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泽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其中1--25题,每题1分,共25分,26--45题,每题2分,共40分,合计65分)
我国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其中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为此中央决定实施“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和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影响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A.智能装备制造 B.钢铁和船舶制造
C.生物医药制造 D.核电和新材制造
2.关于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叙述正确的是()
A.淘汰全部传统制造工业 B.购买国外设备转型升级
C.兼并优化产能过剩企业 D.全部关停高污染企业
3.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A.RS、GPS B.RS、GIS
C.GPS、GIS D.RS、GPS、GIS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图a是我国某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b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明确的界限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C.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D.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5.图a所示区域在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中的()
A.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 B.青藏高寒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6.图b中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热量 D.水源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应该是全面的,但要把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做到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促进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据此回答7~9题。
7.西北干旱地区目前开发的主要水源是()
A.冰川融水 B.河流水 C.湖泊水 D.深层地下水
8.引起西部地区沙漠化进程速度快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地区的耕作与放牧的粗放 B.远离海洋,降水少,风蚀严重
C.西部地区易发生虫害和鼠害 D.西部地区毁林和开垦草原现象严重9.西北地区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牧区草原出现了垦草一亩,沙化三亩的现象,其原因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筑沟淤坝世界森林的减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下图为1990—2000年、2001—2010年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森林面积的净变化。
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近几十年世界森林植被减少最多的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11.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部分地区森林面积呈增大趋势,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B.虽然世界森林面积减小的速度正在不断下降,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C.2001—2010年与1990—2000年相比,各大洲森林面积减小速度均有所下降D.森林面积减小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1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小直接导致的结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同一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3.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廉价的劳动力②丰富的能源③较高的技术④低廉的地价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类鞋厂有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B.节能减排是该鞋厂提高利润的最重要途径
C.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D.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广布,在沙漠的东南部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湖泊旁有高大沙山,沙山与湖泊共存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巴丹吉林沙漠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
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
下图示意巴
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湖泊群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16.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
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可
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生态移民
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③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
④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⑤从黑河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下图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图中的铁路和河流分别是
A.包兰线、黄河 B.京广线、黄河
C.包兰线、长江 D.京广线、长江
18.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
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B.减少沙坡头荒漠化
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几率 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
国家战略。
读京津冀都市图,完成20~
21题。
20.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
优势有()
A.廉价劳动力 B.土地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资金和科技、人才
21.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
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黑杨是一种生长在河岸、河湾的喜光、喜湿、不耐干旱和盐碱的乔木。
具有木质纤维长、生长速度快、轮伐期短的特点,却有着“湿地抽水机”的称号。
20世纪80年代,欧美黑杨作为造纸用林引种到洞庭湖区,巅峰时期,整个洞庭湖保护区内黑杨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
在2017年12月,洞庭湖黑杨被大量砍伐。
据此完成22~23题。
22.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大量种植黑杨后()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洲滩湿地旱化加速
C.河道泄洪能力增强 D.土壤腐殖质增多
23.针对当前洞庭湖黑杨产业的发展,当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迅速恢复黑杨面积,保护黑杨造纸用林
B.发展黑杨木材深加工,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增收
C.推广黑杨林下养殖,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D.控制黑杨的种植面积,引种水土要求低的速生林
刚刚闭幕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表现抢眼。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中国摩拜单车公司获得“商界卓识奖’。
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从1962年至今,赛罕坝林场培育
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
设范例”。
下列关于该林场表述正确的
是
A.选择常绿硬叶林为主要营林品种
B.对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的意义重大
C.春季防火等级最高
D.经过50多年的营林,成为重要的木
材基地
25.下列关于塞罕坝林场产生的影响,
描述正确的是
A.对东北林区的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B.保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防风固沙
C.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D.防止内蒙古中部草原退化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
读图回答下题。
26.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
度可能是 ( )。
A.42米B.18米
C.62米D.20米
27.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
正确的是 ( )。
A.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B.R1可自流输水
C.R2西流补给R3
D.R3可能有凌汛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
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下面两题。
28.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9.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 )
A. 2 300千米
B. 6 300千米
C. 10 500千米
D. 15 500千米
下图甲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乙是图甲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0. 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 )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31.两图中的比例尺( )
A.甲乙两图水平比例尺相等
B.甲图水平比例尺大于乙图
C.乙图①②③④水平比例尺相等
D.乙图垂直比例尺大于水平比例尺
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米,完成下面两题。
32. 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
可能为( )
A.500 m
B.550 m
C.600 m
D.650 m
33. 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
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
点。
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3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75米
B.⑤点位于④点的正东方向
线绘制的
C.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
1
线绘制的
D.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L
2
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5. 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北向西南
36. 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丁戊河段
下图是世界四个区域简图(阴影为海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依次属于( )
A.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
B.大洋洲、北美洲、亚洲、非洲
C.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
D.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
38. 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9. 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欧洲比亚洲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平原比山区多
40. 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下面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位于我国境内,据此回答下题。
41.符合上述的该点P地是()
42.该点P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A.东北方 B C.西南方 D
43. 考察队员从赤道以北 40 公里处某地出发,先向正南,再向正东、正北、正西方各前进 100 公里,此时考察队员位于出发点的( )
A. 原地
B. 正东方向
C. 东南方向
D. 正西方向
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完成44--45题。
44.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
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45.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
高差可能是( )。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二、综合题(共35分)
46.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回答以下问题。
(15分)
(1)图中有一陡崖M其高度至少____米;乙村位于甲村___方向。
(4分)
(2)有人计划在甲村前河流a、b两处修建一码头,你认为哪处更合理?并说明理
由?(6分)
(3)计划在甲村和丙村
间修一公路,1、2方案
哪个更合理?并说明
理由?(5分)
47.读“我国某地等高
线图”(单位:m),回
答下列问题。
(每空2分,
共20分)
(1)图中有山顶、山脊、
鞍部、陡崖、山谷、小河、陡坡、缓坡等地形,其中,A地是________ ,
D地是________, B地的坡度比C地________(大或小)。
(2)以C点为基点与甲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米。
(3)当甲山山顶气温是16℃时,C地气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E、B两地比较,______地降水多原因是___________。
(5)B地在A地的_ _ ____方向,乙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
(6)D处地形的相对高度范围:__________。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其中1—25,每题1分,共25分,26---45,每题2分,共40分,合计65分)
1-5 BCBDA 6-10 DABCA 11-15 BBAAD
16----20 AAAAD 21-25 BBDCB (其中1—25,每题1分,共25分)
26—30 ACBCB 31—35 DBDDC
36---40 BBADC 41—45 DADBC (26---45,每题2分,共40分)
二、综合题(40分)
46 答案
(1)100 东北(4分)
(2) a a处为凹岸,受河水侵蚀,水深航行条件好,b处凸岸泥沙易堆积,河水较浅,不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4分)
(3) 1 基本沿等高线修筑,坡度小,修筑难度低,修筑成本低(3分)
47 答案(每空2分,共20分)
(1)鞍部陡崖大(2)750 (3) 20.5℃
(4)E E地处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5)西北自西北流向东南
(6)200≤H<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