方投标活动公开公正平等竞争原则,择优选择承包单位。
3、发包单位不得收受贿赂、回扣或其他好处。
4、造价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监理内容:建筑工程监理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方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程和建设资金的使用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
招投标程序编制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投标、评标、中标、投标方定合同标书作为废标的情况1、标书无公章2、标书字迹不清3、没有按照发标单位要求编写标书4、投标文件袋没有密封5、标书有关价格的数字没有大写形式标明6、技术要求未达到投标要求7、投标中有欺诈现象。
从业单位的条件:1、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2、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3、有相应的技术装备4、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条件。
合同订立的程序及要约。
程序:要约、承诺、合同订立与生效、缔约过失责任、格式条款。
要约: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以订立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现。
无效的合同: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饰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抗辩权的种类:同时履行、后履行、先履行抗辩权,也称为不安抗辩权。
合同担保种类: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
法律硕士法理学重要知识点第页.doc
1.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成文法-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规范,故又称“制定法”或“立法”。
不成文法-指由国家机关以一定形式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现为成文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的法律规范,一般是指习惯法。
通常将判例法归入不成文法2.创制主体和适用法律关系主体的不同:国内法、国际法3.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实体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直接来自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的要求,如所有权、全权、政治权利义务,通常表现为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主法;程序法-主要内容是规定主体在诉讼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即主体在寻求国家机关对自己权利予以支持的过程中的行为方式,这种权利和义务是派生的。
4.法律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根本法-宪法,是其他法律制定的依据。
普通法-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内容一般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法律效力低于宪法5、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一般法-在效力范围上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对一般的人和事有效;特别法-指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特定地域或在特定时间有效的法律。
一般特别优于一般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法律部门是众多的法律规范有机的构成统一整体的“中介”,是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一是法律调整的对象,二是法律调整的方法。
1、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民、行政、婚姻家族法等);2、法律调整的方法是划分法律部门的补充标准(经济、行政、民商、刑法等)法律体系:通常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研究法律体系的意义: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法学体系的范围更广泛)。
法律体系是在一个国家中一般只有一个(法学体系会出现多个并存)。
研究法律体系,有助于科学地划分法律学科,正确适用法律以及恰当地进行立法预测等。
法理学002之法律要素、法律权利义务责任、法律形式、法系
5,法律规则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规范”的核心意义在于其是人们行为的指针和标准,对人们的行 动起着一种指引作用。 一般而论,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是可以互相通用的两个概念。 [Rule,译作规则;Norm,译作规范]
6,法律规则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法律规则之常见的分类: 1.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 ——按照法律规则所设定的行为模式的不同 2.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按照法律规则是否允许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 设定权利和义务 3. 确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对于黄某所犯的虐待罪,检察机关并不提起公诉,而由受害人自主决定 是否提起刑事诉讼。如果陈某不愿意向法院提起公诉,则司法机关不会 主动介入此案。但是,假如陈某所犯的是盗窃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等不属 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则必须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当事人之间无 权自行协议解决。
四、 法律原则
1,概念。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 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的、指导性的原理和准则。 法律原则通常反映出立法者以法的形式所选择确定 的基本价值,体现了法律的主旨和精神品格。在许 多法律部门中都有法律原则,例如刑法中的罪刑法 定原则、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等。
6,所谓“法的形式”,指法的内容的表现方式, 是法的内容要素的外在结构和组织形态,如“法 典”、“判例法”、“习惯法”等。 7,法律要素的分类 如何将复杂的法律现象归结为哪些简单要素,即 法要素的“模式”问题,此为西方法理学中的传 统问题。
校复习专区法硕指导十九-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
校复习专区法硕指导十九: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一)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本国法律规范构成的体系; 2.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国内法所构成的体系; 3.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组成的不同类别的部门法所构成的体系 4.法律体系是由既相对独立而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来源:exam8 (二)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
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中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的方法。
划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主次原则。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根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整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主要的法律部门: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科教文卫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军事法。
法律要素法律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因素或元素。
一般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和概念三种要素构成。
一、法律规则(一)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1.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3.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
应当将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区别开来,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二、法律原则(一)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
第四章 法律体系 第五章 法的要素-新
• 赵安于1994-2000年期间,利用先后担任 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副主任、主任, 1995年春节联欢晚会、“春兰杯”颁奖晚 会、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职务上的 便利,多次接受词作者张俊以的请托,使 其创作的作品得以在上述晚会及赵安主管 的各类文艺晚会上演出,使宣传其的专题 片得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赵安收受张俊 以给予的11万元及价值50万元的音像设备 。 第385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 ?赵安构成受贿罪吗 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 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 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的,是受贿罪。
第四章
法律体系
三、法律体系的结构:法律部门 (一)法律部门的含义 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原则和标准 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法律体系 的基本组成要素。
第四章
法律体系
三、法律体系的结构:法律部门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主要标准: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法律的 调整对象 次要标准:法律的调整方法
第四章
法律体系
四、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 宪法部门: 涉及我国基本社会制度、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的 法律规范。 • 行政法部门: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 • 刑法部门: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 • 民商法部门: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 系及商事关系的法律部门,简称民商法。从内容上看 ,民商法律部门的主要内容是民法和商法两大块。
第五章
法的要素
第93条 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 的人员。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 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 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 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法律构成要件与法律构成要素
法律构成要件与法律构成要素法律构成要件,广义的概念,是一定法律效果发生的前提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如下:1.当事人。
即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
2.有意思表示。
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完成,法律行为既告成立;双方法律行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时法律行为方告成立。
3.标的须确定并且可能。
标的的确定,指关于标的表示须达到能被具体认定的程度。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存在很多争议,就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一般成立的要件有以下几点:1.当事人确定。
(有的民民事行为的当事人只有一名)2.意思表示明确。
(有的民事行为只须一个意思表示,比如抛弃动产;有的民事行为必须有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比如买卖合同)3.标的确定。
标的是行为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要将标的与标的物区分开来,标的的外延比标的物的外延广阔,即标的物是标的的物化。
比如汽车,房屋等;而标的可以之权利或者义务等)。
《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属于合法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为《民法总则》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为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
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
法的构成要素有:法律规范、原则和制度的总和(规范要素);法律手段的总和(组织要素);法律观点、思想、心理的总和法的构成要素又称为法律的构成要素,使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整方式出现,而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才能被赋予法律效力,而构成这种形式所应具备的要素就是法的构成要素。
法律学知识点总结
法律学知识点总结概述本文旨在总结法律学的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和掌握法律学的核心概念。
法律的定义和特点法律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则和准则的总和。
它具有以下特点:- 强制力:法律具有强制执行的力量,违反法律规定将受到处罚。
- 平等性: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或权力。
- 稳定性:法律应当稳定且持续有效,以保障社会的秩序和公正。
法律系统和法律主体法律系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法律体系。
常见的法律系统有:- 大陆法系:以法典为主要依据,如法国、德国等国家。
-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依据,如英国、美国等国家。
- 混合法系:结合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特点,如中国、日本等国家。
法律主体是指能产生法律效力和行使法律权利的主体,常见的法律主体有:- 国家:国家行使立法权、执法权和审判权,是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 公民:公民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
- 法人:包括公司、机关团体等拥有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法律主体。
法律分类法律可以根据其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
常见的法律分类有:- 公法:调整国家与公民、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如宪法、刑法等。
- 私法:调整个人之间的关系,如合同法、民法等。
- 行政法:调整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的关系,如行政法规、行政许可等。
法律解释和运用法律应当进行解释和运用,以确保公正和一致性。
法律解释方法包括:- 文本解释:以法律文件的字面意思进行解释。
- 制度解释:根据法律所属的制度进行解释。
- 历史解释:根据法律的历史背景和起源进行解释。
- 司法解释:根据判例法进行解释。
法律学研究方法法律学研究方法包括:- 文件研究:通过研究法律文件和相关文件来获取信息。
- 实证研究:通过实证数据和情况来研究法律现象。
- 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异同来分析和研究。
- 判例研究:通过研究判例来了解和分析法律的解释和适用。
结论本文简要介绍了法律学的知识点,包括法律的定义和特点、法律系统和法律主体、法律分类、法律解释和运用以及法律学研究方法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法硕复习指导:法律体系与法律要素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一)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具有以下特征:1.法律体系是指一国本国法律规范构成的体系;2.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国内法所构成的体系;3.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所组成的不同类别的部门法所构成的体系4.法律体系是由既相对独立而又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二)法律部门,亦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所作的分类。
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部门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
中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调整的方法。
划分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主次原则。
二、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根据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调整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我国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主要的法律部门: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科教文卫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军事法。
法律要素法律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因素或元素。
一般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和概念三种要素构成。
一、法律规则(一)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 1.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 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3.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
应当将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区别开来,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二、法律原则(一)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直到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二)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而法律原则其要求比较笼统、模糊;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具有宏观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更宽广;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而不同强度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
三、法律概念(一)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术语)。
(二)法律概念的种类:1.依照法律概念所涉及的因素,可将其分为四类:主体概念、关系概念、客体概念、事实概念;2.依照其所涉及的内容,法律概念可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
下面来看一些历年真题:2006年真题:8、划分法律部门时,首先应考虑和坚持的原则是(B)A、客观原则B、目的原则C、平衡原则D、发展原则[分析]我国法学界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原则分别是: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和主次原则。
其中,目的原则直接体现了划分法律部门的目的,有助于帮助人们了解、掌握本国现行法律。
目的原则是最应首先考虑和坚持的原则,如果划分不利于该原则,划分法律部门就毫无意义。
故本题答案为 B.1、(分析题)运用法理学理论和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05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着位置予以明示;第三十条规定: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两千元以下罚款。
问题:(1)《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属于我国哪一类法律渊源?(2)运用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理论和知识,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3)从行为模式角度分析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的种类。
(4)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哪一种类[分析](1)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为行政规章中的部门规章。
因此,商务部发布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应属于部门规章或行政规章。
(2)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假定是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范围部分,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的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即作为或不作为的具体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对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否定评价的部分。
《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九条中规定的酒类经营者为假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在经营场所显着位置予以明示为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
第三十条的规定予以警告,责令改正和处两千元以下罚款是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
(3)从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禁止性法律规则;从应在经营场所显着位置予以明示这一行为模式角度而言,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属于命令性法律规则;因为禁止性法律规则和命令性法律规则可以合称为义务性法律规则,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总体上属于义务性法律规则。
(4)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是行政法,因此,材料给定的法律规则所确定的法律责任属于行政责任。
2005年真题:6、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这一分类所依据的标准是(A)A、法律规则规定的内容B、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C、法律规定内容的确定性程度D、法律规则所包含的社会关系[分析]法律规则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凯程法硕,国内领先的法硕法学辅导机构,法硕考研,首选凯程!则,它以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为中心内容,属于社会规则的范畴。
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法律规则可以有不同的类别。
根据法律规则调整行为的方式不同,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即规定人们可以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则。
在法律中,有关权利和自由的规定均属于授权性规定。
义务性规则,即规定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不得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则。
故本题答案为 A.13、在我国,依据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B)A、行政法B、宪法C、社会保障法D、民法[分析]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特定的社会关系)为主,辅助于特定的调整方法。
宪法部门内容是关于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根本和基本的问题。
即表现宪法内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法院组织法、国籍法、国旗法、国徽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检察院法;民法是关于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财产关系――与物相关的占有与流转的关系;人身关系――与身份和生命相关的社会关系,如姓名权、名誉权、健康权等。
与两者都相关的是知识产权,如着作权、发明权、专利权等。
文件形式包括(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着作权法)。
行政法部门是关于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法律规范的总称。
表现形式有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中国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条例、审计法、海关法、警察法、公务员条例等。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和相关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关于国家行政根本问题的法律文件,属于宪法部门。
故本题答案为 B.2004年真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D)A、假定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概念[分析]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其逻辑结构分为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及法律后果三要素。
A、B、C三项均属于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故本题答案为 D.4、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B)第3页共 5 页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 D.法系[分析]本题考查立法体系、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这几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
立法体系一般有两种含义:(1)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不同等级效力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体系;(2)国家机关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体系,即国家立法权的划分体系(就是何种主体享有何种立法权限的问题)。
法学体系,又称法学分科的体系,即法学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中心问题是法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划分。
法系是指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做的分类。
凡属于同一传统的法律就构成一个法系。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即将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同一的整体。
故本题答案为B.2、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表述是(ABCD)A、法律条文是表示法律规则的形式B、正当防卫不属于法律责任减轻与免除的条件C、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第一次将法律划分为公法与私法D、法不溯及既往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分析]法律规则是内容,法律条文是形式。
法律规则的完整的内容,往往通过多个法律条文加以表达。
法律责任中的无责指的是行为人虽然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由于其不具备法律应负责任的要件的要求,因而没有且不承担法律责任。
例如:不可抗力、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行为主体没有责任能力。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首次提出了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后来的《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将这种划分进一步确定为正式的法律分类。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没有适用效力,其例外是采用从旧兼从新原则。
从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出发,法不溯及既往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一个原则。
故本题答案为ABCD.2003年真题:3、(判断)在构成法律规范的条件、模式、后果等三种要素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是模式。
[分析]正确。
法律规则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它以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为中心内容,属于社会规则的范畴。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一般采用三要素说: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1)假定。
是指法律规则适用的时间、空间、主体、对象以及方式等等事实状态的设定。
(2)行为模式。
即法律规则中对主体行为方式的要求,共分为三种情况:A、确定主体的权利及其实现方式,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什么;B、确定主体的义务,要求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C、明确主体的义务,禁止做出一定的行为。
(3)法律后果。
法律主体遵守或违反行为模式中的规定所引发的后果。
行为模式是法律规则中的核心部分,也是不可以省略的部分。
凯程法硕优势: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的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