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柑桔黄龙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年第6期农业技术江西省柑桔黄龙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袁和平
(遂川县堆子前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江西吉安343900)
摘要:详细分析江西省柑桔黄龙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岀改善大局观、采用科学种植、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手段及完善综合防控能力四项针对柑桔黄龙病防控的具体措施。

随着柑桔黄龙病趋势的扩大,相关管理人员需加强防控措施与手段,实行综合防控,从而将该病情的损失降在可控范围中。

关键词:柑桔黄龙病;科学种植;措施
0引言
柑桔作为我国主要的水果作物,其种植历史悠久,栽培产区也分布广泛,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黄龙病的肆虐,给柑桔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生产形势较为严峻,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种植管理人员应加大防治力度,利用科学手段,尽快控制黄龙病的蔓延与发展。

1江西省柑桔黄龙病防控现状
1.1大局意识差
江西省柑桔黄龙病会给柑桔造成毁灭性灾害,一方面,其蔓延速度快;另一方面,该疾病危害的范围广,因而现已成为世界性灾害。

在江西赣南脐橙遭受黄龙病十分严重,其传播媒介主要为柑桔木虱,症状则为缺素型、黄斑型、黄梢型。

发生病害时,叶片多呈黄绿相间的斑驳色,入秋后果实呈现红鼻子果:'虽然江西省各市部门之间提升了防控黄龙病的重视程度,但仍有部分种植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大局意识较差,导致黄龙病迅速蔓延,对该病的认知并不充分,未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思想麻痹,防范意识较差。

1.2防控意识弱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批农业人丁流入城市,一些失管果园成为了病源传播的温床,使得黄龙病在江西省由南向北迅速蔓延,与此同时,柑桔市场价格不稳定,定单农业比重不高,因而部分经济效益偏低果农并未在柑桔发生病变时投入太多资金防控,发病严重致使其收益越来越低,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某些种植人员的认知也出现偏差,如其有着“防控方面的问题只能由政府解决”的错误认识。

1.3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江西省的部分地区严重缺乏真正植保专技人员,由于部分技术人员防控手段与技术较为落后,防控工作极难开展,各地区的相关管理部门也并未采取相应措施以弥补技术落后,因而黄龙病的诊断极为困难和滞后。

1.4防控执行力不强
由于观念意识较差,使管理人员针对柑桔黄龙病的防控执行力较弱,各地区之间很难做到统一防控。

另一方面,由于对其重视程度不高,相关地区财政拨款的投入力度也有待加强,资金短缺的问题正在制约着各地区的防控管理。

2加强江西省柑桔黄龙病防控具体措施
2.1建立制度,加强大局观
首先,江西省各级部门的领导应高度重视柑桔黄龙病的防治工作,并采取对广大种植人员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柑桔黄龙病的防治,增强大局观念,设置相关制度,将各级管理人员调动起来,并对重点地区进行防控考核,若未完成相应指标,应给予通报批评;而对任务完成较好的地区进行奖励表彰。

其次,设立责任人制度,将所有防控工作精细的分派到每名管理人员的身上,针对防控不力,致使疫情蔓延或扩散的相关管理人员,可及时追究其相应责任并立即采取补漏措施。


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基层的宣传力度,使广大果农了解到该疫情的危害,在平时提高防范意识。

与此同时,基层管理人员可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控活动,并通过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展现出来,并将最新的防控技术制成手册,发到每名种植人员手中,使基层群众不光意识到防控的重要,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柑桔黄龙病进行控制,从而打造出一个良好的防控氛围,增强基层群众防控信心与意识,避免疫情的扩散与蔓延⑴。

2.2实行科学种植
柑桔黄龙病属于由细菌类主导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原体在交叉感染后会留在植株内部系统中并长期存活,且当前并无相关杀死黄龙病原体的措施,因此,对植株的科学种植,降低病树数量显得特别重要。

一方面,部分管理机构需明确防控黄龙病的重要准则为减少带病植株的传染源与植株数量,执行该原则的关键为正确甄别黄龙病的植株。

相关技术人员可利用完善的分子检测技术对果园中的植株进行识别,对收集到的每一个植株样本实行分析与鉴定,从而判断出其是否携带了黄龙病。

虽然该技术检测与识别极为精准,但由于其成本太高,且耗时较长、效率不高,因而该技术很难满足果园的实际需求,该技术的推广程度并不高。

另一方面,多个国家及地区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光谱检测技术,通过对已感染但又无明显症状的植株叶片进行扫描,可极为清晰的了解到该植株的发病情形,且准确率极高。

现如今,正在研究大面积果园植株的疫病识别,各技术部门需针对田间现场、遥感激光、红外线光谱等方面进行专项技术支持,从而加快研发进度与技术完熟,并利用相关财政支持研发黄龙病精准定位技术,设置相应的柑桔疫病基地,通过科学手段对果园植株合理种植,精确开展病树挖除的工作,采用科学理念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针对柑桔黄龙疫病的甄别程度获得提升,有力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防控效率⑺。

由于黄龙病并不会在土壤中传播,因而赣南脐橙可通过苗木嫁接的形式进行种植,在赣南脐橙新的种植地区严控木虱,若发现该昆虫,则病菌就很难被遏断。

例如,江西省遂川县果业局为了降低疫情,组织堆子前农业综合站、左安农业综合站等基层技术人员学习了全新的防疫技术,通过光谱检测技术的开发应用,及时发现和清除病株,极大地遏制了黄龙病的蔓延。

2.3采用全新技术,提升技术人员能力
基于柑桔在种植产业中的价值与重要地位,部分重点的柑桔生产区域必然会一边建园,一边砍病树,因而许多柑桔黄龙病疫情较重的地区同时出现购苗种植热潮,该行为对整体的柑桔产业有着重要影响,控制苗木安全性显得极其重要,若控制不严格,疫情的蔓延势头会更加迅猛,从而对柑桔行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195•
农业技术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年第6期
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为防治柑桔木虱带毒传播,首先,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大力推广无人机飞防的统防统治技术;柑桔产业要健康发展,必须积极推广无病毒苗木,在政府引导下建立大型的脱毒苗木繁育基地,政府对苗木繁育基地实行补贴或奖励;并通过无病毒培育技术与严格的检疫系统对苗木进行系统甄别,该方式可孕育出高标准良苗,进而促进苗木企业的经济发展。

同时,在苗木培育基地对木虱实行最严格的防控制度。

其次,政吋有关部门可利用无偿供苗与采购的方式进行新苗培育,全面推广脱毒苗木,疫情重点地区种植该类新苗可快速恢复果园植株的质量与数量,且从根本上避免了疫情的蔓延与扩散。

最后,基层技术人员应提升防控意识,并从传播途径、生活习惯中找岀黄龙病的发病规律,通过诊断识别技术和定点清除技术实行综合防控。

各地区的管理人员需开设相关培训以提高果农的技术能力,并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若考核通过才可进行新苗木的种植,与此同时,各部门间经常开展抗击黄龙病疫情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交流各自经验,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综合防疫技术叫
2.4提升防控能力
一方面,针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异化的防控检测系统,对柑桔疫情的重点区域开设了多个检测点,并有专门的负责人实行动态管理,从而保障数据的准确。

检测人员在每个月中与月末对数据进行汇报与总结,使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柑桔生长的动态。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检测人员若发现病树可立即清除,通过扑杀、喷药等多种方式净化周围环境。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需增加资金方面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使该病疫的治疗更为彻底,防控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促进柑桔产业的真正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黄龙病的侵入给柑桔的生产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加大防控力度成为了江西省许多地区的必然选择。

通过提升技术人员的防控能力,设立专业性的制度,不但能及时遏制黄龙病的灾害,还能促进企业效益,提高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促进我国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农金明,梁永华,邓华礼,等•先锋农场推广应用柑桔黄龙病综
合防控效果调研[J]•农业科技通讯,2018,(5):292-294. [2]糖铁京,黄建.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
国热带农业,2019,(3):20-22.
[3]罗庆斌,卢桂玲•梧州市柑桔黄龙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
施[J]•中国热带农业,2018,(0,6):41-42.
(上接第194页)
理,为防止徒长,苗期可用10%多效醴500〜1000倍液喷雾1次,开花结荚期慎用多效哩调控,以免出现豆荚畸形现象。

3.4整枝管理
人丁精细整枝管理有利于促进蚕豆生殖生长,避免营养无序消耗,出现徒长。

整枝管理一般在2月下旬开始进行,主要针对长势旺盛,分枝过多过大的蚕豆植株,可保持有效分枝在10个左右。

开始结荚后,当分枝下部有1~2个小荚,长度1〜2cm时,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摘心打顶,去除无头枝,病枝,剪除基部老叶及过多分枝,确保田间通风透光,从而达到控制植株生长高度,提高结荚率,促进豆荚膨大的目的。

3.5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蚕豆的主要病害有赤斑病、锈病等。

除加强田间措施如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通气条件以外,还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在晴好天气,可配置波尔多液进行喷施。

苗期遇高温,易发生青枯病死苗,可用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

秋季蚕豆易发蜗虫,可用10%毗虫咻可湿性粉剂300(H咅液进行喷雾防治。

春节前后,当豆粒饱满,色泽嫩绿,可采收上市,可持续采收至4月底至五月初。

4结语
1)作为豆科特有的冬季蔬菜,本次栽培早春蚕豆产量可达到800kg,早春蚕豆比露地蚕豆上市时间提早40天,与前人研究一致。

最早可在春节期间采收,蚕豆最高售价为30元/kg,总的产值达到14000元/667亦,同比露地蚕豆,效益增收30%o
2)作为新型的种植方法,早春蚕豆在5月上旬结束采摘后,蚕豆秸秆的综合利用即可选择直接还田,也可选择过腹还田,使得蚕豆秸秆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可考虑大棚接茬时间空间的利用,进行轮作或套种等,为增产增收打下基础。

3)早春蚕豆技术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可观,生态效益良好,可引导周边农户进行种植推广。

参考文献
[1]叶茵.中国蚕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王旭强,赵君,陈江辉,等.鲜食蚕豆人工春化处理大棚促早栽
培技术[J].栽培技术,2015,(19):32-33.
⑶卞佩佩•青蚕豆春化处理及大棚早熟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蔬
菜,2017,(14):34-35.
[4]虞瑞娟.关于进一步提高蚕豆种植水平的几点思考[J].上海农
业科技,2016,(5):75-76.
[5]程玉静,李进,唐明霞,等•大棚“鲜食蚕豆/大叶枸杞佶荷+丝
瓜+番茄”高效种植模式[J]•农技推广,2016,(8):128-129.
・1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