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开学一段时间了,本届九年级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基本暴露出来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被动、效率低、能力差,假学习现象严重,同时两级分化严重,中等生很少,优等生的带头作用体现不出来。
具体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不重视学习,行为中急于求成,不踏实,不努力。
2.基础差,正常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听和写的脱节的,课堂不能正常听写笔记。
3 .学生动手能力较弱。
学生们只是在台下看着老师一步步的操作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较差,而且印象不深,不久就忘了。
从中考化学的改革来看,即突出基础考核,又突出能力考核,,而能力需要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再现,灵活运用体现出来,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能力的立足点,因此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提高九年级化学教学质量的保证,那么如何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呢?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课前准备是基础。
精心准备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侧重于学生怎么学。
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因此设计导学案时就要考虑每个阶段让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选择难点小的题目,让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进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师课前给出学生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要探究的目标。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
2.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
教师应努力营造出自由、平等的氛围。
学生年龄尚小,经历甚少,有时提出的设想与现实可能有一定的反差,教师应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
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氛围时,教师要做到公开地向学生表示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为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要给予肯定;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教学气氛要轻松活泼;不反对猜测,特别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测
3.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
化学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
教学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化学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
同时,学生实验操作时,教师还应做到给学生操作时间;给学生思考时间;给学生发问时间。
4.转化学困生,教师应该有一颗恒心,要经常深入学生,观察学困生的情绪变化,对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开导和鼓励,使他们学习步入正常轨道,但由于学习困难的“慢”生毕竟对
知识理解及运用能力比其他同学偏低,学习成绩常出现波动性的变化,很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还需要经常另开“小炉灶”,加强对他们的辅导,适当增加适合学生实际的试题或辅导资料,强化训练,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促使他们进入成功的起点和终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5.加强教学的落实:
(1)给出时间记忆
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重要的定义、知识点课内给出时间背,背完马上个别提问。
(2)关注边缘生
这类学生处在心学习和无心学习的中间,智力中等,学习没有耐性和毅力,你拉他一把,说不定就上了,你不拉,就丢了。
在课堂上要经常关注这类学生:上课有无走神,练习有无跟上进度。
练习的对错他自己都不知道,当然他可能也不想知道,你要对其错误的做法及时指出,手把手教他正确的方法,要是偶尔做对了,抓住机会让他上黑板展示,让其有一定的成就感,慢慢把他拉回正轨。
(3)进行小测
化学的知识繁而杂,只能通过小测来巩固。
学生准备一本专门的小测本,一个星期2
次左右的小测,内容一般是需要记忆的知识,上节课明确给出,比如下节课我要小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给出的内容可以多一点,听写时少一点,比如给5个的化学方程式,听写3个就可以了。
小测题目随口念出,学生直接写答案,形成习惯后一般3分钟就可以完成,下课后马上改,一般3-5分钟就能改完,马上发回。
小测错的可以叫学生自己默写一遍或抄3遍。
下次改时要关注上次的错误有无处理,无处理的同学的小测本单独放,念一下没有完成的名单,叫课代表登记一下,学生重新订正后给课代表检查。
化学教学离不开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养成,只有重视知识的储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才能在中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