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四第3次月
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周洋说:“你们先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
”
B. 近日,学校为了让学生们以更好的心态迎接月考,减轻心理压力,在同学们必经的主干道贴出一副对联,上书“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C。
只见大厅的角门一开,走出一位老人,手拄拐杖,答道:“老朽写得不好,让各位兄弟见笑了。
权当文字游戏吧!"
D。
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与蜜蜂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在建筑房屋之前,思想里已有了房屋的图样。
我们要建筑中国革命这个房屋,__①__须先有中国革命的图样.__②__须先有一个大图样、总图样:__③__须有许多小图样、分图样,__④__而这些图样,__⑤__别的,__⑥__我们在这个革命实践中得来的关于客观实际情况的能动的反映.
A也不但还/不是而是
B既又/还不是就是
C也不只也既是又是/
D也不但还不是/而是
A。
A B。
B C。
C D. D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宗璞:且将秃笔长相守
李冰
何谓“南东西北"?宗璞四卷本《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是也。
宗璞本名冯钟璞,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冯友兰是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宗璞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60年代后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外文化的滋养使得她“腹有诗书气自华”.宗璞的作品有小说和散文,还有童话和译著。
她算不得“多产作家",却是“多奖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等.
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家、巨匠,因此,知识精英是她创作的独特对象。
抗战时期,她随父南迁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八年,这便是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丰厚生活基础.她在书中生动塑造了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深刻细腻刻画了他们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说起创作,宗璞着实不易。
写《东藏记》时,她已病痛在身,写了七年,与疾患抗争了七年。
她曾有感而发,作了一支散曲:“人道
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
兵戈沸处同国忧。
覆雨翻云,不甘低首,托破钵随缘走。
悠悠!造几座海市蜃楼,饮几杯糊涂酒.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
”这亦庄亦谐的散曲正是她心境的写照,反映了作家的生命价值、灵魂皈依和坚强意志。
一天,宗璞住院了,她穿着病号服倚在床头,因高血压脸色潮红。
她忙着赶写《北归记》,累着了,血压高,头晕。
朋友劝她不要太拼了。
她说:“放不下,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在脑海里翻腾,挥之不去,不写完睡不着觉。
”
2015年春夏时分,宗璞突然脑出血,这次病得危急,在重症监护室里熬了两周,又住了三个月院。
当时,宗璞曾悲观地认为自己无法再继续写作了。
可是当身体稍有好转,她又重操旧业,开始像蜗牛一样缓缓地爬在格子里,恢复了每天早晨的写作。
写一会儿歇一会儿,头晕就去吸氧.有人问她,抱病苦耕的动力何来?她回答:我有责任把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想、所为记录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
宗璞不止一次视膜脱落,几经手术右眼保留了0。
3的视力,左眼几乎失明。
她戏称自己“半盲人”,“用放大镜也只能看清拳头大的字,写得很苦,进度很慢”。
她说:“现在每天只能写一二百字.不是手写,而是口述,别人帮助记下来,然后念给我听,我再修改.”也就是说《北归记》的写作全由宗璞口述,记录后由助手反复念,她反复改,这样一段一段、一章一章磨出来。
她这是用生命在苦吟炼句啊,每天百余字在腹中推敲,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宗璞曾说过:“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差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
”她还表
示:“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要干这一行。
”
创作出传世精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都是从小就刻在我们心里的最受尊敬的人。
中国作家群中也不乏这样“身有疾、志弥坚"值得我们敬佩并为之骄傲的作家,宗璞是一个。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宗璞曾说,她走上文学之路,得益于父亲冯友兰。
冯老虽是哲学家,于文学却颇有造诣,能写旧诗,很有文采,常常对文艺有独特见解。
宗璞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南渡记》出版后,冯老曾勉励道:“百岁继风流,一脉文心传三世;四卷写沧桑,八年鸿雪记双城。
" (徐小斌《清静淡泊的宗璞》)
②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
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
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
读《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作品,真是受益又享受。
(百度百科)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宗璞以其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创作了一系列隽永而精致的文学作品,逐渐形成了优雅蕴藉、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文趣.
B。
为了创作《北归记》,宗璞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并因此引发了脑
溢血,成了“半盲人”,不得已由宗璞口述、助手记录,然后反复修改而成.
C. “……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支散曲亦庄亦谐,真实反映了宗璞忧怀天下、钟情创作的理想追求和责任担当。
D. 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也塑造了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其作品也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宗璞之所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与她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曾经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有着中外文化的滋养有着密切关系。
B. 宗璞走上文学之路,完全得益于父亲冯友兰.她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加之冯老颇有文学造诣,又十分关心她的创作。
C. 宗璞随父在西南联大度过了八年,这为她后来创作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等奠定了丰厚的生活基础. D。
宗璞抱病苦耕,用生命苦吟炼句,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野葫芦引》全由她口述,由助手记录后反复念给她推敲、修改。
E。
创作中必定会遇到疾患病痛、政治运动,甚至社会动荡与战争冲击,这就需要作家具有坚毅不拔的意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5.宗璞说:“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差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
”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欠你一碗刀削面
雁戈
最近,黄校长老是失眠,以前沾着枕头就能睡,现在拿枕头蒙了头也睡不着。
尤其是在外面吃饭回来,黄校长更是像烙烧饼一样,能把自己一直烙到天亮。
这天,黄校长又是一宿都没睡好,天刚麻麻亮就起了床.他轻脚妙手把粥熬在锅里,看了一眼还在睡梦中的老伴儿翠玉,又轻脚妙手出了门。
到得街上,老远看到一个人跟他打招呼,黄校长一时没看清,忙迎上去说话.一看,不由愣了,面很熟,却记不起在哪儿见过,更叫不出那人的名字.那人的穿着打扮不像本地人,但他说话却是地道的本地口音。
“黄校长,早啊?"
“你也早,你也早。
”黄校长尴尬地应付着。
“记不得我了,黄校长?”那人边说边递给黄校长一支烟,“我还欠您一碗刀削面哩!”
“欠我一碗刀削面?”黄校长迟疑了一下,讪讪地把烟接了过来。
“是啊!”那人抬头作回忆状,“应该是五六年前的事吧,我们一起在镇上的刀削面馆吃早饭,我的钱包丢了,是您替我付的钱.我一直记着哩!"
黄校长也抬头作回忆状-—
在抬牛镇,刀削面馆只有一家,早、中、晚三餐都有得卖,而且只卖刀削面。
兼办酒席还是最近一两年的事。
五六年前,黄校长的老
伴儿还没住到学校来,他倒是经常去吃刀削面。
但大多是街上的熟人抢着付钱,他替别人付钱的时候还真不多。
所以,他很快便认出了眼前这个人。
“原来你就是抬牛镇鼎鼎有名的农民企业家王总啊?”黄校长一把握住对方的手,连说,“久仰!久仰!久仰!"
“我也只是在外边赚了点小钱。
”王总不好意思地笑笑,把手抽回来,看了看表说,“今天我要去县里办件事,晚上回来,我请您吃刀削面。
”说话间,一辆小车在王总身边缓缓停下。
王总一边钻进车里,一边朝黄校长挥手,“晚上七点,刀削面馆,不见不散。
”
就这一耽搁,黄校长回到家时,翠玉已经炒了两个菜。
一盘花生米,一盘小白菜,还外加两个咸鸭蛋。
黄校长拿起一个咸鸭蛋,在桌上把一头磕破,却小心地将它立在翠玉面前的桌子上。
“我不吃蛋。
”他说.
“又咋的了?"翠玉关切地问,“还在为昨晚的事闹心?”
“能不闹心吗?昨儿的事还没辙,今晚又有人请吃饭。
”黄校长夹了一片小白菜放进嘴里。
“谁呀,这么早?”翠玉问。
黄校长把刚才的事儿一说,翠玉不由瞪大了眼,叹息道:“现在的人啊,都快成精了,拐弯抹角都能扯上你。
也不晓得找你啥事,依我看啊,打个马虎眼,别去了.”
黄校长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人家好歹也是咱们抬牛镇的名人,总得给人家一点面子.而且他还记得我请他吃过一碗刀削面,这说明他也是个有心人嘛!你先暗地里探一探,看他家里或者他的亲戚家
里,有没有读书的,有没有找工作的,或者……有没有犯啥事儿的?咱心里得有个底。
”
翠玉听黄校长讲了一番道理,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连碗都没洗就找她的圈子探消息去了.但她探回来的消息却并无多大用处,总结起来无外乎就三点:很有钱;很讲义气;也很有酒量。
晚上出门前,翠玉硬让黄校长喝了半碗芹菜汁,说是可以解酒保胃.然后她又让黄校长掰着指头把他们的约法背了一遍—-少喝酒,多吃素少吃荤,酒后还要喝碗粥——才让黄校长出了门。
然而,黄校长去得快,回来得也快,他竟然还赶上了新闻联播的尾巴。
“这么早就回来了?”翠玉明显有些不习惯。
“是啊!”黄校长见新闻联播已经结束,一头倒在床上,立即打起呼噜来。
除了新闻联播,黄校长看啥电视节目都打瞌睡。
翠玉赶忙轻脚妙手地去关了电视,又轻脚妙手地把厨房收拾干净,才进了书房就着一张单人床合眼睡了.睡到夜半时分,隔壁隐约传来黄校长在床上烙烧饼的声音,她忙跑过去宽慰。
“咋的了?又遇到难题了?”
黄校长似乎被翠玉吓了一跳,腾地从床上坐起,连连摆手:“没有没有。
”接着却把手搁到肚皮上揉了揉,有些难为情地说,“就是肚子有点饿了.”
“肚子饿了?"翠玉的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是啊,今晚就吃了一碗刀削面。
”黄校长说。
“啥?就吃了一碗刀削面?”翠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
“是啊—-”黄校长淡淡地说,“他说他欠我一碗刀削面,所以就还
我一碗刀削面。
”
翠玉看看黄校长不像撒谎,忙进厨房煮了一碗速冻水饺.黄校长稀里哗啦连汤吃了个一干二净,倒头又打起了呼噜。
6.下列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把故事的发生设定在“天刚麻麻亮”这一特定的时间点,一方面是为后面人物的活动作铺垫,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当时社会风气不正。
B。
“依我看啊,打个马虎眼,别去了。
”翠玉劝说黄校长不去参加饭局,主要是她担心黄校长喝酒影响身体。
C。
小说以黄校长“失眠"开头,以黄校长“打起了呼噜"结尾,前后呼应,耐人寻味,暗示了小说主题。
D. 小说围绕“一碗刀削面”,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良好社会风气和人与人真诚互信的呼唤。
7.抬牛镇鼎鼎有名的农民企业家王总在大家心中是“有钱,讲义气,有酒量”的人.在你看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8.翠玉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孙永,字曼叔,世为赵人,徙长社。
年十岁而孤,祖给事中冲,列为子行,荫将作监主簿,肄业西学,群试常第一.冲戒之曰:“洛阳英隽所萃,汝年少,不宜多上人."自是不复试.冲卒,丧除,复列为孙,换试衔,擢进士第,调襄城尉、宜城令,至太常博士。
御史中丞贾
黯荐为御史,以母老不就。
韩琦读其诗,叹誉之,引为诸王府侍读。
加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
王韶以布衣入幕府,建取熙河策,永折之曰:“边陲方安静,无故骚动,恐变生不测。
"会新筑刘家堡失利,众请戮偏裨以塞责。
永曰:“居敌必争之地,军孤援绝,兵法所谓不得而守者也.尤人以自免,于我安乎?”竟用是降天章阁待制、知和州。
时仓法峻密,庾吏受百钱,则黥为卒,府吏亦如之。
神宗问:“此法既下,吏尚为奸乎?"对曰:“强盗罪死,犯者犹众,况配隶邪?使人畏法而不革心,虽在府吏,臣亦不敢必其无犯也.”议复肉刑,事下永。
永奏曰:“刻人肌肤,深害仁政,汉文帝所不忍,陛下忍之乎?”神宗曰:“事固未决,待卿始定耳。
"不果行.
入判将作,进端明殿学士。
病不能朝,神宗遣上医调视,六命近侍问安否,至虚枢密位以待。
辞去益力,提举崇福宫.逾年,起知陈州,徙颍昌。
永裕起陵,许、汝当运粟数十万斛于陵下,调民牛数万,永请而免。
元祐元年,迁吏部,又属疾,改资政殿学士兼侍读,提举中太一宫,未拜而卒,年六十八.赠银青光禄大夫,赙金帛二千,谥曰康简。
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范纯仁、苏颂皆称之为国器。
(节选自《宋史·孙永传》)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B。
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C。
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D. 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擢进士第”意为考中进士,其中的“擢”有提拔、拔选意,往往指提升官职。
与“擢"意思相同的还有“陟”“拜”“除"等词.
B. “则黥为卒”中的“黥”是古代的一种刑法,又称“墨刑”.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适用于较轻的罪犯.
C. “众请戮偏裨以塞责”中的“偏裨"指偏将,裨将,是将佐的通称.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
D。
“赠银青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赠谥等。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永在小学进修学业,考试常常取得第一名,祖父告诫他要谦逊,他从此不再参加此类考试,直到祖父去世,服丧完毕,更换了考试名衔,考中进士。
B。
孙永被加任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他反对王韶提出的攻取熙河的计策,后来因为新修的刘家堡失守被降为天章阁待制、知和州。
C。
孙永不赞同黥面等肉刑,他认为刻坏人的肌肤,只会对仁政有很深的损害,汉文帝在位时都不忍心这样做,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D. 孙永对朝政大事常持论公平,颇受神宗看重。
他病重不能上朝,神宗派遣最高明的医生前去调治,又六次命身边侍从去问安,并到枢密院虚席等待。
范存仁和苏颂都称赞他有治国之才。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敌必争之地,军孤援绝,兵法所谓不得而守者也。
尤人以自免,于我安乎?
(2)强盗罪死,犯者犹众,况配隶邪?使人畏法而不革心,虽在府吏,臣亦不敢必其无犯也.
四、情景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在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并列举三类人来证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①轴.
怒涛②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③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注】①车:指水车。
②怒涛:汹涌的波涛。
③侵早:天刚亮,拂晓。
1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泼浓墨”,喻云色之黑;“翩车轴”形容风雨之声。
一以写暴雨将至未至;一以写风雨已经到来。
B. 颔联“卷”和“吼”两字运用夸张的手法,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既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又写出了骤雨声势之大。
C. 尾联下句“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的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 D。
作者巧妙地把风雨骤至之场景提到开头,先声夺人,和结尾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E. 本诗语言工于雕凿,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
15.本诗在写夏日暴雨景象时,以哪三个场面突出描写雨势之骤?请结合诗句分析。
六、材料作文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9月21日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故事--聚焦儿童"摄影作
品展在波兰华沙85号院画廊拉开帷幕。
“说到中国,你们会想到什么?”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高琴在开幕式上提出这个问题后,在场的波兰观众都笑了,“龙”“烹调”“功夫”“长城”“陶瓷”“丝绸”-—观众们大声说出一个又一个心中的中国热词,回答越来越踊跃。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对中国的认知,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论断和思考。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C
5.①读小说是件乐事。
比如读宗璞的《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作品,真是受益又享受。
②写小说的确是件苦差事.创作要有丰厚的生活基础,有对生活的真切感悟,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苦心经营(呕心沥血),千锤百炼(精心打磨),宗璞创作四卷本《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就是如此。
③但作品得以问世,受到读者青睐、社会好评,这又是作家最感幸福快乐的事情.宗璞是“多奖作家”,她说“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要干这一行”,足见她乐在其中。
6.C
7.①知恩图报的有心人,对于帮助过他的人一直记在心里,并在自己有机会有能力的时候偿还.②正直,不从世俗,在大家都拐弯抹角的找人办事的社会风气下还能秉持真心仅只偿还了一碗面。
8.①推动情节:通过她与黄校长的对话;②衬托人物:通过她对王总的调查;③强化主题:通过她的所思所为,与王总的行为形成对比。
9.A
10.A
11.D
12.(1)处在敌人必争之地,军队孤立无援,这是兵法上所说的不能够防守的情形.归罪于别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对我来说能心安吗?(2)虽然有强盗罪刑的人要判死刑,但仍然还有很多人愿意当强盗,何况发配为奴隶呢?要使人畏惧法令却不革除私心,即使是府吏,也不敢保证他们以后不再犯法。
1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4.BE
15.①首联说乌云尚在牛身后,但大雨己经打翻了牛前的水车车轴。
此种雨在云先的奇特景象,表明雨势之急猛,有急促突发之感。
②颔联写山洪暴发的情景。
用“十万军声”写大雨中山洪倾泻奔吼的声势,创意颇新.③五、六、七句由牛引出牧童,在溪流猛涨时骑牛过溪,又急又慌。
16.“中国制造”何日“中国创造”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上,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在南非的这届世界杯上到处都充斥着“中国制造”的身影.从球衣、球裤、球网到呜呜祖拉以及球迷头顶的假发和耳塞,鼻子上架着的玩具眼镜;乃至屁股底下的看台座椅,直到比赛用到的足球“普天同庆”这些无不都是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
中国真不愧是“世界工厂”啊!
虽然“中国制造”以其物美价廉的优势充斥着世界市场,但其中的利润去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是,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制造”只是占据利润最为微薄的最低端。
产品的定价权不在产业工人手中,也不在中国的企业手中,中国制造成为了外国人赚钱的工具.
“中国制造”风行天下未必是件好事,虽能增加外汇收入,但仍有弊端。
原因如下:“中国制造”畅销世界,会让我们觉得外国佬口袋中的钱也挺好挣的,薄利便可多销,且几乎不含科技技术,方便简单.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觉得这样赚钱还比较容易,从而忽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只能生产些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
从某种角度讲这样还可以起到打击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想想中国人用着洋机器生产些给外国佬的东西,还要给外国佬交些所谓的专利费,不是很荒谬吗?再说这种生产模式也有利于帝国主义打击,给你来个反倾销、抵制运动你都会吃不消的。
中国制造物美价廉这是有目共睹,可以说中国制造是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平民老百姓最喜爱的;论产品价格比欧美制造便宜,况且结实耐用。
西方走的是品牌效应,我们走的是低价之路,这便就是中国制造赢得市场的法宝
在中国还有一种工厂叫代工厂,在此生产这些的东西的劳务费远小于其终极售价的n倍.为什么就因为你是替人家办事,是帮助人家赚钱;既然是个帮那报酬当然不会太高喽.
所以你想赚大钱,想不受制于人就要创新。
只有当你能生产别人不能生产的东西是,你才是大赢家;当你生产的东西越先进越发达,你才是大赢家。
金融危机来了先倒的就是这些小作坊,-为什么因为你只会进行简单的复制,自然那生存的空间自然就变小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要想赶超发达国家,关键就在创新。
只有把科技、经济进步的基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