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圆和切线的位置关系的观察,培养学生能从几何图形的直观位置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发展计算能力,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切线性质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体会归纳、分类、整体等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乐于思考,敢于质疑,言必有据,阳光展示,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切线性质定理、特征及规律,会利用性质和规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切线性质定理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策略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及活动经验及最近发展区的特点,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1.回归学生主体,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程。

2.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安排问题的难度,体现一些灵活性。

3.教学的内容上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优化。

教学形式上多提供学生阳光展示的空间,构建活力课堂。

4.运用师生共导、师主导、生主导相结合的导学方式,形成积极地有思维含量的对话,体现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5.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现兵教兵,兵帮兵,兵强兵,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6.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积极的有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创建高效课堂。

四、教学过程
直线和
圆位置
关系
公共点
个数
圆心到
直线距
离d与r
关系
公共点
名称
直线名

(2)、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圆的三种位
置关系,在图(1)、图(2)、图(3)中的直线l和⊙O是什么关系?这三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你能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试试3.从生活中熟悉
的三张图片中,用
心仔细观察,你发
现它们是轴对称
图形吗?各有几
条对称轴?先告
诉同桌,接力告诉
同学们你的发现。

老师即时给小组
奖分。

4.多媒体操作,激
疑设问,导引点
3.学生欣
赏图片。

感受生活
中的数学
美。

并回答问
题,动手
操作做出
对称轴。

4.独立思
考,从实
研究新问
题。

为学
习本节打
基础。

3.考察学
生的分析
能力和动
手操作能
力。

增强
感性认
识,为知
识的生成
发展做铺
垫。

体会
数学源于
生活,又
服务于生
活的数学
价值。


四、运用规律,巩固新知
1、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圆的切线,说明理由. (1)(2)(3)
(4)
2、如图:城市广场上有一个圆形喷水池,图5是它的平面示意图,图中的圆环部分是喷水池的围墙,为了测量圆环的面积,小明和小颖取来了一个卷尺,拉直后使它与内圆相切于点C,与外圆相交于点A、B,量得AB的长为12m,你能由此求出圆环的面积吗?(结果精确到0.1m2)1.学法指导:
(白板显示)
(1)小声阅读,用
笔画出关键字,独
立思考,说出答
案。

(2)板演的同学板
书要认真,规范。

(3)点评的同学展
示要分层次,语言
要精练。

(4)听讲的同学认
真观察,及时改
错,积极补充,不
浪费一分钟。

(5)第1,你有什
么好方法不遗漏、
不重复?
抢答。

同时在白板
上显示答案。

2.选2名不同质的
学生扮演第2题
3.选4名小组长点
评、提问、点拨。

1.认真阅
读学法指
导。

2.学生自
主探究,
独立思
考,写出
答案。


后抢答第
1四个小
题。

3. 不遗
漏、不重
复的方
法:分类
统计。

4.小组合
作交流第
2题。

小组
派代表扮
演和点
评。

通过
辨析正
误,及时
补充,达
成共识。

同时,通
过第2题
得出一个
1.“用数
学”,发
展应用意
识和逻辑
思维能
力。

分层
优化,因
材施教
体现“不
同人在数
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
展”数学
理念。

培养学生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
的能力
2.统计的
思想的应
用。

3.准确掌
握学情。

给学生足
够展示的
空间,张
扬个性。

兵教兵,
实现和谐
约8


九、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