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同步精练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机械效率
一、知能操练提高
1.利用以下图的滑轮, 在粗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重力做的功是实用功
B.拉力 F1做的功是额外功
C.绳索自由端的拉力 F 做的功是总功
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
2.
以下图的剪刀剪纸的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
A.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 1 N, 则阻力是 0.8 N
B. 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 1 N, 则动力是 0.8 N
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 1 J, 则有 0.2 J的功用于剪纸
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 1 J, 则有 0.8 J 的功用于剪纸
3.以下图 , 用滑轮组提高重物时, 重力为 800 N 的物体在10 s 内匀速上涨了 1 m。
已知拉绳索的力
F 为 500 N, 则提高重物的过程中()
A. 做的实用功是800 J
B. 拉力F的功率是80 W
C.绳索自由端被拉下 3 m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4. (2017 ·黑龙江哈尔滨中考)
用以下图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弹簧测力计往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B. 丈量机械效率的原理是η=
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相关
D.提高机械效率能够经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5. 用以下图的滑轮组匀速提高重力为 200 N 的物体 , 人对绳的拉力为 125 N,不计绳重和摩擦
, 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为 。
假如人的体重为 600 N, 拉动过程中绳一直未断裂
, 他用此滑轮组能提高
的最大物重为。
6. 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高同样的高度 , 以下图。
他两次提高钩码所用的拉
力分别为 F 甲 和 F 乙 , 则 F 甲
F 乙 ; 所做的实用功分别为
W 和 W , 机械效率分别为 η 甲 和 η 乙 ,
甲
乙
则 W 甲
W 乙, η 甲 η 乙。
( 均选填“ >”“ =”或“ <”)
7. 以下图是一种小型千斤顶的表示图 , 当手往下压摇动臂时 , 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较小的距离。
工人在 2
s 时间里 , 用 100 N 的力 , 竖直向下压摇动臂 50 cm, 把重力为 1 000 N 的重物匀速抬高
4 cm, 则重物
上涨的速度是
m/s, 所做的实用功是
J, 千斤顶的机械效率是。
8. 以下图 , 将质量为 100 kg 的木箱 , 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
斜面长
5
m 、高 1.6 m, 在此过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则拉力做的功为
J, 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J 。
( g 取 10 N/kg)
9. 某实验小组利用以下图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 记录数据以下表 :
实验 钩码 钩码上涨 绳端的 绳端挪动 机械 序号
重 / N 的高度 /m 拉力 /N 的距离 /m 效率 /% ① 4 0. 1 1. 8 0. 3 74. 1
②
6
0. 1
2. 4
0. 3
(1)实验时 , 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 2 次实验中 , 拉力做的总功是J, 滑轮组做的实用功是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结果保存一位小数 ) 。
(3)由记录数据剖析 , 两次机械效率不一样的主要原由是。
10. (2017 ·四川自贡中考 )
以下图 ,A 物体遇到的重力是 100 N,在拉力F的作用下 , 能以 0. 2 m/s 的速度在水平川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拉力 F=5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试问:
(1)5 s内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多少?
(2)物体 A遇到水平川面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11.在湛江港码头, 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 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 小华想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要素相关, 小华提出了以下猜想:
A. 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相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关。
小华同学为了考证自己的猜想能否正确, 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构成以下图的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记录的实验数据以下表:
实验斜面倾物块重斜面高沿斜面斜面长实用功总功斜面的机
次数角θ力 G/N度 h/ m拉力 F/N s/ m W / J W / J械效率
有总
①30°5. 00. 64. 21. 23. 05. 0
②30°3. 00. 62. 51. 21. 860%
③45°3. 00. 82. 81. 22. 43. 471%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 ; 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 应当把木板下边的木块向( 选填“左”或“右” ) 挪动。
(2)依据表格中数据 , 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J 。
(3)经过对照实验①②数据 , 可考证小华的猜想( 填写字母 ); 经过对照实验②③数据 , 可
以得出的研究结论是。
(4)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5)除了小华的猜想之外 , 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
( 写出一个 ) 相关。
第 3节机械效率
一、知能操练提高
2. D 分析 剪刀能够看作是一个杠杆 , 依据杠杆的均衡条件 F 1l 1=F 2l 2 知 , 要比较动力或阻力大小 , 一定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 ,A 、B 选项都错误 ; 利用剪刀的目的是剪纸 , 因此剪纸做的功是实用功 , 由机械效率为 80%知 , 假如动力做功 1 J, 有 0.8 J 是用于剪纸 ,C 选项错误 ,D 选项正确。
3. A 分析 在提高重物的过程中
W =Gh=800 N ×1 m=800 J; 拉力 F 的功率是 P=
=100
有
W; 绳索自由端被拉下 s=2×1 m=2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η=
=80%。
4. D 5 分析 此题考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题图中的滑轮组有
2 段绳索分担物重 , 因此当
.
用它匀速提高 200 N 的重物时 , η=
=80%。
在不计摩擦与绳重时
,F=(G
物
+G 动), 因此 G 动=50 N 。
因为人站在地面上施加的最大拉力不行能大于自己重力
, 因此最大拉力为
F'= 600 N, 因为 F'= ( G 物 '+G 动 ), 因此最大物重 G 物 '= 1 150 N 。
答案 80% 1 150 N
6. 分析 此题考察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甲、乙滑轮组肩负物重的绳索段数都是三段
, 提起的 重物越重 , 所需的拉力越大 , 因此 甲 <F 乙; 假定都使物体上涨 h , 则 甲 , 乙 2 , 故 甲
乙; 用同一
F
W =Gh W = Gh
W <W
滑轮组提高重物到同样高度
, 所做的额外功是相等的 , 因为 W <W ,
因此 η 甲
<η 乙。
甲
乙
答案 < < <
7. 分析 物体上涨的速度 v= =0.02 m/s; 实用功 W 有 =Gh=1 000 N ×0.04 m=40 J; 总功
W
总
=Fs=100 N ×0.5 m=50 J; 千斤顶的机械效率
η=
=80%。
答案 0.02
40 80%
8. 分析 此题考察斜面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依据木箱的质量能够求出木箱的重力
G=mg=100
kg × 10 N/kg =1 000 N; 战胜木箱的重力所做的功就是实用功 , 即 W 有=Gh=1 000 N × 1. 6 m =1 600 J;
拉力 F 所做的总功是 W 总= =2 000 J; 因此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 W 额 =W 总 -W 有 =2 000 J - 1 600
J =400 J 。
答案 2 000
400
9. 分析 此题考察丈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时 , 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 第 2 次实
验中 , 拉力做的总功 W 总 =Fs=2. 4 N ×0.3 m=0.72 J, 滑轮组做的实用功 W 有=Gh=6 N ×0.1 m=0.6 J, 则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83. 3%。
两次实验中因为钩码重不一样 , 提高同样高度时 , 所做的有
用功不一样 , 而滑轮重、摩擦基真同样 , 那么所做的额外功同样 , 因此机械效率不一样。
答案 (1) 匀速 (2)0 . 72
0. 6 83. 3% (3) 钩码重不一样
10. 分析 (1)5 s 内绳挪动的距离 s=v 绳 t= 0. 6 m/s ×5 s =3 m,5 s 内拉力所做的功 W=Fs=5 N ×3 m =15
(2) 因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 A 遇到滑轮对其水平向左的拉力
F'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f ,物
F
体受力均衡 , 故F'=F f , 因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因此 F'= 3F×80%=3×5 N×80%=12 N, F =F'= 12 N。
f
答案 (1)15 J(2)12 N
11.分析 (1)在实验中为了正确测出拉力的大小, 应匀速拉动木块, 木板下边的木块向左挪动时 ,木板的倾角变大。
(2)η=W =Fs= .
=60%, 总 2 5 N×1.2 m=3.0 J 。
(3)①②两组数据中 , 木板的倾角相等 , 物体的重力不等 , 因此能够考证猜想 A, ②③两组数据中 , 物体的重力相等, 木板的倾角不等, 计算得出这两次的机械效率分别为60%和 71%,因此能够得出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
(4)在考证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时 , 保证木板的倾角不变 , 在考证机械效率与木板倾角的关系
时 , 保证物体的重力不变 , 因此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5)猜想只需与本实验相关 , 合理即可。
答案 (1)匀速左(2)603. 0 (3)A在其余条件同样时, 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 或大 ); 或在其余条件同样时,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关(4) 控制变量法(5) 斜面的粗拙程度、木板的长度、拉木块的速度、木板的面积等( 任选其一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