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C为秦岭,其走向为东西向;B地为汉江、D地为渭河,所以D河流属于黄河流域;山脉C是秦岭,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而E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故选D。
考点:中国的地形与河流
17.A 18.D
试题分析:
17.甲图可看出由F到A年积温一直增多,所以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A对;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应该是先降低再升高,故C错;乙图得出由①到⑥年降水先减后增,B项沿海到内陆的降水应该是递减的,D项平原到高原的降水不确定,故B、D错。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该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21—23题。
2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
2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B.地面辐射强C.微风D.大气逆辐射强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
C.夏季风不能影响 D.太阳辐射少
25.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26-27问题
2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棉花花期不变D.棉花花期滞后
如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回答24-25题:
24.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
【考点定位】经纬度定位,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C4.B 5.A 6.B 7.C 8.B 9.B 10.C
试题分析:
8.读对联分析,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苍松雪岭是黑龙江的特征,①是黑龙江。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是内蒙古的特征。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是海南省。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是云南的特征,所以B对。
12.从上题分析可知,甲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乙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是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考点:气温影响因素和等值线判读、我国农业发展条件的区域差异
13.C 14.A 15.B 16.D
试题分析:
15.从图示经纬度、地势高低及各地形区的相互位置判断,A为大巴山、B为汉江谷地、C为秦岭、D为渭河谷地、E为黄土高原。故选B.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右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两地纬度差异大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12.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26.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27.若③地的纬度较④低,则③地可能是
A、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差值可能是( )
17.A.6℃ B.8℃ C.10℃ D.12℃
5.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6.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13.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B.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
C.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
D.沙漠广布,土壤盐分含量高
14.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A.天然气 B.水蒸气 C.地热能 D.煤炭
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B、C、D、E 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9.上述四省区的云南和海南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季相变化不明显,③④对,B对。黑龙江、内蒙古位于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①②错,A、C、D错.
10.结合所学知识与前面分析的省区判断,黑龙江的东北平原是冲积平原,内蒙古有沙漠分布,海南岛有海蚀崖景观,云南有云贵高原,是石灰岩高原,有溶洞群景观,C对。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及原因,区域地貌景观差异.
A.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
C.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江谷地
D.华北平原、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16.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山脉C为南北走向B.B、D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D
C.山脉C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D.A、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
某小组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选取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图乙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甲、乙两图正确地反映了地理环境变化的是
A.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B.乙图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降水量变化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的降水量变化
18.我国某地水热状况与④、D地区相似,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为,判断依据。(6分)
(2)图中乙、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4分)
下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图2
(3)读图2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
8.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9.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7.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读两幅对联: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A.川、云、徽B.湘、鄂、粤
C.云、湘、冀D.浙、闽、鄂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右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A.地形 光照 B.水源 热量
C.交通 市场 D.科技 劳力
我国盐业资源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我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的水是冷的,用剥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的上面把口紧对锅底点着,在锅里倒入盐水,水一会儿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竹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结合我国盐场分布图,回答13-14题。
29.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地( )
A.太阳辐射不同 B.经度位置不同
C.距海远近不同 D.地形特点不同
30.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冬季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1完成(1)(2)问题.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2015-2016学年度下期攀枝花七中第二次周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55分钟;命题人:付从梅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60分)
C.⑤山脉是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界线,也是等降水量400mm线的一部分
D.⑥山脉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的一部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进行了评估。右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数.
3.图中前30名城市中,拥有宜居城市个数为1的省级行政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11.D 12.B
试题分析:
1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等。距海远近不同以及高山阻挡水汽输送,都是影响降水的因素,因此A、C项可以排除。由该图可知,7月均温甲地为24℃以上,而乙地为6-8℃,甲地气温比乙地约高出18℃,而甲地纬度比乙地高,显然应该是受地形因素(海拔高低)影响。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该区域是我国西部昆仑山两侧,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青藏高原.
下列山脉都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1-2题。
1.对图中山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横断山 B.③是昆仑山 C.④是南岭 D.⑥是长白山
2.对图中山脉分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②山脉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一部分
B.③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3)B图中有一处地区等温线特别稠密,请简要说明原因。(4分)
第二次周练地理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河流、山脉走向特点判断,图中山脉①是贺兰山,A错。③是冈底斯山脉,B错。④是南岭,C对。⑥是大兴安岭,D错。
2.图中山脉分界线,②山脉是阴山,不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A错。③山脉是冈底斯山脉,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不属于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B错.⑤山脉是秦岭,是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界线,也是等降水量800mm线的一部分,C错。⑥山脉是大兴安岭,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的一部分,D对.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3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气温受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B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受_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8分)
(2)B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________℃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因。(8分)
A.热带种植园B.地中海型农业C.绿洲农业D.旱作农业
右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19-20小题。
19.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A.a、b B.a、c C.b、c D.b、d
20.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几个省级行政区( )
A.一个行政区B.两个行政区
C.三个行政区D.四个行政区
考点:中国的地形与河流
17.A 18.D
试题分析:
17.甲图可看出由F到A年积温一直增多,所以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A对;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应该是先降低再升高,故C错;乙图得出由①到⑥年降水先减后增,B项沿海到内陆的降水应该是递减的,D项平原到高原的降水不确定,故B、D错。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该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21—23题。
2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
22.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B.地面辐射强C.微风D.大气逆辐射强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
C.夏季风不能影响 D.太阳辐射少
25.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读我国大陆东部季风区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示意图,回答26-27问题
2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C.棉花花期不变D.棉花花期滞后
如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回答24-25题:
24.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
【考点定位】经纬度定位,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3.C4.B 5.A 6.B 7.C 8.B 9.B 10.C
试题分析:
8.读对联分析,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苍松雪岭是黑龙江的特征,①是黑龙江。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是内蒙古的特征。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是海南省。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是云南的特征,所以B对。
12.从上题分析可知,甲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乙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是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考点:气温影响因素和等值线判读、我国农业发展条件的区域差异
13.C 14.A 15.B 16.D
试题分析:
15.从图示经纬度、地势高低及各地形区的相互位置判断,A为大巴山、B为汉江谷地、C为秦岭、D为渭河谷地、E为黄土高原。故选B.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右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两地纬度差异大
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
12.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26.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27.若③地的纬度较④低,则③地可能是
A、东南丘陵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差值可能是( )
17.A.6℃ B.8℃ C.10℃ D.12℃
5.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6.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13.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B.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
C.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
D.沙漠广布,土壤盐分含量高
14.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A.天然气 B.水蒸气 C.地热能 D.煤炭
读我国沿东经109°地形剖面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B、C、D、E 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9.上述四省区的云南和海南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季相变化不明显,③④对,B对。黑龙江、内蒙古位于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①②错,A、C、D错.
10.结合所学知识与前面分析的省区判断,黑龙江的东北平原是冲积平原,内蒙古有沙漠分布,海南岛有海蚀崖景观,云南有云贵高原,是石灰岩高原,有溶洞群景观,C对。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及原因,区域地貌景观差异.
A.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B.汉江谷地、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
C.黄土高原、渭河谷地、秦岭、汉江谷地
D.华北平原、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16.对图示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山脉C为南北走向B.B、D两地的河流,属长江流域的是D
C.山脉C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D.A、E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E
某小组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选取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图乙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甲、乙两图正确地反映了地理环境变化的是
A.甲图反映由两极向赤道的积温变化B.乙图反映由沿海向内陆的降水量变化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的积温变化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的降水量变化
18.我国某地水热状况与④、D地区相似,则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为,判断依据。(6分)
(2)图中乙、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4分)
下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图2
(3)读图2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
8.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9.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7.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读两幅对联: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A.川、云、徽B.湘、鄂、粤
C.云、湘、冀D.浙、闽、鄂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右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A.地形 光照 B.水源 热量
C.交通 市场 D.科技 劳力
我国盐业资源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我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的水是冷的,用剥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的上面把口紧对锅底点着,在锅里倒入盐水,水一会儿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竹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结合我国盐场分布图,回答13-14题。
29.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地( )
A.太阳辐射不同 B.经度位置不同
C.距海远近不同 D.地形特点不同
30.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冬季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31.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1完成(1)(2)问题.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2015-2016学年度下期攀枝花七中第二次周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55分钟;命题人:付从梅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60分)
C.⑤山脉是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界线,也是等降水量400mm线的一部分
D.⑥山脉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的一部分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进行了评估。右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数.
3.图中前30名城市中,拥有宜居城市个数为1的省级行政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11.D 12.B
试题分析:
11.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等。距海远近不同以及高山阻挡水汽输送,都是影响降水的因素,因此A、C项可以排除。由该图可知,7月均温甲地为24℃以上,而乙地为6-8℃,甲地气温比乙地约高出18℃,而甲地纬度比乙地高,显然应该是受地形因素(海拔高低)影响。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该区域是我国西部昆仑山两侧,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青藏高原.
下列山脉都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1-2题。
1.对图中山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横断山 B.③是昆仑山 C.④是南岭 D.⑥是长白山
2.对图中山脉分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
A.②山脉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一部分
B.③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3)B图中有一处地区等温线特别稠密,请简要说明原因。(4分)
第二次周练地理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河流、山脉走向特点判断,图中山脉①是贺兰山,A错。③是冈底斯山脉,B错。④是南岭,C对。⑥是大兴安岭,D错。
2.图中山脉分界线,②山脉是阴山,不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A错。③山脉是冈底斯山脉,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不属于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B错.⑤山脉是秦岭,是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界线,也是等降水量800mm线的一部分,C错。⑥山脉是大兴安岭,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界线的一部分,D对.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高二中国地理地形气候部分考试题(带答案详解)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3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气温受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B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受_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8分)
(2)B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________℃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因。(8分)
A.热带种植园B.地中海型农业C.绿洲农业D.旱作农业
右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19-20小题。
19.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A.a、b B.a、c C.b、c D.b、d
20.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几个省级行政区( )
A.一个行政区B.两个行政区
C.三个行政区D.四个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