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高二上册文科期中考试试卷(政治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咸阳市高二上册文科期中考试试卷(政治部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4题;共50分)
1. (2分) (2018高二上·浙江期中) 人们往往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
这反映出()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人都有的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紧密联系的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 (2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是因为它()
①是指导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科学
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③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④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3. (2分) (2017高二上·阜宁月考)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 .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 .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 .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4. (2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 .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 .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C .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D . 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5. (2分) (2019高二下·成都开学考)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 . 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 . 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C .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 物是观念的集合
6. (2分) (2017高二上·温州期中)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的是()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理主动静
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7. (2分) (2017高三上·昆明期末) 南宋淳熙二年,在鹅湖寺举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
以“理生万物”观点为代表的朱熹等人和以“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观点为代表的陆九渊等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此举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史称“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争论的焦点在于()
A . 哲学基本派别的分歧
B . 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分歧
C .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D . 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8. (2分)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伤;次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
陨石坠落和小行星“撞击”地球等事件表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④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9. (2分)经过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2015年9月20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首飞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这说明()
①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0. (2分) (2017高二下·怀仁期末) 下图为2019男篮世界杯会徽,以中国京剧脸谱为设计灵感,在整体造型上与篮球的形象相呼应,同时融人了双龙戏珠的元素——两条蛟龙争夺龙珠,如同两支球队争夺奖杯。
“脸谱”元素融合篮球形象的创意表明()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艺术创作源自丰富的社会生活
④艺术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1. (2分) (2017高二上·揭阳期中) 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
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和象的结合。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乃情之媒,情乃诗之胚”。
“只有意与境相浑、心与境相契,才能构成美的诗词境界。
”这一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情与景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②情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景具有的能动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情对景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2. (2分) (2017高二上·湖州期末) 下图漫画《不好使的刀》(作者;何青云)启示我们()
①工具精良才能事半功倍
②坚持到底才能获得成功
③思路正确才能找到出路
④扬长避短才能物尽所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3. (2分) (2015高二上·伊川期中)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
这两则故事共同反映的哲理是()
A .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
B .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 .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14. (2分) (2018高二下·济宁期中) 下列观点与下图漫画《一百次创意,不如一次脚踏实地的行动》的寓意相一致的是()
A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C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 .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15.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
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6. (2分) (2017高三上·邳州月考) 从哲学角度看,下图强调了()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②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承认事物运动的思想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7. (2分) (2018高二上·浙江月考)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教育要循序渐进,静待花开,要“唤醒”而非“催熟”。
这句话体现了()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
②事物的联系都是本质的联系
③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④要充分发挥主观意识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8. (2分)(2014·海南) 《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的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
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
④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9. (2分)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
①为学之实,故在践履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 (2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中) “指鹿为马”的做法违背了真理的()
A . 具体性
B . 无限性
C . 条件性
D . 客观性
21. (2分) (2018高二下·大连期中) 康有为认为认识的产生依靠感官与外界的接触,但“吾人之至渺小,吾人之知识至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所闻而尽天下之亊理乎?”所以“天下之物至不可测”。
康有为的观点()
①否认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否认了人们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③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经验
④看到了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2. (4分) (2017高二上·黔南期末) “东经湘赣通沪浙,南下两广接港澳,西过云南连东盟,北上川渝进西北”,黔南州抓住独特区位优势谋划“点轴衍生”交通大格局,把各个地方协同发展的大局规划到蓝图中,通过资源置换、PPP合作开发等筹措资金,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通车密度位居全省第一的好成绩,让广大群众分享交通红利。
据此回答下题。
(1)黔南州抓住独特区位优势,取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通车密度的好成绩。
这启示我们()
①敢于改造联系的客观性,勇于创造利人的具体的联系
②深刻把握事物本质是人们成功改造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只有基于事物固有联系,改造世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抓住独特区位优势谋划“点轴衍生”交通大格局,把各个地方协同发展的大局规划到蓝图中。
这告诉我们()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
②要重视部分的作用,以推动整体发展
③要牺牲局部,以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3. (2分) (2016高三上·吉林模拟)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最近开发了一种指令护目镜,能够记录用户的眼球移动过程,并传输数据给计算机,软件将数据翻译成机器指令,能够将“惊鸿一瞥”转化为指挥轮椅行动、敲击鼠标等,几乎所有运动受损人士都能应用这项技术,包括截肢者、四肢麻痹症患者、帕金森病患者、多发性硬化症和肌营养不良症患者。
这款指令护目镜的成功佐证了()
①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任何幻想终将变为现实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通过实践人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④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存在着普遍联系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③④
24. (2分) (2018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湖州市某村的养殖户在光伏板下养殖小龙虾,通过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极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该“渔光互补”项目的启示是()
A . 我们应从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联系
B .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C .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人们成功改造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D . 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5分)
25. (5分) (2016高二下·湘潭期中)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
会举办权!实际上,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虽有稳固的支持率,但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质疑者认为:“北京很缺水,又基本没雪,怎么办冬奥会”“河北地区的空气质量难以满足赛事要求”,“冰雪项目在我国参与人数较少,缺乏大众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回答部分民众对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的质疑。
26. (5分)有人说,劳动推动了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请简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7. (5分) (2017高二上·北京期中)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请分析上述两种观点。
28. (5分) (2016高二下·娄底期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突出创新驱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创新驱动、持续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
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9. (5分)“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2015年10月5日,名字取自《诗经》的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上世纪70年代以前,疟疾肆虐,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试验,屠呦呦和课题组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
但是,后续的实现结果显示抑制率只有12%—40%。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
有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了屠呦呦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为什么这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原来里面用的是青蒿鲜汁!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试验,终于发现了青蒿素。
从12%到100%,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弥足珍贵。
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发现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
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及其团队的科研历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4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2-2、
23-1、
24-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5分)
25-1、
26-1、
27-1、
28-1、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