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第八章--质量检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检验记录的种类 1、进货检验记录 ·样品检验和试验报告 ·货品送检单; ·货品检验记录表; ·理化检测报告: 2、生产过程检验记录; ·零件加工检验记录; · 产品装配检验记录
3、成品检验和试验记录 ·成品出厂性能和精度检验记录表; ·产品型式试验报告;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4、试制新产品检验记录 ·外购货品检验和确认单; ·关键件工装(模具)验证检验记录表; ·试制新产品性能精度检验记录表; ·试制新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含可靠性); · 试制新产品质量检验和试验报告
2、企业检验机构的形式: 一级(集中)检验机构的组织形式 企业所有检验站和检验人员,由检验科(部)统 一领导,而检验科(部)直属于厂长领导 两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检验组织形式 该种组织形式是把检验工作分为公司(总厂) 与分厂(车间)两级。公司(总厂)负责进货 和成品出厂检验,以及少数关键零部件或关键 工序的检验,其余生产过程的工序检验,全部 由分厂(车间)负责。
二、不合格品控制 1、通过检查和工序控制减少不合格品 对原材料和外购件、外协件的入厂首件和进货检 验;对半成品转序或入库前的进行的首件,巡 检和完工检验,既起到把关作用,又起到预防 控制作用。 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反映生 产过程的状态,如工序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 图表明生产中出现了异常现象,则应及时采取 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提高工序能力或消除异 常因素,恢复生产的稳定状态,以控制不合格 品的产生。
2、检验的职能 把关的职能: 预防的职能 报告的职能
3、检验的类型 ﹝1﹞按检验产品的数量分类:全数检验、 抽样检验。 ﹝2﹞按产品生产流程顺序分类:进货检验、 工序检验、成品检验、库存检验、监督 检验。 ﹝3﹞检验目的分类:控制检验、接收检验。 ﹝4﹞按照判定方法分类:计量检验、计数 检验。 ﹝5﹞按检验的内容分类:认定合格检验、 耐久性试验、严酷检验、分析检验
4、纠正措施,防止再发生。 分析并检验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 尽快采取纠正措施,以减少损失 跟踪措施成效 纳入标准,防止再发生
第四节 检验记录 一、检验记录的含义和形式 1、检验记录的含义 “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对产品检验和试 验状况和结果记载的文件,是产品质量 满足要求的客观证据”。 2、检验记录的形式,有通常的表格记录、 报告,也可以应用电脑记载,如软盘、 硬拷贝等一、检验的含义、任务和类型 1、检验的含义 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 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 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 所进行的活动。
质量检验是一个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工作 步骤。 ﹝1﹞明确质量要求。 ﹝2﹞测试。 ﹝3﹞比较。 ﹝4﹞判定。 ﹝5﹞处理。
检验任务书: 检验产品、零件或工序的质 量特性明细表;检验和判别产品是否合 格的文件;检验指导书; 处理不合格品 或不合格批的规定;有关的记录表格。
第二节 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 一、检验机构 1、企业检验机构设置的原则 企业检验机构遵循什么原则设置才能保证实现 “检验”的三大职能(任务)呢?主要有以下几 项原则。 机构设置应符合企业的产品特点和生产规模。 机构的设置应便于独立行使检验职权,不受干扰; 对生产能起到监督制约作用 机构设置应能使“检验”既有监督制约作用,更 应便于为生产服务。 机构设置应能使检验工作贯穿于生产全过程。 机构设置应便于职责划分;使检验工作能达到环 节少、过程短、效率高的要求。
k:复检时从不合格品中发现的合格品数。 b:复核时原判为合格品中发现的不合格 品数。 d:检验员检出的不合格品数。 n:复检的产品数。
第三节 检验方式和不合格品控制 一、检验方式 1、进货检验:首件(批)检验、成批进货 检验 2、工序检验:工序检验一般有首件检验、 巡回检验、检验站(传送带)检验三种 形式。 3、成品检验:成品检验分为 产品出厂检 验、成品型式试验 两种。
3 、不合格品的处理:包括 判定、标识和 隔离、评审和处理。以及采取措施防止 再发生。 判定:检验员应严格按照产品图纸和工艺 文件的规定检验制品,正确地作出合格 品或不合格品的判定结论。 标识和隔离: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作 出明显的识别标志,以便识别。并隔离 保管,隔离方法可采用加锁的铁箱或库 房;对不合格品未经批准,不准使用、 转序、或同合格品相混。
评审:从原则上来说,不合格的货品不能投产, 不合格的零部件、外协件不能用于装配,不合 格的产品不能出厂交付。但有些不合格品的缺 陷严重程度不同,有的对产品质量没什么影响 仍可使用,因而对不合格品应进行评定。 不合格品能否使用,评审是一项技术性和经济 性很强的工作。一般由检验组长和工艺员负责 评审。生产具有高度安全性要求的产品,则由 企业设计、工艺、生产、检验、质管部门代表 组成的不合格品评审组织,按有关规定分级评 审,提出处理意见。 处理:对不合格品有以下四种处理方法:让步 回用、返工或返修、报废、降价销售。
5、综合检验记录 ·月度质量检验统计和分析报告; · 季、年质量检验统计和分析报告;
三、检验记录的作用 可以搞好质量跟踪:当产品在使用中发生质量问 题或需要更换大型配件时,查看检验记录可以 追溯到产品质量的历史状况。 提供产品质量达到程度客观证据:当发生质量纠 纷,可为供方申诉提供客观证据。 为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提供证据: 检验记录为企业质量分析会和月度(季度、年度) 质量统计和分析提供信息,为采取纠正措施和 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2、通过预防措施减少不合格品 预防不合格品可分为减少管理者可控缺陷 及减少操作者可控缺陷 减少管理者可控缺陷:一是采用科学的管 理方法和技术措施,把质量控制在规定 的水平上。二是通过不断质量改进,提 高产品合格率水平,使产品质量实现突 破性提高。 减少操作者可控缺陷:通过不断提高操 作者的操作水平。
2、检验计划的内容 检验计划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设计检验流 程图,选择检验方式,设立检验站 (点),进行质量严重性分级,编质量 特性分析表,分析补充技术规格,编制 检验指导书,编制检验人员培训计划和 增加检测手段计划,并组织实施。
设计检验流程图: “流程图”中应清楚地 表示出组成产品各种原材料、工序和零部件的 关系和流向,以及需要在哪些工序上设立检验 点,进行检验,并用符号在图样上标明。 质量特性缺陷严重性分级: A级:致命缺陷; B级:严重缺陷; C级:一般缺陷; D级:次 要缺陷 质量特性分析表:各道工序所需检验的质量特性, 影响该特性的主导性要素。 编制检验指导书:指导检验员进行检验的规 程。明确规定需要检验的质量特性及其质量要 求、检验方法、检测工具、子样大小,以及示 意图等。
二、检验人员 1、考核检验人员工作的条件 考核内容有完成检验工作的数量、质量、服务、 文明生产、团结互助和劳动纪律 2、考核检验人员工作质量的方法 k 误判率 = ×100%
d
误收率 = 准确性百分率=
b ×100% nd
d k × 100% d k b
错检百分率=
k ×100% nd bk
二、检验计划 1、检验计划的含义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产品生产全过 程质量检验进行总体策划所编的文件并 按文件进行的检验准备工作。
制订检验计划,使每个检验员知道应当检 验什么和怎样进行检验,掌握检验重点,尽最 大努力防止关键质量特性漏检,能更好地保证 产品质量;使检验工作能作到有文件可依据, 逐步作到科学化和标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