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国学传统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与国学传统初探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文化事业也呈现出不断丰富的发展趋势,而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教育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

尤其是我国的一些正规学校语文教学中国学热更是一股热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入国学经典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而且还能促进小学生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同时培养其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总之,可以看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学习。

文章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与国学传统间的密切关系加以简要的分析论述。

一、国学传统的简述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国学中的“国”字,其具有特定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内涵,国学是根植于我们中华文化土壤的,而且其以儒家学说为根本核心,同时包含有到家和佛家的思想文化。

简单地说,学习国学就是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经典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继而达到提升小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最终实现对素质教育更好地升华。

1、学习国学传统可以对学生的情操加以陶冶。

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国学中有着非常深的体现,尤其是国学中的一些古诗词文化,几千年来,这些优美的古诗词被万口传颂,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情操得到了陶冶,这些已经成为我国优秀文化的命脉。

优秀的古诗词不但兼备情理趣,同时对于人们的心智还能加以启迪,在对学生的人生方面能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

比如我国国学传统中的一些蒙童教材,《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以及《弟子规》等,通过对其的诵读,能够教学生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对其所学知识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对于学生文字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益处。

2、国学传统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功利主义盛行,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微。

在针对青少年的教育中,更多的是偏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

虽然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有正面的引领作用,而且现代科学学科的心理咨询作用也非常的巨大。

所以流传千古、文质兼美的国学传统对于学生精神任何的滋养是非常巨大的。

国学传统对于学生心灵的启迪就如春雨一样,能够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国学传统中的的一些传统美德,在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素养上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比如经典国学传统的《弟子归》,其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规范学生行为。

又如我国的《论语》和《孟子》,其包含的一些思想内涵,对于国人的生活都起到了支配的作用。

尤其是一些对身心有益的圣哲格言,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一种共同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传统包含的内容
1、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

在小学教学中,国学传统文化对于新课程
标准有非常大的作用,学习的重点范畴中国学教学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因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

学生人格的健全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社会责任感,在小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是学习的重心。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认识阶段,如果对家庭、父母都不爱,那么要让其爱祖国则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传统教学,培养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学习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修己以安人”理念,通过这些内容的国学教学,对学生人格加以培养和健全,最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的经典著作中对于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培养。

古人强调日省吾身,都是一种对自我教育的反思。

而对小学生来说,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种经历,也只有透过不断的反思学习,将一些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这样学习才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所以,借由国学传统加强对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对其未来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传统渗透的对策
1、要求学生诵读国学经典。

很多我国的国学传统都是有文字记载的,在进行国学诵读时,对于经典内容不可忘记。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周诵读最少三首古诗,每月可进行以古诗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程。

帮助学生从一些优秀的古诗词经典中体味经典的美妙。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这是非常关键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均有非常大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这一点一定要加以把握。

2、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加以延伸。

受到教材编写范围的影响,小学教材涵盖的古诗文作品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想获得更多的古诗文知识,在家庭内外进行阅读范围的延伸就变得非常重要。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重点的、有内涵的古诗文篇目,同时可以安排一些跟阅读的内容相关的活动,这样则会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的安排应该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中低年级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据诗作画等活动,增加学生国学知识的兴趣。

高年级则可以开展诵读比赛、读书交流会等,加深对国学知识的理解。

3、教师应当巧用国学经典,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对语文学习加以丰富。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不同的形式将国学经典的思想渗透到课程内容当中去,这样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其学习的兴趣相结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通过加强对国学经典的阅读来增加语文学习的丰富性,这样对学生文学素养基础的扎实也有显著的作用。

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巧用国学经典就需要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阅读经典的典籍,来学到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样学生可以领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也能增强他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在语文教学中,课程内容的学习应当和国学教育之间形成良性的对接。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教师的教学重点主要在于教材内容的把握,但是适当的课外延伸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运用超链接式的教学,能够在学生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将价值丰富的国学经典一步步加以运用,这样对于其课堂所学内容时一种有效的巩固,同时对其知识面也是一种很好的扩展,学生的文学修养也能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这样一种形式“预习-学习-感想”,运用这样导学式的教学手段,在课文预习阶段,可以安排学自主进行课程的预习工作,当学生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或者对某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困惑的时候,就可能会提出我要学习的这样的要求,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就会有相应的学习成果的收获。

5、小学语文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运用朗诵比赛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加以激发。

一般来说,小学生由于年纪小,学习主动性不强,存在着一定的惰性,运用比赛的形式,对于其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尝试开展多种形式的背诵或者朗诵比赛,这样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会得到增强,自身的荣誉感也会大大增强。

通过运用比赛激励的形式,小学生可以在国学经典中学到一些比较推崇的价值观,比如谦虚、感恩、孝顺、宽容等等,这样我们的学生对于优良民族文化的传承才会更好。

四、结束语
总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传统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作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应当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认识到国学传统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应拓宽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的新途径,开展新国学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