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九年级历史2023年上学期中考模拟带答案与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下列哪一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A. “女娲造人”的传说
B. 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
C. 电影《荆柯刺秦王》
D. 小说《封神榜》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属于历史遗物,说明河姆渡时期我国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研究河姆渡的历史,最可靠的资料是河姆渡考古出土的“稻谷”,这是研究历史的原始资料,故B符合题意。
“女娲造人”的传说、电影《荆柯刺秦王》、小说《封神榜》都是经过人为加工,故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选择题
观察下图。
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焚书坑儒,独尊儒术有关。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选择题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下图所示)。
这表明()
A.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B. 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
C. 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
D. 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选择题
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
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ACD不符合题意。
B符合题意,故选B。
选择题
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出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美援朝
B. 二月抗争
C. 西藏和平解放
D. 红卫兵串联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彭德怀在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国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3年,中朝人民取得战争的胜利。
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A。
选择题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
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
伙了”分别是指
A.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农村政策的认识。
1953年——1956年的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纷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因此说大家都散伙了。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D。
选择题
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60年前,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位团长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答案】B
【解析】
依据顺序可知,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
力,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B符合题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选择题
下图为“1978~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柱状图。
该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新中国成立
B.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 杂交水稻的推广
【答案】B
【解析】
依据“1978~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柱状图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召开)后,我国在农村进行了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分田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由此判断,出现题干图片变化的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 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选择题
如图是某地仿建的古代建筑,该建筑的“真实版”见于
A. 古代阿拉伯文明
B. 古代埃及文明
C. 古代印度文明
D. 古代希腊文明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可知,该图片描述的是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代表的是古埃及的文明,B项符合题意;古代阿拉伯和古印度和古希腊都没有金字塔,ACD项国家不会出现该建筑的“真实版”,不符合题意;故选B。
选择题
“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史学家布克哈特评价的这一事件应是
A.伯利克里改革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
【答案】B
【解析】
从题干看出,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说明神学受到文艺复兴的冲击,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B符合题意;伯利克里改革是在雅典,A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不是开始于意大利,C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不是开始于意大利,D不符合题意。
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近代某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状况。
这一革命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印度民族大起义
【答案】A
【解析】
依据示意图关键信息“1640”“1649”“1688”“1689”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英国议会与国王查理一世爆发冲突,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内战中,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进入共和国时期;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所以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选择题
一战后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
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是
A. 《凡尔赛合约》
B. 《九国公约》
C. 《四国条约》
D. 《五国海军条约》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国公约》的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野心遭到挫折。
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所以答案选择B
综合题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识读下列古代四个时期的疆域图,完成问题:
(1)依次写出以上疆域图所属的朝代。
(2)图一中的封建王朝结束国家分裂、实现统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二中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3)图三时期,为有效管理空前辽阔的疆域开创了什么制度?写出
当时西藏地区行政区划的名称。
(4)写出图四中我国疆域最南部的范围及都城的现代名称。
【答案】(1)秦朝、西汉、元朝、清朝
(2)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3)行省制度宣政院辖地
(4)南海诸岛、北京
【解析】
(1)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读图一,由都城咸阳等信息可知:图一是秦朝疆域图。
读图二,由都城长安和西域都护府等信息可知:图二是西汉疆域图。
读图三,由大都、中书省等信息可知:图三是元朝疆域图。
读图四,由1820年的国界、中俄《尼布楚条约》待定地区等信息可知:图四是清朝疆域图。
(2)依据所学可知,图一中的封建王朝秦朝结束国家分裂、实现统一的最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家富强起来,国力大增。
军队战斗力加强,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并为以后秦国能够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二中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的设置的重大意义是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为有效管理空前辽阔的疆域开创了行省制度;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
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
当时西藏地区行政区划的名称是宣政院辖地。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4)依据所学可知,图四是清朝疆域图,所以最南部的范围是南海诸岛;清朝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
清朝的都城即是今天的北京。
综合题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运动都有纲领性的口号或主张,它们体现着时代的印记。
请根据下面内容探究有关问题。
口号或主张:①师夷长技②三民主义③民主、科学④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⑤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①师夷长技思想的在近代中国最早的提出者是谁?“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的失败给你怎样的启示?
(2)②③④的纲领分别指导了哪三次运动?请你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重大意义。
(3)写出近代史上迫使蒋介石政府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著名事件;国民党“联共抗日”的最终成果是什么?
(4)请你为以上五个纲领性口号或主张拟定一个主题。
【答案】(1)魏源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触动封建制度不可能真正使中国走向富强。
(2)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任选一个)
(3)西安事变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4)救亡图存(或中国近代先进阶层的探索)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师夷长技的思想在近代中国最早的提出者是魏源;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实践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行动是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的失败给我们的
启示是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触动封建制度不可能真正使中国走向富强。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注定要失败。
(2)依据所学可知,②③④的纲领分别指导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其意义是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依据所学可知,近代史上迫使蒋介石政府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著名事件是西安事变;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国民党“联共抗日”的最终成果是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师夷长技是洋务运动的主张;
②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③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④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⑤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由此可知,五个纲领性口号或主张反
映的共同主题是救亡图存。
综合题
近代以来,民主化、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君主政体)是羼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
——托马斯·潘恩《常识》
(1)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的理解。
材料二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2)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是什么?结合所学说说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集中体现在哪部文献?
材料三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
奥斯曼、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
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而在日本,改革者实施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新全球史》
(3)19世纪,奥、俄国、中、日共同面临的外部挑战是什么?俄、中两国为摆脱危机而启动了什么“改革计划”?为什么说日本的改革计划“更彻底”?
【答案】(1)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了了君主立宪制
(2)蒸汽机影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现代大工厂制度《人权宣言》
(3)西方列强的侵略(或工业文明的冲击)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或维新变法运动
日本改革全面学习西方,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是一场比较成功的改革。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英国君主政体)是羼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及所学知识可知,1640年,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实现了关门下锁;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2)依据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是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应用;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多
年钻研,改良了蒸汽机。
1785年以后,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之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极大地推动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集中体现的文献是《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体现了要求摧毁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进步思想,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奠定了西方社会法律的基本准则。
(3)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1853年,美国首先侵入日本,奥、俄国等国也面临列强侵略(或工业文明的冲击),由此分析,19世纪,奥、俄国、中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外部挑战是西方列强侵略;俄、中两国为摆脱危机而启动了“改革计划”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或维新变法运动。
而日本明治维新改革计划“更彻底”。
1868年明治天皇开始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改革--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更彻底”,是因为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的改革措施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军事等方面,是全方位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国,是一场比较成功的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