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伸在藏族舞教学中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伸在藏族舞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乌日娜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9期
[摘要]膝关节的屈伸动作在藏族舞蹈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近千种藏族舞蹈都有着呈现不同状态的屈伸动作,甚至由屈伸动作构成了很多舞蹈节目。

不可否认,屈伸动作为藏族舞蹈增添了许多韵味和美感,是藏族舞蹈中一道绚丽的风景,是藏族舞蹈不可或缺的精华。

[关键词]屈伸动律;环境;服饰
不同地域的舞蹈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色,但是这种固有的审美中又包含着其共同的部分,有着共同的多做和韵律。

藏族舞蹈中,屈伸动作就是其精华所在,也是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核心,无论存在多少种藏族舞蹈的曲目,我们可以说,每种曲目都离不开屈伸动作,都离不开屈伸动作造就的美感。

一、藏族民谣和古籍中对“屈伸动律”的记载
根据藏族民谣和古籍的记载,藏族人民认为膝盖是身体中最灵活的部位,因此在舞蹈时,西部的屈伸动作应当最有表现力,不论舞蹈节奏的快慢,动作如何繁杂,屈伸动作都应该柔韧有余。

膝部灵活的屈伸动作能够使舞蹈更有灵动性,从而使舞蹈有了灵魂,更加有吸引力。

藏族的古籍中记载的屈伸动作很多,可以看出,自古屈伸动作就是藏族舞蹈的核心动作。

二、藏族舞蹈中屈伸动作形成的关键因素
(一)地理因素
藏族居住的地方多在高耸入云的山脉属于高原地势,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地势险要。

因此,藏族人民出入都要经过险峻的高山,长期上山、下山的路线,,练就了藏族人民的灵活动作,特别是灵活的双腿。

有余出行都是沿着崎岖的山路行进,因此膝关节总是处于屈与伸两种动作交换的过程中,膝部关节运动比较多,相对的就比较发达。

山路多是高低相间的,沿着山路行走时,步履的快慢也锻炼了膝关节的控制力和柔韧度。

例如:经过陡峭的山峰,向上行进时,膝关节就要抬高,同时由于身体前倾,膝关节就会随着身体的动作大幅度一伸一屈。

向下行走时,身体后仰,脚掌与地面紧密相接,保持平衡,膝关节就要承受很大的拉力。

可以看出,藏族人民的日常行走对膝关节的锻炼比较多,并且对屈伸动作、控制力、柔韧性都有着较复杂的要求,这就造就了藏族人民膝关节屈伸动作无以伦比的灵活性。

藏族人民又能歌善舞,在丰收的季节,在欢庆的节日,都会看到他们欢歌笑语的场景,这种感情的流露表现在肢体语言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藏族舞蹈以及舞蹈中屈伸动作的审美特征。

(二)藏族服装的特色
藏族人民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高原,气候寒冷,因此藏族人民穿的都是宽大厚重的衣袍,并且腰种多缠绕数圈腰带,靴子都是高至膝部的,这种装束很重,人在站立时承受的压力很大,这些重量如果在人站立时,我们来做一种重力的调配,会让背部前倾让头饰重量搭在后背分担头部的拉力,而长袍和胯部周围的装饰重力可以由胯部来支撑,可当我们在行进时,这些重力往往就形成了更大的压力,无形中就必然由我们的双膝来支撑并调节重力,因此,藏族人在行进时膝部关节的屈伸动律幅度较大,在走路时步伐较为缓慢。

并且,在寒冷的气候中,人们的膝关节就会自然而然条件反射地蜷曲着,甚至有些人在站立时膝关节也是处于蜷曲状态,这就使得藏族人民这种膝盖蜷曲的动作升华成为一种自然形态的舞蹈动作。

因此,藏民族这种服装穿着上的特色也在无形中造就了藏族舞蹈中屈伸动作的形成。

三、结语
身为舞蹈老师,遇到很多学生都比较困惑的问我,为什么在学习藏族舞蹈时,一个小小的屈伸动作要训练这么久,即使训练的很久,膝关节的屈伸动作还是做得不到位,仍然不能理解舞蹈中屈伸动作的精要所在,专业学习舞蹈的我们为什么屈伸动作还不如在自家篝火旁自娱自乐的藏族普通民众。

这也促使我在思考,我们的民间舞蹈教学中是否应当增加文化教学课程,以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到每个舞蹈动作背后的含义,让他们亲身体会到民族舞蹈的核心呢?脱去专业舞蹈服装,穿上藏族人民宽大厚重的民族服装,再来练习“屈伸”、“抛”、“撩”、“娆”、“摆”、“甩”、“提裙”等舞蹈动作,是不是能够让他们更能体会到藏族舞蹈中屈伸动作美的韵律呢?藏族舞蹈多独有的审美特征,是在其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形成的,是藏族多种文化精华的集合,特别的藏族特有的气候所造就的藏族服饰以及藏族人民舞蹈中特有的屈伸动作,更是藏族舞蹈区别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精华所在。

我们在研究藏族舞蹈的时候,不能脱离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不能脱离藏族舞蹈形成的民族背景,不能脱离藏族舞蹈的核心——屈伸动作。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特色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及特色服饰,这也是各民族自身特色的表现,各民族舞蹈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有的动作重点在下半身,上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重点动作由下半身表现,上半身动作较小。

如:藏族舞蹈单从膝部动作上可概括为“双屈伸”、“单屈伸”、“平步屈伸”、“立掌步屈伸”、“俯身屈伸”,从步伐就多达二十几种,如“点跟步”、“撩步”、“抬步”、“跺步”、“踹步”、“靠步”、“刨步”、“碾步”、“拖步”、“点颤步”、“蹭步”“等。

这些藏族舞蹈中的经典动作都与膝关节的屈伸动作直接相关,因此我们说,屈伸动作是藏族舞蹈的根。

不管是古老的藏族舞蹈,还是吸收了各民族优秀舞蹈动作的现代藏族舞蹈,都对屈伸动作青睐有加,藏族人民还是习惯穿着宽大厚实的衣袍,载歌载舞,歌颂美好的生活。

总之,藏族舞蹈产生于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与藏族人民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而藏族舞蹈中的屈伸动作,就是这种特色舞蹈的精华,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赤烈曲扎:西藏风土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乌日娜,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