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2019版)教案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教学目的
•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掌握氮气的制备、性质及利用;
•了解氨的制备、性质及利用;
•了解氮的含量测定方法;
•掌握硝酸、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及常用反应;
•了解硝酸盐、硫酸盐及氯化物的检验方法。
2. 教学要求
•学生能够正确解释相关的化学术语;
•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反应机理;
•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仪器和操作基本技能;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过程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括:
1.氮气的制备、性质及用途;
2.氨的制备、性质及用途;
3.气态氮化合物(一氧化二氮、三氮化二钙)的性质与用途;
4.氮的含量测定方法;
5.硝酸及硝酸盐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反应;
6.硫酸及硫酸盐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反应;
7.盐酸及氯化物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反应;
8.盐酸、氢氯酸及氯化铵的检验方法。
2. 教学过程
(1)氮气的制备、性质及用途
氮气制备方法:通常通过空气经过压缩、冷却、干燥、吸附等处理后分离氮气得到。
氮气性质与用途:氮气无色、无味、无毒,不燃,不支持燃烧,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
氮气在冷却、运输、保护食品、电子工业、珠宝加工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氨的制备、性质及用途
氨的制备方法:
•沸腾氨法:将氨水加热至沸腾并通入气体,通过水汽的输送实现氨的制备;
•钙氰胺法:将氨水和氯化钙经过反应得到碳酸钙和氯化氨,再经过脱碳得到氨。
氨的性质:氨气味刺激,容易溶于水,在常压下易液化为无色透明液体。
不易燃烧,在空气中遇火源或高温会爆炸。
氨的用途: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农业、医药和制冷技术等方面。
(3)气态氮化合物(一氧化二氮、三氮化二钙)的性质与用途
一氧化二氮代表性质:无色、无臭、味微甜,在高温下易自燃。
一氧化二氮用途:一氧化二氮主要用于肺部疾病的治疗,如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等。
三氮化二钙的性质:三氮化二钙又称氮化钙,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的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磁性、透明性等特性。
三氮化二钙的用途:三氮化二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器件和半导体器件等领域。
(4)氮的含量测定方法
常见的氮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减少硝酸盐法、磷钼酸铵法和氢化钒酸铵法等。
(5)硝酸及硝酸盐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反应
硝酸及硝酸盐制备方法:将硝酸铵加热分解得到硝酸或者通过通过硼酸反应制得硝酸。
硝酸及硝酸盐性质:硝酸及硝酸盐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具有腐蚀性,常用作溶剂和氧化剂。
(6)硫酸及硫酸盐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反应
硫酸及硫酸盐制备方法:硫酸可以通过氧化(浓硫酸+浓硝酸)+稀硫酸合成。
硫酸盐的制备,如五水硫酸亚铁可以通过硫酸和生铁的反应制得。
硫酸及硫酸盐性质: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性和吸湿性。
硫酸盐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例如硫酸亚铁可作为还原剂,可还原氯酸根离子。
(7)盐酸及氯化物的制备方法、性质及反应
盐酸及氯化物制备方法:盐酸可以通过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得。
氯化物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如氯化钾可通过钾和氯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
盐酸及氯化物性质: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性和吸湿性。
氯化物有很大的化学活性,如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食盐,也是钠金属制备及其他化工产品制备的重要原料。
(8)盐酸、氢氯酸及氯化铵的检验方法
盐酸的检验方法包括:
•鉴定氯离子:加入硝酸银试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确定酸度:用酚酞指示剂滴定。
氢氯酸的检验方法与盐酸相似。
氯化铵的检验方法包括:加入氢氧化钠试液,观察是否有明显的氨气味。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氮及其化合物进行讲解,加深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讲解详细,同时注重实验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