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试(昆明三中)【会员独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
考试(昆明三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请答在机读卡上)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每题2分,共70分)
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B.除部分病毒以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生物细胞内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右图为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
的是
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
3.下图所示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
图中a、b、c、d表示脱
氧核苷酸链。
正常情况下,下列各项错误是
A.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B.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A+T)/(G+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4. 右图为生物体内转运氨基酸m的转运RNA,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该转运RNA还能识别并转运其他氨基酸
B.氨基酸m只能由该转运RNA转运
C.氨基酸m的密码子是UUA
D.转运RNA是由许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5. 下面是几个同学对有关蛋白质和核酸之间关系的总结,错误的是
A.在同一个生物体内,不同的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是相同的,但蛋白质
和RNA是不同的
B.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到蛋白质,遗传信息通过蛋白质中的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得到表达
C.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DNA分子多,转录成的mRNA分子也多,
从而翻译成的蛋白质就多
D.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完成
6.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④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 C.②③④D.①③④⑤
8.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
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10.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
B.激素在调节人体稳态时,主要起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11.稳态概念起源于内环境的稳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
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
B.稳态下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含量相对稳定,但成分不断更新
C.人体、种群、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存在稳态
D.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存在自我调节能力
12.在临床上已证实,将禽流感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流感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13.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
A.T细胞 B.B细胞 C.吞噬细胞 D.记忆细胞
14.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及相关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b分别指的是子代H5N1和抗体
B.c的作用是进入靶细胞内,释放淋巴因子使靶细胞裂解
C .据图可知,H5N1在宿主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中不涉及逆转录酶
D .合成H5N1蛋白质的场所以及所需要的原料都是人体细胞提供的
15.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但微生物中很少
B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 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
D .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特定核苷酸形成的氢键
16.由于质粒与目的基因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结合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 .形成环状的外源DNA
B .可能形成环状的载体DNA
C .可能出现重组DNA
D .只出现重组DNA
17.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p)的DNA 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Ⅰ酶切后得到的DNA 分子仍是1000bp ,用Kpn Ⅰ单独酶切得到400bp 和600bp 两种长度的DNA 分子,用EcoR Ⅰ、Kpn 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p 和600bp 两种长度的DNA 分子。
该DNA 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18. 以下操作要用到的酶依次是
①双链DNA 分子解旋为单脱氧核苷酸链 ③子链与母链合成新的DNA 分子 ④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⑤酶解法去除植物细胞壁
A.解旋酶、DNA 聚合酶、胰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限制酶、DNA 聚合酶、胃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解旋酶、DNA 连接酶、胃蛋白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D.限制酶、DNA 连接酶、胰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19. 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突变
20.我国科学家将Bt 毒蛋白基因导入大豆细胞,获得了具有抗虫性的转基因大豆。
将Bt 毒蛋白基因导入大豆细胞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
A. 农杆菌转化法
B. 显微注射法
C. 基因枪法
D.用Ca 2+处理
21.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 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用基因探针与转基因生物的基因组DNA 分子杂交
B.用基因探针与转基因生物的mRNA 分子杂交
C.抗原——抗体杂交
D.检测目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是否表达
22.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
生产流程是:
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①目的基因――→②与质粒DNA 重组――→③导入乙细胞――→④获得甲
生物的蛋白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 、U 、G 、C
B .②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断质粒DNA ,再用DNA 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
C .如果要从乙种生物的乳汁中获得甲种生物的蛋白质,则③过程的受体细胞是乳腺细胞
D .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 、U 、G 、C
23.下图示意蛋白质工程流程,在真核细胞中A 、B 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依次是 :
A.细胞质和细胞质 B.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胞核和细胞质 D.细胞核和细胞核24.关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分子水平上的操作
B.基因工程就是改造基因的分子结构
C.蛋白质工程就是改造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D.基因工程能创造出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基因,蛋白质工程能创造出自然界根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25.以下关于基因工程的应用正确的有
①抗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同时耐寒能力也有提高
②导入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的绵羊,生长速率提高
③基因工程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出各种高质量、低成本的药品,如胰岛素等
④目前,在发达国家,基因治疗已用于临床实践
⑤抗虫棉的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造成“基因污染”。
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 中,可避免“基因污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2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菊花的一瓣花瓣可以培养出大量的菊花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C.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利用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 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27.下列对愈伤组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一群薄壁细胞
B.是失去分裂能力、高度分化的一群细胞
C.既有分裂能力又有分化能力的一群细胞
D.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物体的潜能
28.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表现出全能性
B.在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层
C.动物细胞融合的标志是再生出细胞壁
D.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9.要想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株,下列各套步骤中正确的
A.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细胞壁→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B.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自然融合→再生细胞壁→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C.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D.分离原生质体→脱分化→再分化→杂种植株
30.白菜和甘蓝均为二倍体生物。
白菜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甘蓝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M。
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得到的“白菜——甘蓝”杂种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该植株是否可育?
A.2N+2M 可育
B.N+M 可育
C. 2N+2M 不可育
D. N+M 不可育
31.下列不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单倍体育种
B.植物体细胞杂交
C.制备人工种子
D.种子发育成幼苗
32.一个离体的植物细胞给予适宜的条件后可以经过多次分裂、分化直至发育成一个性成熟的植物。
这种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A.有选择地繁殖一种无病毒花卉 B.繁殖农作物中的优秀个体
C.改变植物的基因型 D.拯救濒临绝灭的植物
33.以下四种细胞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不.能同时具有两个亲本遗传性状的是
A.细胞融合 B.植物细胞或组织培养
C.细胞核移植 D.动物胚胎移植
34.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组织细胞大都取自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除哪项外不是选取这样的组织细胞的主要原因是
A.容易产生各种变异 B.具有易分化能力
C.取材十分方便容易 D.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
35. 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个体甲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精子,一半来自于卵细胞,动物个
体乙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于体细胞
B.动物个体甲和乙都是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的
C.动物个体乙的产生说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绝大多数的动物个体乙存在健康问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36.(6分)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及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局部),据图回答:
(1)若图甲是人的唾液腺细胞,让该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在一定时间内,放射性同位素会依次出现在图中的哪些部位?[ ⑩ ]→[ ]→[ ]→细胞膜。
(2)若图甲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浆细胞,则它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增殖分化。
(3)若甲细胞是癌细胞,则由于图乙中[ ]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减少,使得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4)图乙a-d中,代表O2进入细胞过程的是;可代表碘进入细胞过程的是。
(5)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乙中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37.(6分)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
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 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理论上有________株。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由AaBb得到Ab个体。
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过程⑦”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6分)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其几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
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提高了干扰素产量。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
①目的基因的获取。
若获得了人干扰素基因的信使RNA,以此为模板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中,除mRNA外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__。
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一个基因表达载体应该包括:
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如右图所示,则运载体上能与
之连接的粘性末端是:(在框内绘图作答)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____________,该产物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2)干扰素的体外保存相当困难。
如果将其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那么在—70℃的条件下可以保存半年。
要完成上述改造,根本上必须通过改造______来完成。
39.(6分)癌症是引起成年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如果说传统的化疗是对恶性肿瘤进行“地毯式轰炸”的话,那么单克隆抗体就是征服癌症的“精确制导导弹”。
在一定药物或是毒素的配合下,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识别”和“瞄准”癌细胞并加以“打击”。
与传统化疗相比,由于单克隆抗体只是将癌细胞作为靶体,因此该疗法的副作用明显要小得多。
以下是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据图回答:
(1)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利用了单克隆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2)甲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3)诱导甲细胞和乙细胞融合,可用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融合完成的细胞丙理论上有________种(只考虑两两融合的情况)。
(4)克隆化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要添加与体内条件基本相同的营养物质;维持适宜的温度和PH;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95%空气加5%CO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应处于__________环境。
40.(6分)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1)脱落酸能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根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沦: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成立;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不成立。
昆明三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36.(1)⑦→③(1分)
(2)B细胞和记忆
(3)[C]糖蛋白
(4)b a
(5)一定的流动性
37. (1)杂交育种97
(2)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38.(1)相关酶、ATP(能量)、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干扰素核糖体
(2)基因
39.(1)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2)骨髓瘤细胞
(3)聚乙二醇(PEG)、灭活病毒、电激 3
(4)维持培养液的PH 无毒、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