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能(三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咨询师不那么相信人有内在潜力,咨询师会给与较多的指 导和干预。
第二单元 热情
• 教材(技能三级)P56-57 热情体现在咨 询的全过程,从求助者进门到离去,咨询 师都应热情、周到,要让求助者感到自己 受到了最友好的接待。
• 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 • 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 咨询时的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 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 凡是助人工作,首先必须抱有一种信念, 即受助者是可以改变的。他们身上总会有 这样那样的长处和优点,每个人的身上都 有潜力存在,都存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成 长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外界的帮助, 每个人都可以比现在更好。
第五单元 积极关注(2)
• 积极关注有助于 • 建立咨询关系, • 促进沟通, • 而且本身就具有咨询效果 尤其对那些自
• 反对过分消极:咨询师应始终立足于给人以光明、希望与 力量,这就是积极关注的实质。咨询师的反应应符合咨询 的原则,应对求助者负责,应促进咨询的有效进行。
• 立足实事求是:积极关注应建立在求助者客观实际的基础 上,不能无中生有,否则求助者会觉得咨询师是在用虚言 安慰自己,是咨询师无能的表现,这样的积极关注会适得 其反。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
第二节 制订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工作程序
• 教材(技能三级)P63 • 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
的全部问题 • 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 • 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 • 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1)
• 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 • 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 •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 •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 • 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
景
第五单元 积极关注(1)
• 教材(技能三级)P62-63 • 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
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
• 尊重也意味着接纳一个价值观和自己不同 甚至差距很大的求助者,并与之平等交流。
第一单元 尊重
一视同仁、以礼待人、信任对方
• 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 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对求助者要不嘲笑,不动
怒,不贬抑,不惩罚。即使求助者的言谈举止有 些失礼,也应以礼相待。 • 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信任是尊重的基础,缺乏 信任就很难有尊重。 有时因为咨询关系还未完全 建立,求助者在涉及某些敏感问题时会有所顾虑、 掩饰或犹豫,咨询师应予以理解,并借助于尊重、 理解、温暖来消除顾虑。 有时求助者的言语可 能会出现矛盾,咨询师可协助予以澄清,不可简 单地认为是求助者故意不诚实。只有信任才能换 来求助者的诚实。
• 咨询师深信求助者有内在潜力面对挑战成长,他会尊重求 助者个人的决定意向,对求助者言行不加半点评论干涉。
• 咨询师虽相信求助者有能力改变,但认为能力有限,需要 包括咨询师在内的外界帮助,因而,他虽尊重求助者的意 见和选择,但同时也认为有必要加以指导和提醒。
• 咨询师相信求助者有能力应付日常生活的琐事,但在面临 人生重大抉择时,则有赖于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帮助。
第三单元 真诚 真诚需要注意的问题
• 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 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 • 真诚应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 真诚要适度:
第三单元 真诚 举例
• “你这个人真是蛮不讲理!”
• “我觉得你刚才那番话的道理不是很充分, 有点按自己意愿在评判,是不是这样?”
第四单元 共情 教材(技能三级)P59-62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的概念及意义
• 教材(技能三级)P53 • 尊重: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
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其意义在于: • 可以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
地表达自己。 • 可使求助者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
感。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求助者来 说,尊重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 • 尊重可以唤起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成为对方模仿 的榜样,起到开发潜能的作用。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3)
• “why”,为什么会发生?原因何在?有什么直 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表层原因是什么,深层原因 是什么?
• “which”,与哪些人相关?事情往往与他人相关, 或父母家人、或朋友恋人、或同事领导等,他们 与求助者的关系如何?
• “how”,事情是如何演变的?事情发生后,求 助者是如何认识的,情绪、行为如何反应,有无 得到外界的支持与帮助?事情发生至今,有了怎 样的变化?
知道可以坦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 而无需顾忌,使求助者切实感到自己被接纳被信 任被爱护; • 咨询师的真诚坦白为求助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榜 样,求助者可以因此而受到鼓励,以真实的自我 和咨询师交流,坦然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宣 泄情感,也可能因而发现和认识真正的自己,并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促进其相应改变,而这种改 变会减少面谈过程中的混淆和模糊,使双方的沟 通更加清晰和准确。
• 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从而更准确地 把握材料。
• 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 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 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 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 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 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
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
概述 咨询关系
• 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 相互关系。
•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 容
概述 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
•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 重影响。
• 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 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 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 询关系。
• 再者,有些求助者对自己深层问题不清楚,咨询 师太快地把问题实质点出来,求助者难以充分理 解,效果就大受影响。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参照的思路(1)
• 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有的求助者沉默 寡言,或东拉西扯,或闪烁其辞,咨询师应及时 把握谈话的内容,使咨询顺利进行。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谈话方式(4)
• 文化特征
• 人的心理行为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 充分考虑到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价值观念 是必要的。这样,咨询师的言语、观念能 配合求助者的教育、文化背景,采取的方 式方法兼顾到对方的文化特点、可接受程 度,能从医疗、社会、文化多个角度探讨、 决定所采取的策略,这样会产生更好的效 果。
• 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求助者成长、进步的必 要步骤,但如果缺乏共情,咨询师往往对求助者的自我探 索不加注意,影响求助者的自我了解。
• 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咨询师就不能真正了解求助 者的问题与需要,因而做出的反应也常常缺乏针对性。
第四单元 共情 正确共情注意事项
• 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 者的参照框架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 对于求助者讲述的秘密、隐私,咨询师应 予尊重、保护,不应随便外传。
• 对于求助者暂时不愿透露而与咨询密切相 关的隐私,咨询师应耐心等待,不可强迫 讲述。
• 至于与咨询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隐私,咨询 师不得随便干预,不可出于好奇而去探问。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2)
• “what”,发生了什么事?要了解事情发 生的细节。
• “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要知道事情 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的某个时间比如儿童 的某个时期,还是现在。这样的事情以前 是否发生过,次数有多少?情况如何?
• “where”,在哪里发生的?事情发生的地 点,或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第四单元 共情
缺乏共情的影响
• 求助者感到失望:认为咨询师对自己不理解、不关心,因 而会感到失望,减少甚至停止自我表达。
• 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由于咨询师没有进入求助者的参照 框架,而过多地立足于自己,因而他就很难真正理解求助 者的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反感甚至批评,这会使 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
第三单元 真诚
• 教材(技能三级)P57-59 真诚,是指在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以“真正的我”出现,
• 没有防御式伪装, • 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 • 不带假面具, • 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 • 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求助
者的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中。
第三单元 真诚 真诚的意义
• 真诚在咨询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 可以为求助者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能让他
• 同时,应该让求助者正确认识尊重与真诚的关系,因为在 咨询后期咨询师经常会对求助者进行面质,若能使求助者 及早理解咨询师对事不对人的观念,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 若咨询师发现自己实在难以接纳求助者,可以考虑把求助 者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尊重程 度,往往与他对人的看法即人性观有关。
卑感强或因面临挫折而“一叶障目不见泰 山”者,咨询师的积极关注往往能帮助他 们全面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看到自己的长 处、光明面和对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 心、消除迷茫。
第五单元 积极关注
需要注意的问题
• 避免盲目乐观:有些咨询师片面理解积极关注的含义,表 现出对求助者的过分乐观,咨询师应针对求助者的实际问 题,客观地分析其现有的不足,同时帮助分析其拥有的资 源。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把求助者的观点从只注意失败面 转到客观分析形势,立足自己的长处和所拥有的资源上。
• “who”,他是谁? 年龄、职业、文化 程度、健康状况等。尤其是要掌握求助者 的基本性格特征; 应了解求助者的成 长过程、兴趣爱好、能力等,了解求助者 通常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现实生活所持的 态度及相应的习惯做法; 根据需要,还 应了解求助者成长的家庭背景以及目前的 生活状况,如现有家庭关系、工作、学习、 婚恋、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状况等
• 尊重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求助者,没有原则没有是非。 • 咨询时,咨询师可能遇到不同意求助者言行的情况,对此,
咨询师应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视咨询关系建立的状况, 表明自己的意见,否则就会违背真诚的要求。
• 在咨询关系已建立的情况下,适度地表达对求助者言行的 看法,无损于咨询的进程,反过来会起积极促进作用。
• 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 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概述 正确的咨询态度
• 咨询态度不是单纯的工具或手段,而是咨 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因此,正确 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 础,否则,再好的咨询方法和技巧都会失 去意义。
• 正确的咨询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 共情和积极关注
第一单元 尊重 如何做到恰当的表达尊重
• 尊重意味着: • 完整接纳 • 一视同仁 • 以礼待人 • 信任对方 • 保护隐私 • 应以真诚为基础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 咨询师应把每个求助者看作是有人权、价 值、情感和独立人格的人,这是互相尊重 与平等的前提。
• 尊重意味着接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而 不是仅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排斥其消极 面。
• 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方 面的含义:
• 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 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 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 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间的关系,以更好 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 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关切理解传达给 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第四单元 共情 共情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如何选择合适的谈话内容
• 若太快地进入主题特别是敏感主题,求助者可能 回避、否认,甚至产生阻抗或厌恶情绪。为此, 咨询师应循序渐进。
• 一方面,求助者初次接触咨询师,多数人心里不 踏实,此时咨询师可以先谈些相关的、边缘性的 问题,使之有个适应的过程;
• 另一方面,咨询师对求助者问题的判断并不一定 是正确的,先谈点感觉到的问题,以此来获得求 助者的反馈,进而调整自己的判断,
第二单元 热情
• 教材(技能三级)P56-57 热情体现在咨 询的全过程,从求助者进门到离去,咨询 师都应热情、周到,要让求助者感到自己 受到了最友好的接待。
• 求助者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 • 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 咨询时的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 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
• 凡是助人工作,首先必须抱有一种信念, 即受助者是可以改变的。他们身上总会有 这样那样的长处和优点,每个人的身上都 有潜力存在,都存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成 长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外界的帮助, 每个人都可以比现在更好。
第五单元 积极关注(2)
• 积极关注有助于 • 建立咨询关系, • 促进沟通, • 而且本身就具有咨询效果 尤其对那些自
• 反对过分消极:咨询师应始终立足于给人以光明、希望与 力量,这就是积极关注的实质。咨询师的反应应符合咨询 的原则,应对求助者负责,应促进咨询的有效进行。
• 立足实事求是:积极关注应建立在求助者客观实际的基础 上,不能无中生有,否则求助者会觉得咨询师是在用虚言 安慰自己,是咨询师无能的表现,这样的积极关注会适得 其反。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
第二节 制订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工作程序
• 教材(技能三级)P63 • 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
的全部问题 • 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 • 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 • 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1)
• 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 • 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 •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 •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 • 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
景
第五单元 积极关注(1)
• 教材(技能三级)P62-63 • 是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
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
• 尊重也意味着接纳一个价值观和自己不同 甚至差距很大的求助者,并与之平等交流。
第一单元 尊重
一视同仁、以礼待人、信任对方
• 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 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对求助者要不嘲笑,不动
怒,不贬抑,不惩罚。即使求助者的言谈举止有 些失礼,也应以礼相待。 • 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信任是尊重的基础,缺乏 信任就很难有尊重。 有时因为咨询关系还未完全 建立,求助者在涉及某些敏感问题时会有所顾虑、 掩饰或犹豫,咨询师应予以理解,并借助于尊重、 理解、温暖来消除顾虑。 有时求助者的言语可 能会出现矛盾,咨询师可协助予以澄清,不可简 单地认为是求助者故意不诚实。只有信任才能换 来求助者的诚实。
• 咨询师深信求助者有内在潜力面对挑战成长,他会尊重求 助者个人的决定意向,对求助者言行不加半点评论干涉。
• 咨询师虽相信求助者有能力改变,但认为能力有限,需要 包括咨询师在内的外界帮助,因而,他虽尊重求助者的意 见和选择,但同时也认为有必要加以指导和提醒。
• 咨询师相信求助者有能力应付日常生活的琐事,但在面临 人生重大抉择时,则有赖于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帮助。
第三单元 真诚 真诚需要注意的问题
• 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 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 • 真诚应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 真诚要适度:
第三单元 真诚 举例
• “你这个人真是蛮不讲理!”
• “我觉得你刚才那番话的道理不是很充分, 有点按自己意愿在评判,是不是这样?”
第四单元 共情 教材(技能三级)P59-62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的概念及意义
• 教材(技能三级)P53 • 尊重: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
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其意义在于: • 可以给求助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
地表达自己。 • 可使求助者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
感。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求助者来 说,尊重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 • 尊重可以唤起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成为对方模仿 的榜样,起到开发潜能的作用。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3)
• “why”,为什么会发生?原因何在?有什么直 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表层原因是什么,深层原因 是什么?
• “which”,与哪些人相关?事情往往与他人相关, 或父母家人、或朋友恋人、或同事领导等,他们 与求助者的关系如何?
• “how”,事情是如何演变的?事情发生后,求 助者是如何认识的,情绪、行为如何反应,有无 得到外界的支持与帮助?事情发生至今,有了怎 样的变化?
知道可以坦露自己的软弱、失败、过错、隐私等 而无需顾忌,使求助者切实感到自己被接纳被信 任被爱护; • 咨询师的真诚坦白为求助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榜 样,求助者可以因此而受到鼓励,以真实的自我 和咨询师交流,坦然地表露自己的喜怒哀乐,宣 泄情感,也可能因而发现和认识真正的自己,并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促进其相应改变,而这种改 变会减少面谈过程中的混淆和模糊,使双方的沟 通更加清晰和准确。
• 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从而更准确地 把握材料。
• 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 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 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 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 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 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
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
概述 咨询关系
• 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 相互关系。
•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 容
概述 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
•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 重影响。
• 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 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 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 询关系。
• 再者,有些求助者对自己深层问题不清楚,咨询 师太快地把问题实质点出来,求助者难以充分理 解,效果就大受影响。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参照的思路(1)
• 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有的求助者沉默 寡言,或东拉西扯,或闪烁其辞,咨询师应及时 把握谈话的内容,使咨询顺利进行。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谈话方式(4)
• 文化特征
• 人的心理行为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 充分考虑到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价值观念 是必要的。这样,咨询师的言语、观念能 配合求助者的教育、文化背景,采取的方 式方法兼顾到对方的文化特点、可接受程 度,能从医疗、社会、文化多个角度探讨、 决定所采取的策略,这样会产生更好的效 果。
• 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求助者成长、进步的必 要步骤,但如果缺乏共情,咨询师往往对求助者的自我探 索不加注意,影响求助者的自我了解。
• 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咨询师就不能真正了解求助 者的问题与需要,因而做出的反应也常常缺乏针对性。
第四单元 共情 正确共情注意事项
• 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 者的参照框架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 对于求助者讲述的秘密、隐私,咨询师应 予尊重、保护,不应随便外传。
• 对于求助者暂时不愿透露而与咨询密切相 关的隐私,咨询师应耐心等待,不可强迫 讲述。
• 至于与咨询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隐私,咨询 师不得随便干预,不可出于好奇而去探问。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2)
• “what”,发生了什么事?要了解事情发 生的细节。
• “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要知道事情 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的某个时间比如儿童 的某个时期,还是现在。这样的事情以前 是否发生过,次数有多少?情况如何?
• “where”,在哪里发生的?事情发生的地 点,或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第四单元 共情
缺乏共情的影响
• 求助者感到失望:认为咨询师对自己不理解、不关心,因 而会感到失望,减少甚至停止自我表达。
• 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由于咨询师没有进入求助者的参照 框架,而过多地立足于自己,因而他就很难真正理解求助 者的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反感甚至批评,这会使 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
第三单元 真诚
• 教材(技能三级)P57-59 真诚,是指在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以“真正的我”出现,
• 没有防御式伪装, • 不把自己藏在专业角色后面, • 不带假面具, • 不是在扮演角色或例行公事, • 而是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求助
者的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中。
第三单元 真诚 真诚的意义
• 真诚在咨询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 可以为求助者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氛围,能让他
• 同时,应该让求助者正确认识尊重与真诚的关系,因为在 咨询后期咨询师经常会对求助者进行面质,若能使求助者 及早理解咨询师对事不对人的观念,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 若咨询师发现自己实在难以接纳求助者,可以考虑把求助 者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尊重程 度,往往与他对人的看法即人性观有关。
卑感强或因面临挫折而“一叶障目不见泰 山”者,咨询师的积极关注往往能帮助他 们全面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看到自己的长 处、光明面和对未来的希望,从而树立信 心、消除迷茫。
第五单元 积极关注
需要注意的问题
• 避免盲目乐观:有些咨询师片面理解积极关注的含义,表 现出对求助者的过分乐观,咨询师应针对求助者的实际问 题,客观地分析其现有的不足,同时帮助分析其拥有的资 源。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把求助者的观点从只注意失败面 转到客观分析形势,立足自己的长处和所拥有的资源上。
• “who”,他是谁? 年龄、职业、文化 程度、健康状况等。尤其是要掌握求助者 的基本性格特征; 应了解求助者的成 长过程、兴趣爱好、能力等,了解求助者 通常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现实生活所持的 态度及相应的习惯做法; 根据需要,还 应了解求助者成长的家庭背景以及目前的 生活状况,如现有家庭关系、工作、学习、 婚恋、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状况等
• 尊重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求助者,没有原则没有是非。 • 咨询时,咨询师可能遇到不同意求助者言行的情况,对此,
咨询师应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视咨询关系建立的状况, 表明自己的意见,否则就会违背真诚的要求。
• 在咨询关系已建立的情况下,适度地表达对求助者言行的 看法,无损于咨询的进程,反过来会起积极促进作用。
• 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 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概述 正确的咨询态度
• 咨询态度不是单纯的工具或手段,而是咨 询师职业理念和人性的表达。因此,正确 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 础,否则,再好的咨询方法和技巧都会失 去意义。
• 正确的咨询态度包括:尊重、热情、真诚、 共情和积极关注
第一单元 尊重 如何做到恰当的表达尊重
• 尊重意味着: • 完整接纳 • 一视同仁 • 以礼待人 • 信任对方 • 保护隐私 • 应以真诚为基础
第一单元 尊重 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 咨询师应把每个求助者看作是有人权、价 值、情感和独立人格的人,这是互相尊重 与平等的前提。
• 尊重意味着接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而 不是仅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排斥其消极 面。
• 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方 面的含义:
• 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 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 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 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间的关系,以更好 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 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关切理解传达给 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第四单元 共情 共情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 如何选择合适的谈话内容
• 若太快地进入主题特别是敏感主题,求助者可能 回避、否认,甚至产生阻抗或厌恶情绪。为此, 咨询师应循序渐进。
• 一方面,求助者初次接触咨询师,多数人心里不 踏实,此时咨询师可以先谈些相关的、边缘性的 问题,使之有个适应的过程;
• 另一方面,咨询师对求助者问题的判断并不一定 是正确的,先谈点感觉到的问题,以此来获得求 助者的反馈,进而调整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