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为工业化起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持,下接第六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三大改造作为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重要历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
也因为后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而致使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学情分析】
1.知识与能力:知道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了解并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填充小故事辅助提高学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课程标准】
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了解并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填充小故事辅助提高学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
导入
复习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为何用到类型
二字,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大革命
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
力于发展经济,“一五”计划完成时,
我国工业发展迅速,但农业、手工业
发展相对缓慢,还保留着各家“自扫
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
工商业还存在着剥削的情况,新中国
成立后还未实现全面的生产资料共
公有制也就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如
何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呢?这就需
要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来实现。
带着这
个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5课《社
会主义三大改造》。
学生通过老师勾勒
出的近现代史的阶段划
分,回顾已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