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讲 国家兴衰的根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东亚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因
• • • • 1.政策选择能力:确定自身的产业链中的地位? 2.儒家文化圈:等级秩序与对教育的重视? 3.国家能力:时代变迁与国家干预主义? 4.分利集团:殖民、战争与革命对传统势力集团 的强劲摧毁? • 主要问题: • 1.历史时机 • 2.内部差异
• 4.案例 • 为什么15世纪以来,强盛的国家首先从欧洲兴起 • 在西方国家内部,经济发达与不发达的国家之间, 与宗教力量的分布有着度的相关性 • 此后的强盛国家,都来自于对西方的学习和模仿
• • • • •
• • •
• 5.问题 • (1)事实:在欧洲以外,在西方人进入以前,为 什么有些社会还处于原始状态 • (2)事实:在欧洲以外,有些国家并没有经历西 欧意义上的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形态,为什么同 样发展出了高级的国家形态 • (3)逻辑:从个体理性到阶级行动之间,有可能存 在着断裂,因为个体在集体行动之中的成本与收 益之间,常常不成比例:个人付代价,集体得好 处的事,很少有人会干
第八讲 国家兴衰的根源
问题
• 1.在国家发展的历史上,为什么国家有时会强盛, 有时会衰落? • 2.在同一个历史时期,为什么有的国家强大,有 的国家弱小? • 3.决定国家盛衰的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利益 集团的发展,制度构成因素,政治经济的结合方 式,还是文化的基因? • 希罗多德:繁华都市的衰亡与弱小城邦的崛起, 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结论:好景从来不长久
• (一)观点:国家兴衰的关键要素,是一 国的社会资本强弱 • (二)含义 • 1.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差异 • 2.社会资本的强弱决定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 • 3.社会资本的强弱,决定政治的公开和公正 状况,以及人们对法律的服从程度 • 4.社会资本的状况,决定政治家对民众服务 能力的强弱
• • • • • • •
四、政治学新制度主义
• (一)观点:在特定历史背景中形成的制度,是决定国家 兴衰的关键要素 • (二)含义 • 1.制度的设计并不完全是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设计、冲 突与政治力量对比状况的产生 • 2.关键节点的制度选择,会受到偶然性因素的因素 • 3.在历史发展的关键争点上形成的制度选择,会形成制度 的路径依赖。随着时间的发展,退出成本将越来越高 • 4.因关键节点的选择和随后的路径依赖而形成的制度差异, 共同决定了国家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差异 性的国家能力
一、马克思主义
• • • • • (一)观点:两对矛盾决定国家的兴衰 1.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含义 (1)生产力是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 (2)当生产力的发展受到生产关系的桎梏时,生产关系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 展 (3)当经济基础的变化受到上层建筑的束缚时,就阻碍了经济基础的变化 3.后果 如果上层建筑能够顺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则国家稳定向前发展 如果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变化,则国家就会出现停滞和落后 就历史的长时段发展而言,生产力总是会突破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总是会突 破上层建筑 4.案例 欧洲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国家的演进,从奴隶制国家的演进,从奴隶制 国家向封建制国家的演进,以及从封建制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的演进 结论:国家的停滞只是暂时的现象,国家的形态会按照历史的辩证法而不断 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 • •
• • • • • • • • • • •
3.后果 (1)分利集团的增多,会全面降低社会总效率和总收入,并使政治生活的分 歧加剧;将阻碍资源的重新分配,强政府的作用,并改变社会的演化方向 (2)允许自由建立各种组织,而又长期没有动乱或入侵的国家,其经济增长 受到分利集团的阻碍和危害也就更加严重,从而导致国家的衰退 (3)极权主义政府或外来入侵者削弱或废除了分利集团的那些国家,在建立 了稳定或自由的法律秩序后,其经济就会相当迅速地增长 (4)要促进国家持续繁荣,就要采用限制分利集团的法规 4.案例 二战后英国的衰落;日本和西德奇迹般的增长 5.问题 (1)集团在真空中运作,而没有考虑政府的作用 (2)前提是私有产权的存在和法律秩序的存在,这些东西如何产生? 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
二、分利集团理论
• • • • (一)观点 (二)含义 1.由于集体行动的困境,政府的存在并不是靠公民的自愿贡献,而是靠强制性的税收来 支持的。公民凭直觉而认识这种强制的合性,因而愿意付税。 2.小型组织因为投入与收入的差距小而容易建立;大型的组织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不是 靠成员的自愿联合而行动,而是依靠一种“选择性激励手段”的存在而得以维持:反 面的惩罚与正面的奖励 3.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行为都有两面性:一方面赞成交税,但轮到自己交税时则尽量 逃税;工会会员赞成交纳会费,但内心并不愿意交纳。两面性背后的共同特点是,不 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去关心公共的事务。 4.因此,较小的集团比较大的集团更容易组织集体行动;具有选择性激励手段的集团比 没有这种手段的集团更容易组织集体行动。纳税人协会从来没有组织起来过;消费者 协会很难由消费者组织;穷人协会从来没有通过自愿的方式组织起来过。 5.在依赖选择性激励手段建立起来的大型集团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集团中的少数人的 利益将替代多数人的利益:代表马车夫的组织在马车消失之后仍然存在;而且,随着 时间的推移,将来出现越来越多的组织。 6.随着组织数量的增多,组织目标被替换的可能性越大;分利集团的利益逐渐替代集团 利益
(三)案例 南北意大利在经济与政治发展上的差异 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危机 (四)问题 1.选择性偏差 2. 原始团体的团结 普特南:《使民主• (一)观点:特定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是决定经济与政治 发展的终极力量 • (二)含义 • 1.国家兴衰的持久动力,是一个民族的集体选择,体现于 历史及日常的活动之中,而不仅仅是精英的活动 • 2.个人行为与制度选择,所体现的都是特定民族的价值观 • 3.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决定了特定的民族如何开发和使用资 源 • 4.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决定了特定的民族对资源和制度的 变化方向
三、经济学的新制度主义
• • • • • • • • • • (一)观点: 国家兴衰的根源,在于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 (二)含义 1.国家起源 解决因财产权而引起的冲突 解决交易费用而引起的成本 2.国家悖论 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与全民福利的增长 3.解决国家悖论的途径 统治者通过制度创新而界定产权和降低交易费用的能力
• • • • • •
(三)案例 英国的兴起与西班牙的衰落 (四)问题 1.初始制度是设计出来的?还是演化出来的? 2.在设计制度之时,主体的理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 3.在制度的设计与运作之间,是否存在着因人的差异而引 出的差异? • 4.有些产权界定并不清晰的国家,其经济仍然获得了巨大 的发展 • 诺斯:《制度、制度绩效与经济发展》、《西方世界的兴 起》
• 问题: • 1.为什么同一个国家在此时兴,彼时衰 • 2.即使在相同文化圈内,为什么有的国家强,有 的国家弱
• • • • •
(三)案例 二战以后英国的衰落与法国的兴起 社会主义运动在英国和美国的不同命运 (四)问题 1.即使在曾在制度差异的背景下,为什么19世纪 以后,欧洲国家呈现出了很多共同的发展道路与 模式 • 2.人性假设上的摇摆 • 豪尔:《驾驭经济:英国国家干预的政治经济学》
五、社会资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