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2014·邵阳)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所有的波斓壮阔都会化为细波,所有的锣鼓欢鸣都会归于岑()寂,热血沸腾的青春带着它浩浩dàng dàng ()的气势一路走远,只留下平庸生活里难以消解的冗()繁、干枯、琐碎、躁热。

但我仍然想找回青春那gǔ gǔ()流动的热血,去和曲折命运勇敢单挑。

A . 汤汤汩汩céng rǒng
B . 荡荡股股cén chén
C . 汤汤股股cén chén
D . 荡荡汩汩cén rǒng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凄异徙倚重峦叠障
B . 甚箭回清风烟俱静
C . 寒树横柯负势竞上
D . 落辉窥谷沿溯阻绝
3. (2分) (2017八上·庆云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荧光托辞粗制滥造不辍劳作
B . 镌刻操纵油光可鉴暗然失色
C . 聩退窒息和言悦色为富不仁
D . 粲然躁热惮精竭虑震耳欲聋
4. (2分)下列句子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语言描写)
B .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心理描写)
C .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
D .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动作描写)
5. (2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郦道元,北魏人,其著作《水经注》被誉为“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

B .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其小说代表作《背影》语言素雅、情感真挚,被称赞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C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D .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6. (2分)与前面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想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留恋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有多少“第一次”把不可磨灭的印象给你留下啊!
B . 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C . 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D . 难道没有无数个“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吗?
7. (2分)下列各句都属于广义整句修辞,其中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没有在我之上的人了,没有和我同等的人了。

A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B . 在弱者面前他是强者,在强者面前他是弱者。

C .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D . 山峦爽朗,湖水清净,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

8. (2分)(2018·荆州)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传记文学名著。

B . 《名人传》是一部记载名人丰功伟绩,讲述名人精彩人生和巨大贡献的传记作品。

C .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

D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
9. (3分) (2020九下·江南月考) 填空。

①武松因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被刺配到________,在十字坡,他遇到了________(绰号)孙二娘和菜园子张青。

②宋江等人二打祝家庄时,虽然失利,但林冲抓到了________,减去了祝家庄一翼。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
10. (35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

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

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

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

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
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

没有应和,没有对答。

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

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

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

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

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

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

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

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

“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

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

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

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

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

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

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

《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

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⑥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

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
(2)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3)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
(4)第④段中所描绘的唱山歌的情景与课文中的哪一个场面相似?
(5)第⑤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有什么道理?
(6)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7)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2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我的母亲
胡适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
念生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文段中母亲每天早晨把“我”喊醒,要做哪两件事情?
(2)为什么说“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
(3)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
(4)仿写一组赞美母爱的句子。

例:母爱是一缕阳光,时刻温暖着我的身心。

(5)你同意第2段中母亲的这种教育方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2.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逮:及,到达。

②邑:同乡。

③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

④与:帮助。

⑤资:借。

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②以书映光而读之()
(2)对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B . 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C . 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D . 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3)文章表现了匡衡什么精神?
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牵动我的心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③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题目二: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而你的宽容,则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使你发现生命中的美好!看得惯缺失,也是历练、是豁达、是成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
9-1、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1-1、
11-2、
11-3、
11-4、
11-5、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2-1、
12-2、
12-3、
五、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