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分型及脱模机构的巧妙设计_分型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模分型及脱模机构的巧妙设计_分型机构
1.前言
注塑成型自动化程度高、成型周期短、操作简便,是聚合物成型的主要手段。
而注塑成型的这些优越性又依赖于注塑模具设计,它既要保证模具的自动化程度、运行稳定性,又要保证模具零件的使用寿命以及更换的便利性。
笔者有幸接触到一套分型机构和脱模机构设计非常巧妙的注塑模,在此将该模具的结构展现出来,与模具设计相关的从业人员分享。
2.注塑模巧妙的结构设计
2.1注塑模的结构
塑件为长方形壳体,外轮廓尺寸201012mm,壁厚1mm,如图1所示。
其注塑模具采用了三板式、一模四腔、针点式浇口从塑件中心进料的结构方案,图2所示为模具结构图。
图1塑件图
2.2顺序分型机构
该模具为保证分型顺序的机构设计很值得借鉴。
从图2可以看到,11流道板和13凹模板构成了模具的中间板,只是出于加工的原因而被拆分成了两块,中间板两侧都需要分型,分别用于取出浇道冷凝料和塑件。
注塑机动模固定板开模后退
时,位于动模板和中间板之间的流道分型面,以及位于中间板和定模板之间的塑件分型面都有可能实现分型,而该模具在控制分型面分型的先后顺序方面的设计非常出色。
从图2可以看到,由6弹簧和7分型顶针构成的推出机构,被安装在1定位环和9定模底板、10定模板构成的定模内部,控制着分型面分型的先后顺序,确保了模具顺序分型的稳定运行。
当动模部分随注塑机动模固定板后退时,处于压缩状态的6弹簧通过7分型顶针,将弹簧力施加给中间板,迫使模具首先在定模板和中间板之间的流道分型面分型,流道冷凝料由于冷料井和点浇口的作用力而留在中间板上。
中间板随动模部分继续后退到5定居拉杆的最大长度,中间板无法继续后退,从而在中间板和动模板之间形成二次分型,塑件由于型芯包紧力而留在动模上,同时点浇口被拉断。
2.3二级推出机构
二次分型后留在型芯上的塑件,由于壁厚较小,只能采用推件板或矩形截面的扁平推杆推出,该模具采用了推杆的形式。
由于推杆的截面宽度必须小于或等于塑件厚度1mm,而从18推杆垫板到塑件分型面的距离较大,推杆的刚度无论如何都达不到要求,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折损。
因此,模具采用了二级推出机构的设计,也成为设计的亮点之一。
从图2可以看到,由26螺钉、27二级推杆垫板、28二级推杆固定板和29二级推杆构成的第二级推出机构,位于15型芯垫板和16动模底板内部。
这样的设计有效的缩短了二级推杆的长度,增大了推杆的刚性,确保了推出机构的正常运行。
当18推杆垫板受到模具推杆的作用力时,推出机构沿22推板导柱滑动,将作用力直接传递到27二级推杆垫板上,从而驱动二级推出系统向前运动,由29二级推杆将塑件从型芯上推出,然后由25弹簧驱动推出机构复位。
图2模具图
1定位圈;2螺钉;3螺钉;4主流道衬套;5定距拉杆;6弹簧;7分型顶针;8长导柱;9定模底板;
10定模板;11流道板;12螺钉;13凹模板;14型芯固定板;15型芯垫板;16动模底板;17推杆固定板;
18推杆垫板;19螺钉;20螺钉;21模脚;22推板导柱;23推板导套;24推杆;25弹簧;26螺钉;
27二级推杆垫板;28二级推杆固定板;29二级推杆;30型芯;31中间板导柱;32中间板导套
另外,笔者认为该模具的设计,结构复杂但不紊乱,有效地利用了模具空间,将诸多保证模具稳定运行的结构放在了模具的内部,使模具的外观简洁、整体划一,也减少了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客观风险。
3.结束语
注塑模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械装置,这些技术集中体现在保证模具稳定运行、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的结构设计方面,而这些结构的设计或多或少都来自于前人的设计经验,或者在前人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本文所展示的模具,其分型机构和脱模机构设计巧妙,有效的保证了模具的稳定运行和零件的使用寿命,可以为模具设计人员提供很好的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