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8月期间住院手术病人,随机抽取162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人的完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62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人有150例使用
了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使用率为92.6%;抗菌药物使用合理65例, 占40.1%;不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97 例,占59.9%。

预防用药品种选择档次高, 用药疗程过长。

结论基层医院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较多问题, 应进一步规范抗
生素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生药物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11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scu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usag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on type incision operatio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The 162 cases w 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which were selected randomly from May to August 2011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The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were 92.6 percent use din the 162 patients; 65 cases ( 40.1% ) used rationally, 97 cases ( 59.9% ) used irrationally. The category of prophylactic medication was high select ion, and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too long. Conclusion: 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antibiotics using on type 1 of operative incision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It is required to strengthen the standard ized management for prophylactic ant ib iotics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Incision operation Peri operation period Antibiotics Rationality 近来卫生部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清洁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
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的应用[1],为规范我院临床外科、妇产科、眼科等外科手术
预防性用药,保证用药安全,降低药品费用,更加合理地选择预防性用药的档次
及合理性,我们随机调查我院Ⅰ类切口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
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随机抽查本院2011 年5月1日到7月31日出院的Ⅰ类手术切口的病历共计162份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心胸外科45份,腔肠胆道外科18份,
骨科51份,眼耳鼻喉科24份,妇产科24份Ⅰ类手术切口病历。

1.2 调查方法记录患者的住院号、性别、年龄、入出院日期、疾病诊断、手
术名称、手术日期、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药物过敏史、抗菌药物使用
情况及致病菌培养结果、切口愈合情况、疾病转归、医院感染等信息,并进行统
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162例手术患者中,男性94例,女性68例;住院时间最短2d,最长50d,平均10.6d。

见表1
表1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
2.2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162例手术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150例,使
用率达92.6%。

使用的抗菌药物复杂,包含了克林霉素磷酸酯、头孢噻肟、拉氧
头孢、头孢西丁、美洛西林舒巴坦、美洛西林、左氧氟沙星等。

见表2 表2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选用种类情况
注:上表中有41例联合用药,故构成比超过100%,为146.38%。

2.3 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及疗程162例患者中24例做到术前30 min~2 h给药
1次,但其预防使用的抗菌药物往往是美洛西林、克林霉素磷酸酯、三代头孢及
其酶抑制剂,均不符合围手术期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选用标准。

手术时间均﹤
3h,且失血量均﹤1500ml,术中未用抗菌药物;术后有18例未使用抗菌药物,9
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未超过24小时,其余均使用抗菌药物,最短2天,最长19d,平均5.85d。

见表3 。

表3:不同使用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使用时间Ⅰ类切口
例数使用率(%)
术前 30 min~2 h 24 14.8
术后(d) 0 18 11.1
1 9 5.56
2 11 6.79
3 11 6.79
4 19 11.73
>4 94 58.03
3 讨论分析
3.1 预防用药指征本次调查显示,162例患者中18名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9名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没有超过24小时,该162名患者后均痊愈出院。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达到92.6%,表明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后感染现象普遍,
提示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掌握不严,故认为在Ⅰ类切口预防用药指征方面不合理。

3.2 预防性用药品种的选择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预防
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性地选择疗效肯定、安全,价格相对较低,有较高的组织渗
透力的杀菌剂,以第一代头孢菌素为首选[2]。

在调查中,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
术期预防用药以克林霉素磷酸酯为主,应用比例高达59.9%。

而对于Ⅰ类切口手术,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克林霉素磷酸酯对革兰
氏阳性球菌的作用与第1代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相比无明显优势,不宜作为该
类手术的预防用药[3]。

3.3 预防用药的持续时间预防手术所致感染应强调手术时患者体内的抗菌药
物浓度保持在有效杀菌水平,手术后则应尽快停用,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24h,
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3]。

本次调查发现,预防用药24小时以内的27例,占14.8%,而超过4天用药的达到了94例,占58.03%。

本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
性使用抗菌药物明显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的现象,不但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而且
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3.4 预防用药时机的选择有效预防用药的关键时期是病原菌侵入后4h内,
在整个手术期间,血液和组织中的抗菌药物必须保持有效的杀菌浓度,因此最佳
给药时机是术前30min~2h[2]。

Ⅰ类切口手术没有联合用药的指征,一般以单种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不主张联合用药[2]。

本次调查有24例在术前30min~2h 使
用抗菌药物,占14.8%。

并且存在41例联合用药,占25.3%,这与临床对预防性
使用抗菌药的标准掌握不清,或用药指征掌握不严有关,如甲状腺手术,腹股沟
疝修补术等手术均给予了抗菌药,这一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4]。

故在预防用药
方面不合理。

4 结论
调查显示,本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用药时机不准确、选用药物不对、给药疗程过长等不足。

本组病例Ⅰ类切口清洁手术预防用药40.1%合理,59.9%不合理[5]。

存在选药起点高,术前、术后用药时间长等情况,见表4。

表4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总结论表
用药情况例数(例)百分比(%)
术前给药时间不合理 138 85.2
术后给药时间不合理 124 76.5
术前术后给药时间选择不合理 118 72.8
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 162 100
通过本组病例162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人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在临床上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较多问题,基层医院在Ⅰ类切口清洁手术预防用药上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治理;临床医师要加强对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学习,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给药时机上尚需重视和把握,才能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进而控制病人的医疗费用,避免国家医药卫生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邢亚群. 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淮海医药 2009,(05)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50.
[3] 曾明辉,李福宣,陈瑶,等. 类切口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 . 中国药业,2009,18( 17 ) : 36- 37.
[4] 吴小彤,叶华廷. 三家三级医院在类切口手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分析. 医药导报[ J] ,2008,27( 10 ) : 1272- 1274.
[5] 侯颖,朱少敏,宋洪涛.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