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 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 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 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 “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 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 方法称作者”、“智慧的化身”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作恶是 出于无知
苏格拉底
教育使人认识灵魂内的美德
四种美德: 研究人性本身,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
研究“人”的学问 智慧 正义 。勇敢
节制
苏格拉底之死(前399)
三、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
——根本原因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文主义兴起的经过:
世界由神创造

B.C.6世纪,泰勒斯: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B.C.5世纪,智者学派: “人是万物的尺度”。
自然

普罗泰格拉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 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进步性
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强调自由。
普罗泰 格拉 苏格 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 多德
相同 都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 不同 苏格拉底: 强调人的理性(美德),重视教育。 智者学派: 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
重 要 主 张 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感觉,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强求道德一律。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教育对美德同样重 要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理想国”学说)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认识。 1.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
4.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5.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程标准 (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 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 神的内涵。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时间:公元前5世纪
起源: 古希腊雅典城邦
普罗泰格拉(智者学派) 苏格 代表: 拉底 图 士多德 柏拉 亚里
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1、人文主义兴起的背景: 古希腊经济繁荣
1.阅读上述材料,指出哪些材料是属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 材料三、四 否定神的意志、肯定人的感性(自由)、注重人的理性(美德) 并说明理由。 2.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归纳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于雅典的原因有哪些? 政治: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 经济: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文化:当时的希腊人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对神充满着敬畏和崇拜。 个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学者的不断努力。
关注焦点:
柏 拉 图
人类社会
《理想国》中,根据智慧品德分工,各 司其职。 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亚 里 士 多 德
关注焦点: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在自然界中, 人是最高级的。
主张科学调查,创建了逻辑论证系统。
依据课文,归纳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者的主张, 并比较他们的异同?
1、普罗泰戈拉最后能否拿到学费? 2、如果你是法官,如何处理呢?
关于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 “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怎样才是 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 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 “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 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就不道 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 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 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 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 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 “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 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 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 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材料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 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四: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衰落
公元前 8世纪
公元前6 世纪初
公元前6 世纪末
公元前5 世纪 伯利克里 顶峰
公元前 4世纪 渐衰
梭伦改革 城邦萌芽 基础奠定
克利斯提尼 改革,确立
普罗泰戈拉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诡辩家。 一天,一位叫欧提勒 士的青年要拜他为师学习诉讼和辩护。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 给普罗泰戈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欧 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 普罗泰戈拉十分生气,向法院提出起诉。他对学生说:“如果你在我们的案 子中胜诉,按契约你应向我交付学费;如果你败诉,那么也应按法院的判决付给 我学费,总之,你非得付学费不可。” 欧提勒士振振有词地回击说:“如果我胜诉了,那么根据法院判决我当然不 用付钱;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我也不应付钱,总之,我决不会付钱。”
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材料一:人从哪里来?自然界为什么有变幻莫测的无穷力量?古人无从知 道,他们寄托于神,于是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 公元前6世纪前,希腊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于是有了许许多 多的动听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拜,也表 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
局限性
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绝对约 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二 “美德即知识”
•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 民的家庭。 •他关心的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 政治方面的问题。 •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追求 真理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 占的地位相同。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人文主义的含义
广义: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 统。 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尤其关心 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 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西方的“人文主义”的演变和发展
起源: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 发展: 14至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成熟: 17、18世纪启蒙运动
2.请说说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位思想家相似?并指出其 异同。 (孔子) 出生时代: 时代背景: 相似 之处 重要主张: 主要方式: 公元前5世纪 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强调“道德”的价值; 重视教育的功能;
精神品质: “忧道不忧贫”救世精神;“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 区别之处: 孔子侧重在社会方面;苏格拉底侧重在个人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